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思想政治系统工程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思想政治系统工程学
  • 唐凯麟编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ISBN:7217005957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474页
  • 文件大小:91MB
  • 文件页数:48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思想政治系统工程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论思想政治系统工程学2

第一节 系统工程学的一般概念2

一、系统和系统工程学2

二、系统工程学的基本原则5

三、系统工程学的方法和步骤7

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11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统结构11

二、思想政治系统工程的特征15

三、思想政治系统工程的功能18

第三节 思想政治系统工程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22

一、思想政治系统工程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22

二、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系统工程学的理论基础27

三、思想政治系统工程学和其他社会科学30

第一编 思想政治系统工程的目标系统38

第二章 现时代人的发展和思想政治系统工程的目标函数38

第一节 新技术革命对人的挑战38

一、新技术革命条件下人的社会责任38

二、人必须改变自身才能适应新技术革命发展的需要43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发展46

一、新技术革命对人发展的作用的社会制约性46

二、当代资本主义制度下人发展的模式48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发展55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开辟了人发展的新方向55

二、新技术革命成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手段和条件58

三、共产主义思想为造就新型的“创造着的人”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动力62

第三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思想政治系统工程的具体目标68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立思想政治系统工程具体目标的指导思想68

一、科学分析现阶段思想政治系统工程的条件和环境68

二、正确认识现阶段思想政治系统工程的重要地位72

三、牢固把握现阶段思想政治系统工程目标的特点77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政治系统工程的目标内容81

一、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81

二、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步伐86

三、保证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89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政治系统工程的目标途径94

一、目标途径的意义,目的和手段的辩证关系94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100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系统配列105

第四章 思想政治系统工程的目标管理和价值评价109

第一节 思想政治系统工程的目标管理109

一、思想政治系统工程目标管理的意义109

二、思想政治系统工程目标管理的程序113

三、思想政治系统工程目标管理中的几个重要问题118

第二节 思想政治系统工程价值的评价122

一、思想政治系统工程的价值及其特点122

二、思想政治系统工程价值评价的标准128

三、思想政治系统工程价值评价的原则133

第二编 思想政治系统工程的对象系统140

第五章 人的本质和社会使命140

第一节 人是一个社会关系的系统140

一、对西方行为学的人性假设的述评140

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44

第二节 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人翁152

一、社会主义社会开辟了人类自觉创造社会关系的新时代152

二、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和历史使命155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思想政治工作的自调节性质和民主原则160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自调节性质160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民主原则162

第六章 人的需要和社会调整166

第一节 人的需要及其结构和社会功能166

一、人的需要和人的本质166

二、人的需要的种类和层次170

三、人的需要的社会功能174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人的需要的特征178

一、人的需要的社会本质和历史演变178

二、社会主义社会人的需要的基本特征184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思想政治工作与物质利益原则191

一、物质利益原则及其客观必然性191

二、物质利益原则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辩证关系193

三、思想政治工作与物质利益相结合的具体方式197

第七章 人的认知和社会指导201

第一节 认知的一般特点和意义201

一、认知的实质和特点201

二、认知世界的差异性205

三、认知对行为的意义206

第二节 决定和影响认知的因素210

一、影响和歪曲认知的主、客观条件210

二、社会实践是认知的基础213

三、社会意识对个体认知的重要作用217

第三节 思想政治工作与认知的社会指导220

一、把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结合起来220

二、把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社会实践的锻炼结合起来223

三、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业务工作结合起来225

第八章 人的行为和社会评价227

第一节 行为的本质和结构227

一、人类行为的本质特征227

二、行为的结构和思想政治行为230

三、思想政治行为路线237

第二节 行为的选择及其矛盾冲突238

一、行为选择和意志自由238

二、行为选择中的矛盾冲突245

第三节 思想政治工作与行为评价247

一、正确掌握行为评价的标准、根据和方式247

二、坚持思想政治工作同行政管理、企业管理相结合的原则252

第九章 人的品质和社会培养255

第一节 思想政治品质的结构和基本特征255

一、思想政治品质的涵义与结构255

二、社会主义新型思想政治品质的基本特征260

第二节 思想政治品质的形成及其一般规律262

一、思想政治品质形成的条件262

二、思想政治品质形成的一般规律265

第三节 思想政治品质的培养266

一、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266

二、引导人们自觉地进行思想政治修养271

第三编 思想政治系统工程的方法系统277

第十章 建立新型和谐的人际关系277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人际关系277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特征和作用277

二、社会主义社会人际关系的特征281

三、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人际关系的途径和方法285

第二节 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人际冲突289

一、人际冲突概述289

二、调节人际冲突应该注意的问题和方法292

第三节 实现顺畅的社会主义人际沟通296

一、人际沟通概述296

二、人际沟通的障碍及其克服方法300

三、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当代人际沟通定势的转变306

第十一章 着眼于提高人的自觉性309

第一节完善人的自我意识309

一、自我意识的内涵和结构309

二、思想政治工作中自我意识的作用311

三、促进人的自我意识完善化的途径和方法314

第二节 掌握人的思想动态318

一、思想动态构成的要素系统318

二、思想动态的窗口——情绪指数321

三、化消极情绪为积极因素325

第三节 调动人的积极性328

一、积极性的涵义及其影响因素328

二、思想政治工作要善于抓积极因素333

三、西方行为学激励理论的述评336

第十二章 实现思想教育方式的科学化340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程序化340

一、思想政治工作程序化概述340

二、思想政治工作程序化的步骤与方法342

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化349

一、思想政治工作整体化概述349

二、整体教育内容和方式的配合351

第三节 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359

一、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概述359

二、形成教育合力的途径和方式362

第十三章 讲究思想教育方法的艺术性368

第一节“点破”的艺术368

一、解决思想问题的“突破口”368

二、解决思想问题的多侧面370

第二节“开导”的艺术372

一、开导的心理依据372

二、思想开导的方式374

第三节“说理”的艺术377

一、说理要讲究艺术377

二、说理方式的选择379

第四节“谈话”的艺术383

一、谈话的必要前提383

二、谈话过程的艺术385

第五节“批评”的艺术389

一、批评要讲究艺术性389

二、批评的方式及其运用390

第四编 思想政治系统工程的组织系统394

第十四章 改革和完善思想政治系统工程管理体制394

第一节 改革和完善思想政治系统工程管理体制的客观依据和总体方案394

一、改革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体制的必要性394

二、改革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体制的客观依据397

三、改革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体制的总体方案401

第二节 建立科学化的管理机构407

一、建立专门化的管理机构407

二、建立咨询性的研究机构416

三、建立社会性的调节机构418

第十五章 加强思想政治系统工程队伍的建设421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也要有专家421

一、建立以专家为主体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421

二、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424

三、澄清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错误认识427

第二节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基本素质430

一、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基本素质要求430

二、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435

第三节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基本智能训练439

一、不断提高学习能力439

二、努力锻炼研究能力441

三、认真磨炼适应能力442

四、切实增强表达能力444

第十六章 坚持和改善党对思想政治系统工程的领导446

第一节 党的领导与思想政治工作446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保证446

二、实行党政分开是改善党对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的重要措施449

第二节 党的领导者与思想政治工作454

一、领导者的概念和领导意志454

二、领导艺术和领导权威457

第三节 党风和思想政治工作466

一、党风对搞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466

二、党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的同步性47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