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检察权及其独立行使问题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检察权及其独立行使问题研究
  • 冯景合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ISBN:9787510207587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03页
  • 文件大小:82MB
  • 文件页数:315页
  • 主题词:检察机关-权力-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检察权及其独立行使问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上篇 司法权与检察权3

第一章 司法权的概念3

第一节 司法权的语源及语义变迁3

一、我国司法及司法权语义的历史演进3

二、西方国家司法及司法权的历史变迁8

第二节 司法权的概念及学术之争13

一、当前学术界关于司法权概念之争及评析13

二、对司法权概念的认识15

第二章 司法权与检察权18

第一节 司法权的属性特征18

一、中西方两种司法权属性的理论基础18

二、司法权属性及理论基础20

第二节 司法权的构成36

一、司法权的权力表现形态37

二、司法权的构成要素37

第三节 检察权的属性特征54

一、国外有关检察权性质的争论54

二、我国学者的观点和评价57

三、检察权的属性62

第三章 司法权运行的规律74

第一节 司法权运行类型的历史考察74

一、国家本位型74

二、程序本位型76

第二节 司法权运行的现代转型79

一、程序本位型司法权79

二、目的本位型司法权81

第三节 司法权运行的本质规定性及权力滥用的可能性83

一、司法权运行的本质规定性83

二、司法偏见与权力的滥用85

第四章 我国司法权的配置及运行91

第一节 党的领导及我国政体的构造与现行司法体制的形成91

一、党对司法工作的政治领导91

二、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产生的国家机关的关系92

三、现行司法权配置及运行的基本原则94

第二节 我国司法权力的单元性结构分析95

一、审判权的结构95

二、检察权的结构97

三、公安刑事侦查权和狱政刑罚执行权99

第三节 我国现行司法体制的理性思考99

一、从司法权的层级关系上而言,存在严重的等级性行政化色彩100

二、从司法权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上而言,权力配置的弊端导致司法权的地方化101

中篇 检察权与独立行使107

第五章 中西古代检察权的起源与发展107

第一节 中国古代检察权107

一、中国古代御史制度107

二、御史制度对中国检察权的影响114

第二节 西方古代检察权理论116

一、西方两大法系检察权起源考论116

二、西方古代检察权的成因117

三、西方两大法系古代检察权的权能及属性119

第六章 现代检察权的生成与发展121

第一节 大陆法系现代检察权的形成和发展121

一、检察权性质、地位的变化121

二、检察权行使体系化122

三、检察权内容的拓展123

四、检察权功能的拓展126

第二节 英美法系现代检察权的发展130

一、英国检察权发展缓慢的原因及改革趋势130

二、当代美国检察权的发展及特色132

三、对欧陆、英美两大法系检察制度的简单评析136

第三节 日本现代检察权的形成与发展137

一、日本现代检察权的形成137

二、日本检察权能139

三、日本检察权制度的特色140

第四节 前苏联检察权——一种新型现代检察权的产生142

一、列宁的检察权理论143

二、前苏联检察权的基本职能和特点143

三、俄罗斯检察权145

第五节 中国现代检察权的产生与发展146

一、旧中国检察权概析146

二、新中国检察权的嬗变148

三、对中西检察权制度模式的样本分析153

第七章 现代检察权生成的理论基础158

第一节 权力分立和制衡理论158

一、大制衡理论158

二、小制衡理论161

第二节 权利公力救济理论166

一、权力与权利的关系166

二、权利救济理论与现代检察权的生成168

第三节 列宁法律监督理论与现代西方检察权理论的沟通性170

一、准确把握列宁法律监督理论的方法论170

二、列宁的法律监督思想的分析171

第八章 中国检察权——法律监督权的解构及理性回归175

第一节 法律监督的概念175

一、法律监督概念的争议175

二、认识理解法律监督176

第二节 法律监督权的概念、分类、配置模式及个性特征180

一、法律监督权的概念180

二、法律监督权的配置模式分析183

第三节 法律监督权与检察权的异同185

一、法律监督权与检察权的内在关系186

二、法律监督权与检察权差异性188

第四节 检察权兼容法律监督权的理论分析188

一、检察权具有监督权的性质189

二、检察权蕴涵着监督权能的诉求190

三、检察权具有监督与被监督的两面性190

四、检察权与监督权的兼容性190

五、检察权拥有一定监督权是各种利益诉求的内外在要求191

六、法院司法审判权的扩张及运行实际,需要检察权拥有相应的法律监督权193

七、检察权拥有相应监督权的合理性195

第五节 相对合理主义下的检察权重构197

一、中国检察权权能属性定位的再审视197

二、中国检察权配置理念的理性回归198

三、中国检察权的约减与拓展198

第九章 检察权独立运行的理论分析202

第一节 检察权独立行使202

一、检察权独立的含义202

二、检察权独立行使的合理性和正当性205

第二节 中国检察权独立运行探讨210

一、中西检察权独立构成要素的比较分析210

二、中国检察权独立的三大缺失与检讨216

三、简单的结论与思考222

下篇 检察监督与法律适用229

第十章 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基层检察229

第一节 对公平正义的认识230

一、关于对公平正义的几点认识230

二、关于天理、国法、人情与公平正义的实现231

第二节 案件与公平正义233

一、关于案件结构与公正正义的实现233

二、关于案件性质与公平正义的实现237

第十一章 创新案件管理工作239

第一节 关于案件管理的若干思考239

一、科学构建检察机关内部业务监督机构的理论及实践思考239

二、现有改革的路径选择及评价242

三、加强检察机关内部业务监督管理的几点思考243

第二节 加强内部资源整合,提升基层检察工作水平246

一、加强检察内部资源整合,实现基层检察效能优化246

二、案件科学管理与案件质量效率的提升249

第十二章 检察监督与构建和谐社会254

第一节 加强源头治理,遏制和减少涉检上访的实践和理性思考254

一、源头治理的内涵和外延254

二、涉检上访源头形成的特点及原因255

三、源头治理涉检上访的现实思考259

第二节 基层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化解社会矛盾的若干问题研究262

一、当前社会矛盾在检察环节的表现形式及成因262

二、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矛盾化解的现实局限性264

三、对化解社会矛盾的几点思考265

第三节 关于“阳光民主执法”的探索与思考267

一、推行阳光民主执法是检察工作科学发展及检察权正确行使的内外在要求267

二、推行阳光民主执法是解决现实突出问题的客观需要268

三、推行阳光民主检察的探索和思考269

第十三章 创新改革检察工作”推动法治建设271

第一节 检察业务监督若干问题研究271

一、检察工作科学发展中亟须解决的几个问题271

二、加强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若干思考273

三、检察权地方化及行政化成因透析277

第二节 程序公正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284

一、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法治285

二、程序公正是实现法治的关键一环288

第三节 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及其对检察工作的指导291

一、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的含义及其展开291

二、“宽严相济”对目前检察工作改革的指导293

参考文献297

后记30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