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道教政治管理之道研究 道教黄老传统考察【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道教政治管理之道研究 道教黄老传统考察
  • 吕有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 ISBN:9787506829830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52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63页
  • 主题词:道教-政治学-研究-中国-古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道教政治管理之道研究 道教黄老传统考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道教的前身——黄老道家政治管理之道概论29

第一节《道德经》——黄老之“源”29

一、《道德经》的天道自然论30

二、《道德经》的人道无为论33

第二节儒、墨、名、法及阴阳——黄老之“流”40

一、儒家41

二、墨家45

三、名家47

四、法家50

五、阴阳家53

第三节以《老》为“源”,汇“流”诸家的黄老管理之道57

一、黄老学发展历程简述58

二、《淮南子》对黄老政治管理之道的系统化和理论总结62

三、从《论六家要旨》看黄老政治管理之道的理论特色74

第二章 内以治身——道教关于管理者的自我管理78

第一节“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78

一、“重生”、“贵生”是道家一贯的思想传统79

二、道教对道家“爱生”、“重生”传统的进一步提升82

三、“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85

第二节 致虚守静 归根复命91

一、道家关于生命的“虚”、“静”本质92

二、道教关于致虚守静、归根复命的生命理想96

三、致虚守静、归根复命的生命理想与“圣人”的修身治国99

第三节 少私寡欲 知足守分102

一、道教对人的合理性欲求的肯定102

二、少私寡欲、知足知止与君主修身104

三、少私寡欲、知足守分:保国养民之道106

第四节 守柔善下 持后不争113

一、关于“守柔”的修身治国理念114

二、关于“善下”的修身治国理念118

三、关于“持后”的修身治国理念121

第五节 功成事遂,不恃不宰124

一、老、庄关于“不有”“不恃”“不宰”的圣人品格125

二、道教对治国者“不恃”、“不宰”圣人品格的期待128

三、“不恃”、“不宰”之德与“太上”之治132

第三章 外以治国——管理者自我管理的进一步延伸135

第一节“致太平”的政治管理目标136

一、“致太平”是道教一贯的政治理想136

二、“致太平”政治理想的内涵140

三、“致太平”政治理想与“大同”政治理想151

第二节 正性清静,气质驳杂:管理的人性论基础155

一、道家以人性为“真”的人性论思想156

二、道教的正性清静、气质驳杂的人性论159

三、正性清静,气质驳杂与道教的政治管理165

第三节 民为国本 本固国宁169

一、国以民为本169

二、民以食为本172

三、民众衣食之本的保障175

第四节 因任自然 无为而治178

一、道教对“无为”内涵的积极性阐释179

二、因任民性,各得其安182

三、无为简政,不烦不扰185

第五节 仁义法度 辅以为治192

一、对法家的“法”、“术”、“势”的为治功能的肯定193

二、对儒家仁、义、礼的为治功能的重视198

三、法以仁义为本,仁义以道德为本201

第六节 任贤使能 各处其宜204

一、贤才在政治管理中的重要作用205

二、贤能之士的考察和识别207

三、贤能之士的有效任用210

第四章 道教政治管理之道的实践、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215

第一节 道教政治管理之道在历史上的实践215

一、汉初文、景君臣对黄老治道的运用216

二、唐初贞观君臣对黄老治道的运用219

三、宋太祖、太宗对黄老治道的运用223

四、明太祖朱元璋对黄老治道的运用226

第二节 道教政治管理之道的历史地位229

一、道教(家)与儒家共同构筑了传统管理文化的两大支柱231

二、儒道两大管理思想传统相反相成,相互补充235

三、儒长于守成,是治国的正规军;道长于救乱,是治国的奇兵237

第三节 无为而治与当前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238

一、转型期内我国的全能政府管理模式及其弊病239

二、全能政府管理模式违反了自然无为的原则242

三、小政府,大社会:政府职能转变的最佳模式244

主要参考文献24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