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业发展原理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农业发展原理 第2版
  • 胡跃高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669052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43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60页
  • 主题词:农业科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农业发展原理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农业的地位7

第一节 农业的概念9

一、早期人们对农业的认识9

二、现代人们对农业的认识10

三、农业概念的发展12

第二节 农业的本质与基本特征12

一、农业生产的本质12

二、农业的基本特征14

第三节 农业的功能与地位16

一、农业的社会功能17

二、农业的经济功能23

三、农业的生态功能26

第二章 农业发展的基本历程31

第一节 农业的起源和原始农业的传播33

一、农业的起源33

二、原始农业的传播37

三、原始农业的成就41

四、农业起源地的特征及农业发生的原因44

一、传统农业的形成47

第二节 传统农业的形成与传播发展47

二、传统农业的发展49

三、传统农业的传播53

四、传统农业的成就55

第三节 现代农业的形成与传播发展58

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58

二、现代农业的发展61

三、现代农业的传播64

第四节 农业历史发展的特征与经验66

第三章 农业类型与分布71

二、农业类型、农业区域、农业区划的关系73

第一节 农业类型73

一、农业类型的概念73

三、主要农业类型与分布74

第二节 世界主要农业分区84

一、非洲撒哈拉以南农业区85

二、北非西亚农业区86

三、东南亚与南亚农业区87

四、拉丁美洲农业区89

五、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农业区91

六、北美农业区93

七、西欧、北欧和南欧农业区94

八、东欧和西伯利亚农业区98

第三节 中国主要农业分区101

一、东北区101

二、黄淮海平原区103

三、长江中下游区105

四、江南丘陵区107

五、华南区109

六、内蒙古长城沿线区111

七、西北甘新区114

八、四川区117

九、西南区119

十、青藏区121

第四章 农业系统结构与演进125

第一节 农业系统的概念127

一、农业系统问题的提出127

二、农业系统概念128

第二节 农业系统研究基础130

一、系统科学研究进展130

二、系统学研究进展132

三、农业系统研究进展136

第三节 农业系统基本结构137

一、农业生产子系统138

二、农业管理子系统143

三、农业科教子系统146

第四节 农业系统结构演进154

一、农业系统结构的演进趋向154

二、中国农业系统结构的改革158

第五章 农业系统运动基本原理163

第一节 农产品供求平衡原理166

一、农产品供求平衡原理的概念166

三、农产品的供求平衡类型169

二、农产品的供求平衡内容169

四、影响农产品供求平衡的因素171

五、农产品供求平衡原理的主要功能172

第二节 农牧结合原理173

一、农牧结合原理概念173

二、农牧结合的机理174

三、农牧结合的基本途径176

四、农牧结合程度的影响因素177

五、我国加强农牧结合的迫切性180

第三节 资源与技术互动原理180

一、资源与技术互动原理的概念180

二、扭转农业史方向的技术革新及其对生态的影响182

三、资源与技术互动和技术负向累积的过程183

四、降低技术负向累积影响的思路184

第四节 三效制约原理186

一、农业系统的三效及三效制约原理的概念186

二、农业系统三效的主要关系188

三、三效制约原理作用程度的影响因素189

四、认识三效制约原理的意义190

一、资源均一化的概念191

二、资源均一化的表现形式191

第五节 资源均一化原理191

三、资源均一化的发展历程192

四、影响资源均一化原理的因素195

第六节 最小规模稳定原理196

一、最小规模稳定原理的概念196

二、最小规模稳定原理的功能197

三、影响因素198

四、全球化趋势下的最小规模稳定原理及其现实意义199

第七节 农业系统运动基本原理间的关系200

一、农业系统运动六大基本原理的区别与联系200

二、农业系统运动六大基本原理对农业系统支配程度的历史变迁203

第六章 世界农业现状与发展207

第一节 世界农业发展的成就209

一、社会成就209

二、经济成就214

三、技术成就216

四、生态成就223

第二节 世界农业存在的问题223

一、资源短缺223

二、生态退化230

三、环境污染232

五、农业灾害频繁234

四、气候变暖234

六、贫富差距拉大235

七、粮食安全受到威胁236

八、疾病和健康问题面临挑战238

第三节 世界农业发展的趋势239

一、全球经济一体化239

二、生产集约化239

三、模式多元化241

四、发展科学化243

五、联系信息化244

六、非农化244

七、可持续化245

第七章 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251

第一节 农业现代化的概念253

一、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253

二、衡量农业现代化的标准258

第二节 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道路探索260

一、19世纪末中国农业基本状况260

二、20世纪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历程261

第三节 中国农业存在的基本问题269

一、农村社会方面的问题270

二、农村经济方面的问题272

三、农业生态环境问题277

第四节 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目标和战略281

一、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目标281

二、中国农业发展战略283

第五节 WTO与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286

一、WTO概述286

二、历次谈判中关于农业的条款289

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大事记293

四、加入WTO给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带来的挑战和机遇295

第八章 农业科技革命301

一、科技革命的发展历程303

第一节 科技革命概述303

二、现代科技革命的特征306

三、农业科技革命的发展308

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特点310

第二节 生物技术与农业科技革命312

一、转基因技术与传统技术的关系313

二、转基因生物的发展现状313

三、转基因农作物的安全性及管理315

四、转基因技术对我国农业发展的意义和前景322

第三节 信息技术与农业管理革命324

一、信息技术与农业信息技术发展概况325

二、农业信息采集与农业遥感技术326

三、地理信息系统与农业资源综合管理329

四、3S技术与精确农业330

五、作物生长模拟模型与农作制度优化334

六、农业专家系统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336

七、农业信息网络与农业信息交流338

第四节 其他科技进步与农业科技革命340

一、新材料技术340

二、生物生产工程化技术341

三、现代组织管理技术34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