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美术批评 1978-1989【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建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96809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04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317页
- 主题词:美术评论-思想史-研究-中国-1978-1989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美术批评 1978-1989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1
一 本书论题缘起4
二 一些有关本书论题的其他学人的研究情况6
三 本书的问题意识与方法提要14
第一章 美术批评何以关涉思想观念形态22
第一节 关键术语的意义界定及使用说明23
一 美术(Fine Arts Criticism)批评/艺术批评(Art Criticism)26
二 观念形态/意识形态(Ideology)30
三 文本(Text, Discourse)35
四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36
五 隐喻(Metaphor)37
第二节 1978—1989年中国美术批评何以牵涉观念形态39
一1978—1989年中国美术批评是否具有某种明确的特征39
二1978—1989年中国美术批评与观念形态何以互文43
第三节 推理1978—1989年中国美术批评主题的说明57
一 主题的推理57
二 主题的演进线索62
第四节 本章小结64
第二章 1978—1989年中国美术批评的主题论争69
第一节 现实主义问题:一种必要的重构69
一 批判“四人帮”的流毒69
二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71
三与“伤痕”相关的批判73
四“突破禁区”与调节74
五“现实主义不是唯一正确的途径”及《父亲》之争76
六“清除精神污染”对现实主义重构78
七 马克思主义艺术强者81
第二节 中国画问题:创新的路径83
一 讨论前的热身83
二 关于中国画问题的一封信85
三“丁香好,牡丹也好”与中国画创新88
四“更新换代”与“穷途末路”91
五 传统再发现与多元化98
第三节 形式美和抽象美:作为一种问题的出场与演绎102
一 形式美和抽象美的出场102
二 从被质疑到被批判的形式美和抽象美104
三 形式美和抽象美问题的扩展及论争109
第四节 自我表现之争:艺术表达的个性化与观念形态同一性的矛盾113
一 自我表现的发端及作为问题的出场都与思想解放的语境有关113
二 自我表现是否是绘画本质的论争114
三 表现自我问题的调和119
第五节 美术的功能问题:返回审美121
一“审美是美术的唯一功能”121
二 审美的特性124
三对“美术功能唯一论”的批判126
第六节 新潮美术:中国当代艺术的20世纪80年代128
一1978—1984年:思想解放之潮中的画会与展览128
二1985—1986年:区域、群体现象中的新潮 美术130
三1987—1989年:多向化的新潮美术之后139
第七节 本章小结146
第三章 美术批评与观念形态的互文问题、话语模式及隐喻问题151
第一节 社会达尔文主义:一种先验的思想形态语境151
一 历史发展的进化论前提151
二 文艺界的阶级斗争方式和社会语境的进化外表154
三 社会进化论与美术批评158
第二节 存在主义:艺术个性觉醒的优先选择160
一 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牵连160
二 资产阶级的存在主义哲学关注具体实存的精神生活和命运162
三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与自我表现的互文163
第三节 结构主义语言学:作为对艺术形态回归的方式之一165
第四节 社会批判理论:作为艺术的思想解放的一种气质168
第五节 美术思潮与西方现代主义思潮170
一 后现代主义思潮:多元化的外表170
二 西方文化的冲击:观念变革的语境173
三“美术理论的春天”:“哲学化”问题177
第六节 话语模式问题179
一 出于思想形态的需要而选择话语模式179
二 两类美术批评的话语模式及语言符号181
第七节 美术批评文本的隐喻问题188
一 语言符号的隐喻190
二 语境的隐喻191
第八节 本章小结193
第四章 20世纪80年代美术批评之批评198
第一节 20世纪80年代末美术批评的反思与转向198
第二节 思想变迁与艺术批评206
一1978—1989年的中国美术批评与社会文化变迁紧密相关206
二 艺术批评是否一定要涉及观念形态或意识形态212
第三节 本章小结215
第五章 结语218
一1978—1989年中国当代美术批评与观念形态或意识形态关系复杂218
二 何为1978—1989年中国当代美术批评,它如何生发观念形态的意义222
三 当代艺术批评之转向:1989年227
四 对于开放与多向的艺术批评而言,并非一定要关涉意识形态228
参考文献231
后记302
热门推荐
- 2317383.html
- 2150817.html
- 1025812.html
- 3792008.html
- 214539.html
- 2750407.html
- 3762685.html
- 1088740.html
- 1143533.html
- 13343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118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841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249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608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28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646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150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960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462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47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