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道教与中国民间文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道教与中国民间文学
  • 刘守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ISBN:7505724150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04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15页
  • 主题词:道教-宗教文学-文学研究-中国;民间文学-文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道教与中国民间文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5

第一章 中国民间道教信仰5

一、汉族地区的道教信仰6

二、少数民族地区的道教信仰9

三、民间道教信仰的特点14

第二章 道教与中国神话19

一、有无“道教神话”19

二、道家对神话的珍视及其神话观22

三、道教信仰和古典神话的融合25

四、民间神话传承的道教色彩32

五、演绎古神话的道经38

六、道教方术与神话41

作品选录57

李老君补天(湖北阳新)57

人是怎么来的(河北藁城)57

玄武、女娲、伏羲和黄帝(河南沈丘)黄帝岭(河南灵宝)太阳尊经太阴尊经第三章 八仙传说的魅力57

一、八仙传说的由来57

二、八仙故事种种59

三、八仙形象的演变62

四、八仙传说的艺术特色66

作品选录81

八仙闹海(浙江)81

吕洞宾智保济南府(山东济南)铁拐李探家(河北元氏)韩湘子梦妻(河北藁城)七仙巧度何仙姑(陕西华阴)第四章 土地爷和灶王的故事传说81

一、受人敬仰的土地爷81

二、不受欢迎的灶神89

三、土地爷和灶王传说的艺术特色94

作品选录111

土地菩萨的来历(湖南益阳)土地菩萨主婚(湖北通山)老土地煮秤砣(河北藁城)送灶神(湖北江陵)灶王的故事(广西)穷秀才赶灶王爷(辽宁海城)第五章 民间口头文学中的道士形象111

一、张天师捉鬼111

二、许真君斩蛟116

三、张三丰首创武当拳119

四、济小塘反严嵩122

五、一个地方道士的悲剧124

六、道门败类种种126

七、道士传说的特色128

作品选录147

天师降魔(四川灌县)147

张天师和府官(河北藁城)147

张天师偷盐(辽宁清原)147

许逊的传说(四川德阳)147

张三丰的传说(湖北丹江口)西瓜酸甜试善恶(陕西铜川)第六章 与道教相关之行业祖师传说147

一、铸造行业祖师李老君148

二、染匠祖师葛玄150

三、盐业祖师葛洪151

四、药王孙思邈152

五、玉器行业祖师邱长春154

六、八仙演化成行业祖师156

七、猎神张五郎158

八、鲁班传说的道教色彩160

九、道教信仰对行业文化的渗透162

作品选录183

趁热打铁的由来(湖南石门)鲁班与老君取和(湖南石门)盐神葛洪的传说(河北)药王孙思邈(湖北圻春)玉器行业邱祖的传说(河北)猎神张五郎(湖南石门)第七章 染有道教色彩的地方风物传说183

一、仙道造景惊世俗183

二、奇伟建筑留仙迹186

三、“离经叛道”化奇景188

四、道教信仰与中国风物传说特征190

作品选录203

镜泊湖的来历(黑龙江)203

黄山的来历(安徽)203

神火炼山(河南三门峡)203

七星树(湖北丹江口)203

张果老搬石笋(贵州道真)203

第八章 道教神奇幻想对民间故事的渗透203

一、凡人求仙203

二、巧遇仙人205

三、法师斗龙206

四、学法造反207

五、两法师斗法209

六、法师的女儿211

七、道士和妖女213

八、道教幻想的渗入与民间故事的变异214

作品选录231

小掌柜养仙(河北藁城)231

向法官治龙(湖南石门)231

竹生的故事(贵州道真)231

兰香(湖北秭归)231

第九章 道教与民歌231

一、道教“法事歌”的民歌情调231

二、蕴含民间道教信仰的“经歌”235

三、与道教相关的“仪式歌”237

四、道教信仰对普通民歌的浸染240

作品选录249

汉钟离点药戏牡丹(湖北枝江)第十章 道教与民间曲艺、戏曲249

一、道情的由来和发展演变249

二、讲经说书与道教信仰252

三、道教与民间戏曲259

第十一章 道教和谚语267

一、仙道化谚警世俗268

二、道教义理谚中寻269

第十二章 道教和民间口头文学的相互渗透273

一、道教吸收利用民间文学273

二、民间文学融会道教影响278

三、中国民间文学的道教文化色彩284

下编293

第十三章 道教和神仙293

一、道教的神仙谱系293

二、道教神仙的特征295

三、“神仙说”与文化297

第十四章 中国民间叙事的道教色彩301

第十五章 道教信仰与中国民间口头叙事文学305

一、道教的文化内涵及其社会影响305

二、道教与中国神话310

三、道教与中国传说、故事311

四、几个问题的探讨314

第十六章 炎帝神农——中华民族的文化英雄319

一、从“文化英雄”说起319

二、亦人亦兽亦神的复合形态321

三、神农架上颂神农323

四、神农原型的历史演变325

第十七章 黄帝传说试析329

一、古神话中的天神形象329

二、向传说演进的轨迹331

三、黄帝形象的道教化332

四、辉煌形象进入现代口碑333

第十八章 蚕神信仰与嫘祖传说339

一、遍布中国南北的嫘祖传说339

二、嫘祖传说的形态演变342

第十九章 碧霞元君形象的演化及其文化内涵351

一、碧霞元君的古代原型是泰山山神351

二、《道藏·碧霞经》重塑碧霞元君形象353

三、近现代民间传说中的碧霞元君355

四、泰山女神之“再生”356

第二十章 宗教与艺术的融合——论张天师传说359

一、降魔治病与道教初创360

二、驱除妖魅尤所擅长363

三、张天师与秃尾巴老李365

四、张天师传说的独特光彩和价值368

第二十一章 仙迹寻踪——论张三丰传说373

一、民间口头传说中的“活神仙”373

二、张三丰传说的分布377

三、张三丰传说的构成及其价值380

第二十二章 论《太阳经》《太阳经》的发现及其价值387

一、《太阳经》《太阴经》并非“新发现”387

二、《太阳经》《太阳经》系民间道教经文389

三、中国各族的日月神话丰富多彩390

附录 喜读刘守华著《道教与中国民间文学》393

一、开拓新领域、建立新体系393

二、就各类作品受影响的深浅,作较全面的多角度的论析395

三、史料考证与当代调查两种方法的恰切运用397

四、引例典型,析述深刻兼用比较研究法398

后记40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