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微波技术与天线【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微波技术与天线
  • 毛钧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76073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18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434页
  • 主题词:微波技术-高等学校-教材;微波天线-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微波技术与天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电磁场理论概述1

1.1 麦克斯韦方程组与洛伦兹力1

1.1.1 麦克斯韦方程组1

1.1.2 辅助方程——结构关系式3

1.1.3 边界条件4

1.1.4 洛伦兹力7

1.2 时谐电磁场7

1.2.1 时谐电磁场电磁量的复数形式8

1.2.2 时谐电磁场场方程的复数形式9

1.2.3 复介电常数和复磁导率10

1.3 静态场12

1.3.1 静态场场方程12

1.3.2 静态场的边界条件18

1.3.3 静态场中的多导体系统20

1.3.4 静态场的能量23

1.4 时变电磁场的能量与能流26

1.4.1 坡印亭矢量和坡印亭定理26

1.4.2 复坡印亭矢量和复坡印亭定理27

1.5 时变电磁场的波动性29

1.5.1 波动方程30

1.5.2 波动性31

1.6 无界均匀媒质中平面电磁波的传播32

1.6.1 无界均匀理想媒质中平面电磁波的传播33

1.6.2 向任意方向传播的均匀平面电磁波36

1.6.3 电磁波的极化37

1.6.4 无界均匀有耗媒质中平面电磁波的传播41

1.7 电磁波在两不同媒质交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43

1.7.1 在两不同媒质交界面处电磁波反射与折射的基本规律43

1.7.2 电磁波向理想导体界面入射48

1.7.3 电磁波向两理想媒质交界面的入射52

1.7.4 电磁波向有损耗媒质界面的入射57

1.8 时变电磁场的位函数62

1.8.1 位函数的引入63

1.8.2 位函数满足的方程63

1.8.3 位函数方程的解——滞后位64

1.8.4 时谐电磁场的滞后位67

1.9 时变电磁场的唯一性定理67

1.10 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对称形式与对偶性原理69

1.10.1 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对称形式69

1.10.2 对偶性原理71

1.11 镜像原理、等效原理和互易定理73

1.11.1 镜像原理74

1.11.2 等效原理75

1.11.3 互易定理76

习题78

第2章 导行电磁波81

2.1 导行电磁波的分析方法81

2.1.1 均匀传输线中导行电磁波的基本形式81

2.1.2 纵向场法83

2.2 导行电磁波的一般传播特性85

2.2.1 导行电磁波的模式85

2.2.2 TEM模的一般传播特性86

2.2.3 TE模和TM模的一般传播特性88

2.3 矩形波导中的导行电磁波91

2.3.1 矩形波导中TE模和TM模的表示式91

2.3.2 矩形波导中TE模和TM模的传播参数及特点94

2.3.3 矩形波导中的TE10模96

2.3.4 矩形波导的衰减104

2.3.5 矩形波导横截面尺寸的选择106

2.4 圆柱波导中的导行电磁波107

2.4.1 圆柱波导中TE模和TM模的表示式107

2.4.2 圆柱波导中TE模和TM模的传播参数及特点111

2.4.3 圆柱波导中常用的三种模式113

2.5 同轴线中的导行电磁波116

2.5.1 同轴线中的TEM模116

2.5.2 同轴线中的高次模及其尺寸选择118

习题118

第3章 传输线理论120

3.1 传输线方程及其时谐稳态解120

3.1.1 电压、电流的引入及传输线上的分布参数121

3.1.2 传输线方程及其时谐稳态解123

3.1.3 传输线的工作特性参数和工作状态参数126

3.2.1 无反射工作状态129

3.2 无耗传输线的工作状态129

3.2.2 全反射工作状态130

3.2.3 部分反射工作状态134

3.2.4 传输功率138

3.3 阻抗圆图和导纳圆图139

3.3.1 等反射系数圆139

3.3.2 等电阻圆和等电抗圆141

3.3.3 导纳圆图144

3.3.4 圆图应用举例145

3.4 阻抗匹配147

3.4.1 微波源的阻抗匹配147

3.4.2 负载阻抗匹配148

3.5 广义传输线理论154

3.5.2 归一化等效电压和归一化等效电流155

3.5.1 推广的可行性分析155

3.5.3 广义传输线理论中的基本关系式157

习题158

第4章 平面传输线161

4.1 带线161

4.2 微带线165

4.3 耦合带线170

4.4 耦合微带线172

4.5 槽线175

4.6 共面波导176

习题177

第5章 微波网络基础178

5.1 微波元件等效成微波网络的基本原理178

5.2.1 阻抗参数181

5.2 微波网络的阻抗参数和导纳参数181

5.2.2 导纳参数183

5.2.3 阻抗参数和导纳参数的性质184

5.2.4 归一化阻抗参数和归一化导纳参数185

5.3 微波网络的散射参数187

5.3.1 散射参数187

5.3.2 散射参数的物理意义188

5.3.3 散射参数与阻抗参数和导纳参数之间的关系189

5.3.4 散射参数的基本性质190

5.4 转移参数与二端口网络192

5.4.1 转移参数192

5.4.2 几个基本二端口网络的转移参数194

5.4.3 二端口网络的级联196

习题197

6.1.1 矩形波导中的简单不均匀结构198

6.1 基本电抗元件198

第6章 无源微波电路198

6.1.2 同轴线中的简单不连续性203

6.1.3 微带线中的简单不连续性204

6.2 终端元件205

6.2.1 匹配负载205

6.2.2 短路器206

6.3 连接元件207

6.3.1 同轴接头207

6.3.2 波导法兰207

6.4 衰减器与移相器208

6.4.1 衰减器208

6.4.2 移相器210

6.5.1 矩形波导分支接头211

6.5 分支元件211

6.5.2 微带线三端口功率分配器216

6.6 定向耦合器218

6.6.1 定向耦合器的主要技术指标219

6.6.2 双孔定向耦合器的工作原理219

6.6.3 矩形波导裂缝电桥221

6.6.4 分支定向耦合器223

6.7 微波谐振器226

6.7.1 微波谐振器的基本电参数227

6.7.2 圆柱形谐振腔229

6.7.3 同轴谐振腔233

6.7.4 微波传输线型谐振器的等效电路235

6.7.5 微波谐振器的激励与耦合240

6.8 微波滤波器242

6.8.1 滤波器的一般知识242

6.8.2 微波滤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244

6.8.3 低通原型245

6.8.4 集总参数滤波器的设计248

6.8.5 集总参数元件的微波实现253

6.9 传输线的激励259

6.9.1 传输线激励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形式259

6.9.2 传输线的激励装置260

6.10 隔离器与环行器262

6.10.1 磁化铁氧体简介263

6.10.2 隔离器264

6.10.3 环行器267

习题268

7.1 微波混频器270

7.1.1 肖特基势垒二极管270

第7章 有源微波电路270

7.1.2 微波混频器的混频原理273

7.1.3 混频器的主要特性275

7.1.4 典型的微波混频电路283

7.2 微波场效应晶体管放大器290

7.2.1 微波场效应晶体三极管290

7.2.2 微波晶体管放大器的增益299

7.2.3 微波晶体管放大器的稳定性300

7.2.4 微波晶体管放大器的噪声系数305

7.2.5 小信号微波晶体管放大器的设计307

7.3 微波振荡器313

7.3.1 微波二极管振荡器314

7.3.2 微波晶体三极管振荡器329

习题332

8.1 天线的工作机理、功能与特性334

8.1.1 天线的工作机理334

第8章 天线基础334

8.1.2 天线的功能与特性335

8.2 基本辐射元336

8.2.1 基本电流元336

8.2.2 基本磁流元、基本电流环与基本缝隙元339

8.2.3 基本辐射元的组合340

8.3 天线的电参数342

8.3.1 引言——天线的收、发互易性342

8.3.2 辐射阻抗343

8.3.3 输入阻抗与驻波比343

8.3.4 方向图344

8.3.5 波束立体角与主波束效率345

8.3.6 方向性系数、效率和增益345

8.3.8 有效长度或有效高度346

8.3.7 有效口径346

8.3.9 极化方式347

8.3.10 带宽348

8.3.11 相位中心348

8.3.12 噪声温度348

8.3.13 接收功率与弗里斯传输公式349

8.4 常用天线与基本特点350

8.4.1 振子天线350

8.4.2 缝隙天线352

8.4.3 喇叭天线354

8.4.4 反射面天线355

8.4.5 微带天线359

8.4.6 特殊天线应用举例361

8.5 阵列天线技术364

8.5.1 均匀直线阵的辐射场364

8.5.3 阵列天线的栅瓣与副瓣的相位控制366

8.5.2 相控阵天线基本原理366

8.5.4 阵列天线副瓣的幅度控制367

8.6 宽带天线技术基础368

8.6.1 天线匹配网络的宽频带设计368

8.6.2 天线辐射结构的宽频带技术369

8.7 天线测量371

8.7.1 天线测量中的基本概念371

8.7.2 天线电参数测量374

习题378

第9章 电波传播379

9.1 电波传播的基本知识379

9.1.1 概述379

9.1.2 自由空间中的电波传播382

9.1.3 媒质对电波传播的影响383

9.1.4 干扰与噪声385

9.2 地波传播386

9.2.1 地球表面的电特性386

9.2.2 地波传播特性387

9.3 天波传播388

9.3.1 电离层的结构特点389

9.3.2 天波传播模式391

9.3.3 短波天波传播393

9.4 视距传播399

9.4.1 自由空间电波传播的菲涅耳区399

9.4.2 地面对电波传播的影响403

9.4.3 低空大气层对电波传播的影响407

习题411

参考文献412

部分习题答案41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