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学人生纵横 何毓琦博文集萃【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科学人生纵横 何毓琦博文集萃
  • (美)何毓琦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21296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613页
  • 文件大小:159MB
  • 文件页数:640页
  • 主题词: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文集-汉、英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科学人生纵横 何毓琦博文集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我介绍及我的第一篇博文1

关于语言和翻译5

MIT招生办主任辞职10

一个大学教授在美国的生活12

再谈MIT招生办主任事件19

帕金森定律和美国的未来21

教育与研究随笔(一):如何做科研?——博士生培养的相关问题24

教育与研究随笔(二):我能做和不能做的33

小女儿毕业典礼37

教育与研究随笔(三):言传身教41

中文的自我介绍及一个月来做博客的感触48

教育与研究随笔(四):麻省理工与哈佛博士教育之比较51

科学网上的言论自由——起码要尊重科学55

教育与研究随笔(五):休假和指导学生57

马基雅维里的格言61

对王鸿飞教授一篇博文的感想63

谈退休66

谈获奖:不仅仅是诺贝尔71

美国的州际公路系统75

教育与研究随笔(六):教学和研究的关系79

关于学术论文的文献引用及相关的科研道德问题84

2007年中的琐思——给年轻学者的建议89

20和21世纪的科技92

民主制与阿罗不可能性定理95

致青年学者——如何撰写学术论文98

在美国的中国人103

关于想法、写作和演讲106

我的七条人生经验109

对冲基金和当前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危机111

有网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13

科技创新与同行评价115

美国的美籍华人(二):“入境问俗(入乡随俗)”还是“同化人家”117

科研经费申请中的繁杂手续120

分权决策与“一刀切”122

哈佛大学庆祝工程与应用科学院成立127

教育与研究随笔(七):关于职业选择答清华学生134

北京风情与感想(二):1979与2007140

教育与研究随笔(八):如何设计研究课题143

介绍清华大学智能与网络化系统研究中心145

接近荣耀(一):与诺贝尔奖一步之遥148

对申请美国大学的一些忠告149

教育与研究随笔(九):科学研究中需要牢记的三件事153

年轻的学者们,请帮助我156

畅游古希腊与爱琴海160

美国博士学位与清华博士学位之比较163

怎样才能到国外做博士后169

教育与研究随笔(十):为寻求帮助的中国博士生一些明确的建议172

关于SCI及IEEE会士的选举方法180

世界是公平的吗?—决策论与Rawl的公平哲学183

美国的死亡、税收与捐赠188

民以食为天191

建立世界一流研究生培养和科研体系的一些建议195

关于口试205

关于获奖(二):诺贝尔奖及其他213

接近荣耀(二):2008年美国工程院德雷珀奖(工程界的诺贝尔奖)216

美籍华人的婚礼(三):对所有新婚夫妇的忠告223

美国的家庭汽车旅行与度假226

接近荣耀(三):哈佛教授锁志刚当选美国工程院院士231

情人节献给我的终身伴侣233

接近荣耀(四):2008年美国工程院德雷珀奖颁奖仪式238

再谈“人生如棋还是人生如牌”241

21世纪工程领域的重大挑战250

什么是数学的博弈论—我的科普试作253

埃及日记(一)258

埃及日记(二)261

埃及日记(三)264

埃及日记(四)268

埃及日记(五)272

什么是数学的博弈论(二)277

2008年美国科学与工程学关键指标281

什么是数学的博弈论(三)283

什么是数学的博弈论(四):多人博弈论287

什么是数学的博弈论(五):收尾、总结以及我的个人观点292

开博一年了298

如何评价科研效率?300

教育与研究随笔(十一):改变研究方向与领域303

北京的机场308

(一个奇迹)310

接近荣耀(五):被记住真好314

人寿保险的新变化—在生与死上碰碰运气316

教育与研究随笔(十二):挫败与顿悟319

“送书中国”计划322

中国也应该有这样的地震损害预估科研项目325

慈善机构的效率问题327

应用数学的几个“家丑”331

奇点—《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综览》的一份特别报告339

看山跑死马341

科学为何是保守的(一)344

第七届全球智能控制与自动化大会(WCICA 2008)352

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世界大会在首尔召开7/6.11/08354

科学为何是保守的(二)357

关于论文的发表360

学术界的杂交与自立门户364

北京奥运会、媒体报道与双重忠诚369

如何在会议上发言373

“钟声为谁而鸣?它为你而鸣”377

对先前博文《更多来自托马斯·弗里德曼的信息》的跟进379

通往地狱的路是好意铺就的——论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383

清华博士毕业生对CFINS的感想393

沃伦·巴菲特的10条成功法则403

应用数学与理论工程学(一)406

应用数学与理论工程学(二)412

华尔街危机(一)415

华尔街危机(二)417

科学网有多少英语读者?——一个估计(语言与翻译(七)420

美国百老汇音乐剧、怀旧以及1949—1961年的那段记忆424

为专业团体志愿服务428

美国国家工程院“工程学大挑战”网络广播432

美国国家工程院网络广播报告435

关于推荐信和评价438

华尔街危机(三)443

美国总统大选、美籍华人的政治参与和80-20亚裔促进会445

乔治·索罗斯论“金融市场的新范式”448

致年轻读者的一个问题451

教育与研究随笔(十三):对请求和问题的回答(1)452

科史拾贝457

哈佛在经济衰退中勒紧腰带459

“富人与我们不同”——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461

教授退休——欧洲风格464

学术旅行——过去(20世纪60年代)与现在470

华尔街金融危机之切肤之痛473

美国2008感恩节475

IEEE自动控制学报478

计算的目的不是数字而是深入理解482

理论工程师vs.实践工程师486

如何撰写书评489

IEEE决策与控制大会491

家庭团聚,加州半月湾493

我关于共同作者的个人意见499

概率与非寻常事件501

提前遗憾505

关于最优控制508

对美国来说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天514

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反剽窃指南516

人们为什么相信奇异现象518

如何提供咨询520

论文评审要注意的一点523

哥斯达黎加之旅525

谁是阿尔福莱德·罗素·华莱士?534

开博到一段落536

互联网马上就要变得比我们聪明吗?539

学生们的不当做法544

文化的小碰撞:学生们的不当做法(二)557

成为高科技的恐龙560

现代文明的脆弱——一些个人观察563

创新的条件567

也谈“中美医院印象比较”573

一个美国成功故事——美国梦之梦想成真577

下一项重大发明——必读581

数学的博弈论(六)591

教授退休:美式风格594

一个美国教授的生活(二)601

(怎么自导博士论文)60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