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改革开放三十年陕西省经济增长因素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赵俊民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24095838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96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315页
- 主题词:地区经济-经济增长-研究-陕西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改革开放三十年陕西省经济增长因素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导论1
1.1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1
1.2研究思路5
1.3研究方法6
1.4研究框架6
1.5创新之处7
1.6逻辑脉络7
参考文献10
第2章 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核算理论和研究动态简述11
2.1经济增长的概念11
2.1.1经济增长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定义11
2.1.2经济学家广泛接受的经济增长之概念13
2.2主流经济增长理论14
2.2.1古典经济增长思想15
2.2.2哈罗德—多马模型16
2.2.3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17
2.2.4内生增长理论(新增长理论)20
2.3发展经济学中的经济增长理论23
2.3.1二元经济理论23
2.3.2循环累计因果关系原理24
2.3.3不平衡发展理论24
2.3.4增长极理论25
2.4其他与经济增长有关的理论25
2.4.1新制度经济学26
2.4.2创新理论28
2.5从经济增长理论中得到的启示28
2.6经济增长核算理论29
2.6.1“索洛余值法”29
2.6.2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法30
2.6.3国民收入分析法30
2.7研究动态简述32
2.7.1基于“索洛余值法”的研究32
2.7.2基于内生增长理论的研究34
2.7.3基于国民收入分析法的研究35
2.7.4基于发展经济学的结构演化研究35
2.7.5关于陕西省经济增长因素的研究文献37
参考文献38
第3章 投资、消费、净出口三大需求与陕西经济增长42
3.1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42
3.1.1支出法GDP43
3.1.2生产法GDP43
3.1.3收入法GDP43
3.2国民收入分析法的数学推导和应用条件44
3.2.1数学推导44
3.2.2价格44
3.2.3计算周期45
3.2.4在中国使用时的难点45
3.2.5需求结构分析45
3.3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三大需求贡献率的测算45
3.3.1已有数据46
3.3.2陕西省资本形成发展速度的推算47
3.3.3陕西省最终消费支出发展速度的推算48
3.3.4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三大需求贡献率测算结果49
3.4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三大需求结构的计算50
3.5对测算结果的综合分析50
3.5.1陕西省情况分析50
3.5.2与全国的比较分析52
3.5.3国际比较55
3.6政策建议56
参考文献62
第4章 物质资本、劳动、技术进步与陕西经济增长64
4.1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64
4.1.1劳动64
4.1.2物质资本65
4.1.3技术进步66
4.1.4全要素生产率67
4.1.5经济增长方式68
4.2“索洛余值法”69
4.2.1新古典总量生产函数69
4.2.2“索洛余值法”的数学推导71
4.2.3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公式72
4.2.4技术水平(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公式73
4.2.5“索洛余值法”的基本应用条件73
4.2.6“索洛余值法”在中国何时适用?74
4.3数据来源、估算和参数估计75
4.3.1产出、资本、劳动的代理变量选择75
4.3.2不变价77
4.3.3资本存量的测算77
4.3.4 α、β的估算82
4.4 1978—2008年间全国、陕西省技术进步测算和主要结论85
4.4.1测算结果85
4.4.2主要结论86
4.5政策建议91
参考文献98
第5章 人力资本与陕西经济增长100
5.1人力资本的概念和研究回顾100
5.2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效益和度量104
5.3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模型107
5.3.1卢卡斯人力资本外部性内生生产函数107
5.3.2曼昆—罗默的熟练劳动力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108
5.3.3巴罗—马丁的人力资本模型108
5.4全国和陕西省人力资源状况109
5.4.1人口和受教育状况109
5.4.2医疗保健111
5.4.3财政性教育投入112
5.5全国、陕西省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定量关系研究113
5.5.1改进的巴罗—马丁人力资本模型113
5.5.2公式推导和数据来源114
5.5.3计量结果117
5.5.4综合分析118
5.6政策建议121
参考文献122
第6章 R&D资本、财政科技投入与陕西经济增长124
6.1技术创新的概念及R&D的作用124
6.2全国、陕西省科技活动现状分析125
6.2.1 R&D经费及投入强度126
6.2.2 R&D资金来源127
6.2.3 R&D执行部门129
6.2.4 R&D活动类型130
6.2.5专利授权量132
6.2.6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133
6.2.7财政科技支出133
6.2.8工业企业研发投入133
6.2.9其他科技活动指标135
6.2.10科研体制135
6.2.11基本结论136
6.3陕西省R&D资本存量测算136
6.3.1 1978年R&D资本存量的估算137
6.3.2 1978—2008年时间序列R&D资本存量的估算137
6.3.3对陕西省R&D资本存量的基本判断138
6.4陕西省地方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138
6.4.1协整理论138
6.4.2协整分析139
6.4.3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142
6.4.4协整分析结论143
6.5政策建议143
参考文献144
第7章 结构演化与陕西经济增长147
7.1工业化和城市化147
7.1.1工业化148
7.1.2城市化151
7.1.3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152
7.1.4城镇化——中国特色的城市化153
7.2区域经济结构153
7.3全国视野下的陕西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评价153
7.3.1全国、陕西省工业化、城镇化水平153
7.3.2全国、陕西省的产业结构错位分析155
7.3.3综合分析158
7.4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影响下的陕西省区域经济变动分析166
7.4.1区域经济贡献率的计算公式166
7.4.2近年来三大区域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分析167
7.4.3三大区域产业结构分析169
7.4.4三大区域产业结构的类型判断169
7.5陕西省县域经济、中小企业发展169
7.5.1县域经济169
7.5.2中小企业170
7.6对陕西省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基本判断173
7.7政策建议173
参考文献178
第8章 自然资本、资源诅咒与陕西经济增长180
8.1自然资源和自然资本的概念以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180
8.1.1自然资源和自然资本的概念180
8.1.2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机理181
8.1.3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相对下降183
8.2陕西矿产资源储藏、开发状况和规划184
8.2.1陕西——矿产资源大省184
8.2.2陕北——矿产资源尤其是能源矿产的富集地186
8.3自然资本对陕西省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188
8.3.1资源开发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持续上升188
8.3.2陕北地区对全省经济的贡献率迅速扩大190
8.3.3从陕西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差额分析192
8.3.4从陕西能源生产和消费弹性系数分析194
8.3.5基本结论194
8.4陕北能否破解“资源诅咒”的宿命?195
8.4.1“资源诅咒”的概念195
8.4.2“资源诅咒”的研究概览196
8.4.3“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198
8.4.4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99
8.4.5对陕北发展现状的基本判断202
8.5政策建议202
参考文献203
第9章 对外开放与陕西经济增长205
9.1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机理205
9.1.1从广义热力学理论的角度分析205
9.1.2古典经济学关于对外贸易作用的分析206
9.1.3发展经济学关于对外开放作用的论述207
9.1.4国际直接投资理论208
9.1.5历史验证和实证研究209
9.1.6外商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效应体现210
9.2陕西省对外开放现状211
9.2.1开放型经济规模小212
9.2.2对外开放依存度低212
9.2.3区域开放水平极不平衡213
9.2.4国际知名企业投资少214
9.3思想解放不够——陕西省对外开放不足的主因214
9.4陕西省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定量分析215
9.4.1 Maxwell J.Fry的对外开放多元回归模型215
9.4.2回归模型的检验216
9.4.3基本结论216
9.5政策建议217
参考文献219
第10章 制度变革、政府因素与陕西经济增长221
10.1制度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221
10.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陕西省制度变革的历程223
10.2.1产权制度改革224
10.2.2市场化与政府经济职能转变230
10.2.3对外开放236
10.3地方政府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237
10.3.1地方政府热衷于主导经济增长237
10.3.2地方制度创新238
10.3.3政府与政府部门行为目标的差异238
10.3.4计划制订和目标考核239
10.3.5政治企业家240
10.4开发区与制度创新241
10.4.1中国开发区的发展历程241
10.4.2开发区已成为制度创新、经济发展的火车头242
10.4.3陕西省开发区发展状况243
10.5陕西省制度变革的测量及综合分析245
10.5.1主成分分析法246
10.5.2陕西省制度变革的主成分分析过程246
10.5.3陕西省1978—2008年制度变革当量值及综合分析248
10.6政策建议248
参考文献251
第11章 涵盖多因素的陕西省经济增长模型254
11.1模型的设计254
11.2数据及指标来源255
11.2.1产出255
11.2.2物质资本255
11.2.3人力资本255
11.2.4 R&D资本255
11.2.5结构演化256
11.2.6制度变革257
11.2.7行政成本257
11.3计量结果及分析258
11.3.1参数的估计258
11.3.2回归模型的检验258
11.3.3因素贡献率258
11.4结论及综合分析259
参考文献263
第12章 地域文化心理因素与陕西经济增长265
12.1文化的内涵265
12.2文化心理因素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机理266
12.3西方文化心理因素与经济增长267
12.4儒教文化与经济增长269
12.5地理环境与经济增长272
12.6中国地域间文化差异与经济增长273
12.7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274
12.8陕西地方文化心理因素与经济增长276
12.8.1陕西人群体性格特点276
12.8.2陕西省与现代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地方文化心理因素278
12.9以解放思想和扩大开放为突破口再造陕西现代的地域文化278
参考文献279
第13章 结论和总体性政策建议282
13.1本书研究的主要结论282
13.2陕西省实现跨越式发展需处理好的八个关系287
13.3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291
英汉人名对照表292
后记295
热门推荐
- 330899.html
- 1459816.html
- 1659062.html
- 2005801.html
- 1798916.html
- 3389461.html
- 1224939.html
- 804035.html
- 2714761.html
- 31283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560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837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264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329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844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642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708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682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28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20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