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首都经济圈发展战略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德利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513627481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46页
- 文件大小:137MB
- 文件页数:363页
- 主题词:经济圈-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华北地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首都经济圈发展战略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总体发展战略篇3
第一章 首都经济圈空间范围界定及建设条件分析3
第一节 首都经济圈空间范围界定3
一、首都经济圈空间范围相关界定标准4
二、首都经济圈空间范围典型界定方案6
三、首都经济圈空间范围演变规律9
四、首都经济圈空间范围的界定10
第二节 首都经济圈与同类经济圈的比较14
一、土地及人口规模对比分析18
二、经济发展水平对比分析20
三、地方财政收支对比分析23
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比分析26
五、就业状况对比分析28
六、地方进出口总额对比分析30
七、实际利用外资对比分析32
八、人民生活水平对比分析33
第三节 首都经济圈发展面临的问题35
一、缺乏统一规划及有效的产业对接路径35
二、核心城市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36
三、城市层级分布不合理36
四、区域创新资源优势尚未充分转化为产业优势37
五、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凸显38
第二章 首都经济圈建设路径的国际经验借鉴41
第一节 巴黎都市圈发展沿革及经验借鉴41
一、巴黎都市圈发展沿革41
二、巴黎都市圈发展历程的启示46
第二节 大伦敦都市圈发展沿革及经验借鉴47
一、大伦敦都市圈发展沿革47
二、大伦敦都市圈发展历程的启示49
第三节 东京都市圈发展沿革及经验借鉴50
一、东京都市圈发展沿革50
二、东京都市圈发展历程的启示53
第三章 首都经济圈战略思路与布局55
第一节 总体发展战略55
一、战略思路转变55
二、发展战略构想56
第二节 总体战略布局60
一、形成华北地区“四区联动”的辐射圈层布局61
二、构建首都经济圈“两心、两区、六轴、多极”组成的空间结构62
第二篇 产业协调发展战略篇67
第四章 首都经济圈产业发展特征与阶段判断67
第一节 产业结构现状特征67
一、产业结构呈现高级化,空间不均衡趋势明显67
二、三次产业发展较快,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70
三、缺乏统一规划,尚未形成有效的产业对接路径72
四、就业结构不能适应产业结构发展的需要73
第二节 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判断74
一、工业化发展阶段判定基准74
二、首都经济圈工业化发展阶段判定78
第五章 首都经济圈产业分工格局分析80
第一节 优势产业选择指标及方法模型80
一、指标体系81
二、方法模型84
第二节 首都经济圈优势产业测算与选择86
一、北京优势产业测算及选择86
二、天津优势产业测算及选择87
三、河北省及相关地级市优势产业测算及选择88
第六章 首都经济圈产业转移及其效应分析105
第一节 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105
一、雁行产业发展模式理论105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106
三、产业梯度转移理论108
第二节 北京产业转移的原因108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108
二、加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需要111
第三节 北京产业转移选择及发展策略113
一、产业转移类型选择方法113
二、产业转移类型界定及转移策略114
第四节 北京产业转移的效应分析117
一、产业转移对北京的影响117
二、产业转移对转入区的影响119
第七章 首都经济圈现代产业发展与布局优化122
第一节 现代产业体系的特征及建设的紧迫性122
一、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特征122
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123
第二节 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战略重点与布局124
一、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战略思想及原则124
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战略重点125
三、现代产业体系战略布局127
第三节 新型工业化与工业布局优化129
一、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目标与思路129
二、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方向和重点131
三、工业布局优化139
第四节 现代服务业发展与集聚区建设145
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机遇与思路145
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方向与重点147
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151
第五节 现代农业发展与示范区建设154
一、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思路154
二、构建现代农业体系155
三、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设与布局157
第三篇 空间整合与协调战略篇167
第八章 区域协调与城乡统筹分析167
第一节 京津地位协调性分析167
一、区域中心城市的判别标准与评价模型167
二、京津在首都经济圈建设中的地位协调性分析168
第二节 区域空间协调发展重点177
一、与华北地区的区域衔接重点178
二、与京津冀都市圈的区域衔接重点180
三、与太原经济圈的区域协调重点182
四、与呼包鄂城市群的区域协调重点183
五、与山东、辽东半岛城市群的区域协调重点184
第三节 城乡统筹发展分析185
一、城乡统筹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185
二、城乡统筹发展重点190
三、农村居民点战略布局策略194
第九章 城镇空间协调与布局优化197
第一节 首都经济圈城镇体系发展特征与问题197
一、城镇体系发展特征197
二、城镇体系存在问题204
第二节 首都经济圈城镇化发展战略209
一、国外城镇化发展经验及其对首都经济圈发展启示209
二、首都经济圈城镇化发展质量研究215
第三节 首都经济圈综合功能区划229
一、功能区划目标与研究框架230
二、首都经济圈功能区划要素空间分异特征231
三、首都经济圈功能区划方案240
第四节 首都经济圈城镇空间整合方案244
一、城镇等级规模结构协调分析244
二、城镇职能定位协调分析260
三、城镇空间结构优化分析265
第四篇 交通一体化建设战略篇274
第十章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性分析274
第一节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性评价模型274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性评价指标274
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性评价方法274
第二节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性评价276
一、区域交通发展指数评价276
二、区域经济发展指数评价277
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性评价278
第十一章 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重点283
第一节 综合运输通道建设重点283
一、国家层面综合运输通道建设重点283
二、区域层面综合运输通道建设重点286
第二节 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重点287
一、铁路建设重点287
二、高速公路建设重点289
三、航空建设重点291
四、港口建设重点292
第五篇 创新发展战略篇295
第十二章 创新型首都圈建设现状与差距分析295
第一节 首都经济圈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估295
一、首都经济圈创新能力评估指标体系295
二、首都经济圈创新能力评估结果分析296
第二节 创新型首都圈建设的差距分析297
一、科技创新资源缺乏,创新研发经费短缺297
二、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创新平台建设步伐缓慢298
三、创新服务体系落后,城市创新体系不健全299
四、创新激励制度不健全,创新环境欠佳300
第十三章 创新型首都圈建设模式与创新平台302
第一节 创新型首都圈建设思路与模式302
一、国内外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经验及启示302
二、创新型首都圈建设的战略思路与模式305
第二节 首都经济圈创新高地与平台建设307
一、首都经济圈重点创新高地建设308
二、首都经济圈重要创新平台建设309
第六篇 支撑保障体系篇314
第十四章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314
第一节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重点314
一、运煤通道建设重点314
二、油气管线建设重点315
第二节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重点315
一、继续推进防洪工程治理建设315
二、加快南水北调工程建设316
三、积极兴建调蓄工程316
四、突出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316
第三节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重点317
一、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317
二、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进程317
三、搭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平台317
第十五章 环境保护与生态一体化建设318
第一节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分析318
一、水环境现状分析318
二、大气环境现状分析320
三、用地环境现状分析322
第二节 生态环境分区及协调机制324
一、生态环境功能分区325
二、生态环境分区发展指引326
三、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机制328
第十六章 保障措施与体制机制建设332
第一节 首都经济圈建设的保障措施332
一、构建合理的城镇职能及空间结构,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332
二、优化区域产业分工与布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333
三、打造“双核”型首都经济圈,协调京津发展关系334
四、推动首都经济圈大交通一体化建设335
五、培育共同市场,协调首都圈重大基础设施建设335
六、完善首都经济圈创新体制机制建设336
第二节 首都经济圈体制机制建设337
一、首都经济圈体制机制现状分析337
二、首都经济圈体制机制创新路径338
参考文献338
热门推荐
- 1867025.html
- 2591998.html
- 879553.html
- 182398.html
- 618956.html
- 643929.html
- 915898.html
- 2152622.html
- 1843077.html
- 10429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41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754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214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973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322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942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213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655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851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2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