图书介绍
媒介化法律 法律传播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郑金雄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83858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37页
- 文件大小:130MB
- 文件页数:348页
- 主题词:法律-传播-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媒介化法律 法律传播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媒介化社会与法律媒介化1
一、法律媒介化: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1
二、法律、媒介与社会7
三、媒介建构人们理解法律的方式21
四、法律媒介化的研究现状与方法25
第一章 易读与误读:法律传播中的语言理解问题38
第一节 易读:法律传播中的语言解码问题38
一、阻碍法律语言易读性传播的原因39
二、法律语言易读性传播何以可能49
第二节 误读:法律传播中的语言解释问题65
一、解释的必要性:文本间距化与语词多义化66
二、解释的艰巨性:前见、穿越与应用73
第三节 视域融合下的理解可能性:罗尔斯重叠共识理论的启示84
第二章 激励与威慑:法律传播中的心理刺激问题91
第一节 公民守法理论概述91
第二节 激励性传播之一:刺激守法认知94
第三节 激励性传播之二:增加守法诱导98
一、利益诱导的激励之路98
二、激励性传播实例分析103
第四节 威慑性传播:阻却违法行为115
一、威慑性传播实例116
二、威慑性传播的守法心理权衡:成本与效益120
三、威慑性传播的具体实践方案:决策与信息123
第三章 真相与假象:法律传播中的拟态环境问题131
第一节 在“真相”与“假象”之间:彭宇案传播始末132
第二节 “假象”何以产生:“拟态环境”出现的必然性分析137
一、人类认识世界的绝对与相对138
二、非理性对人类认识世界的影响141
第三节 “真相”何以建构:“拟态环境”形成的现实性分析142
一、媒体是如何描述社会的143
二、受众见解是如何产生的147
三、客观环境是如何“拟态化”的154
第四节 “拟态环境”的作用张力及其消解158
一、“拟态环境”固有的作用张力159
二、作用张力的消解之一: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162
三、作用张力的消解之二:重塑公共信息的公信力165
第四章 议程与意见:法律传播中的议题裂变问题168
第一节 议程设置:对法律议题的显著性塑造169
一、议程设置的基本理论170
二、媒体是如何显著性地报道法律议题173
三、公众是如何被媒介议程所影响182
四、议程如何转为决策议题192
第二节 意见领袖:对法律议题的显著性传播199
一、传播实例200
二、社会为什么需要“意见领袖”203
三、谁是“意见领袖”208
四、“意见领袖”在公共空间的拓展212
五、“意见领袖”失灵的场域216
第五章 对话与交往:法律传播中的力量互动问题220
第一节 作为社会力量的舆论意见222
一、舆论意见的概念222
二、舆论意见的力量性224
第二节 舆论意见力量的生成基础227
一、传统媒体下的舆论意见生成227
二、新媒介下的舆论意见生成230
第三节 舆论意见力量的互动作用233
一、舆论意见作用的定位233
二、舆论意见作用的分类234
三、舆论意见作用的道德观念235
第四节 舆论意见力量的互动场域236
一、“公共领域”中的舆论意见237
二、现实语境中的意见力量239
第五节 舆论意见力量的制度化回应242
一、制度化与非制度化的舆论意见243
二、舆论意见的制度化演进244
三、舆论意见的制度化方式249
四、舆论意见的制度化现状254
第六章 混沌与界限:法律传播中的范式革新问题263
第一节 新媒体事件传播的范式革新:从线性到混沌265
第二节 新媒体事件传播的正向趋势:自发秩序271
一、新媒体事件传播案例及其分析271
二、新媒体事件传播自发秩序的生长机理274
三、新媒体事件传播自发秩序的扩大效应282
第三节 新媒体事件传播中的反向趋势:群体极化288
一、“群体极化”现象及其表现288
二、“群体极化”形成原因及其后果291
第四节 新媒体事件传播的范式革新:从混沌到界限298
一、新媒体事件传播与公共领域重构的关系299
二、新媒体事件传播与公共领域重构的意义303
三、新媒体事件传播的政府监管界限306
结语:这都什么年代了313
参考文献319
热门推荐
- 3780305.html
- 2155408.html
- 1269647.html
- 3718292.html
- 3577327.html
- 2329286.html
- 796253.html
- 484827.html
- 3119627.html
- 18349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756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620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160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047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120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95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969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763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382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80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