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植物生物学专题【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方炎明,丁雨龙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ISBN:9787503887338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47页
- 文件大小:71MB
- 文件页数:468页
- 主题词:植物学-研究生-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植物生物学专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细胞、组织、器官2
专题1 流式细胞术在植物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2
1.1 流式细胞术基本原理2
1.2 流式细胞术的应用3
1.2.1 DNA含量测定与基因组大小分析3
1.2.2 倍体分析6
1.2.3 细胞周期分析8
1.2.4 次生代谢产物分析10
1.2.5 染色体分析与分选10
专题2 管状分子分化离体培养系统的建立及影响因素15
2.1 管状分子分化的离体培养模式系统16
2.2 管状分子分化中的影响因素19
2.2.1 植物激素20
2.2.2 木质形成素21
2.2.3 Ca2+21
2.2.4 渗透压21
2.2.5 起始细胞密度22
2.2.6 pH22
2.3 展望23
专题3 石斛形态发生与植株再生27
3.1 种子萌发与幼苗形成27
3.2 拟原球茎与植株再生29
3.3 体胚发生的组织学与细胞学特征31
3.4 体胚发生的生化与分子基础33
3.5 影响体胚发生的因子33
3.6 体胚发生相关技术35
专题4 栎树繁殖生物技术进展42
4.1 试管快繁技术42
4.1.1 外植体选择42
4.1.2 消毒技术43
4.1.3 培养基43
4.1.4 试管快繁成功的树种43
4.2 体细胞胚胎发生技术43
4.2.1 体细胞胚诱导的外植体43
4.2.2 体细胞胚发生的途径45
4.2.3 体细胞胚成熟与同步化46
4.2.4 体细胞胚萌发47
4.3 小孢子胚胎发生及双单倍体胚胎培养技术47
4.4 体胚遗传转化技术48
4.5 遗传稳定性检测技术48
4.6 人工种子技术49
第二篇 营养与代谢56
专题5 植物矿质营养56
5.1 前言56
5.2 植物矿质元素的生理功能57
5.3 矿质营养的吸收和运输58
5.4 矿质营养的基因组学研究59
5.5 培育高效利用养分和富集营养元素的优良品种60
5.6 植物营养研究的机遇和挑战61
专题6 木本植物光合作用63
6.1 木本植物叶绿体的结构和成分64
6.1.1 叶绿体的结构64
6.1.2 叶绿体的成分64
6.2 木本植物光合作用机制67
6.2.1 原初反应67
6.2.2 电子传递67
6.2.3 光合磷酸化68
6.2.4 碳同化70
6.2.5 光合产物72
6.3 影响木本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73
6.3.1 种与基因差异73
6.3.2 光合速率的日变化75
6.3.3 季节变化76
6.3.4 光强77
6.3.5 温度80
6.3.6 二氧化碳81
6.3.7 水分供给82
6.3.8 矿质营养84
6.3.9 叶龄、植物年龄86
专题7 植物维管组织形态建成的分子调控机制88
7.1 维管组织发育的模式植物88
7.2 维管组织形态建成的分子调控89
7.2.1 植物激素89
7.2.2 CLE肽92
7.2.3 HD-ZIP Ⅲ家族,KANADI94
7.2.4 NAC、MYB转录因子94
7.2.5 Xylogen95
7.2.6 其他调控因子95
7.3 展望95
专题8 植物次生物质代谢及其调控102
8.1 植物次生物质代谢102
8.1.1 初生代谢(物)及次生代谢(物)102
8.1.2 次生代谢物的分类103
8.1.3 次生代谢物的特点107
8.1.4 植物次生代谢物合成的前体及途径108
8.2 次生代谢物的代谢调控113
8.2.1 环境调控113
8.2.2 基因工程代谢调控114
8.2.3 细胞代谢工程调控119
8.3 问题与展望124
专题9 蕨类植物配子体发育与生理生态研究进展134
9.1 蕨类配子体发育研究新进展134
9.1.1 国内研究动态134
9.1.2 国外研究动态135
9.2 蕨类配子体生理生态研究新进展136
9.2.1 光合与呼吸作用136
9.2.2 蕨类植物配子体对土壤逆境的响应136
9.2.3 蕨类植物配子体对气候变化的响应137
9.2.4 蕨类植物配子体对化感物质的响应137
9.3 小结138
第三篇 生长与发育144
专题10 石榴发育(开花坐果)生物学研究进展144
10.1 石榴的生殖发育活动145
10.2 石榴生长周期中的关键生殖活动146
10.2.1 开花诱导和花器官形成146
10.2.2 花的结构和授粉活动147
10.2.3 石榴雄性两性同株和花型148
10.2.4 花活力150
10.2.5 花可育性151
10.2.6 石榴籽发育151
10.2.7 果实大小相关的特性152
10.3 结语153
专题11 竹秆发育生物学研究进展155
11.1 引言155
11.2 竹秆的形态建成156
11.2.1 笋芽分化156
11.2.2 竹秆的初生增粗生长158
11.2.3 竹秆的高生长158
11.2.4 竹节的发育160
11.2.5 竹秆的成熟生长161
11.2.6 竹秆的异形生长162
11.3 竹秆个体发育研究展望163
11.3.1 肋状分生组织163
11.3.2 居间分生组织活动格局163
11.3.3 纤维细胞次生增厚的机理164
11.3.4 基本组织中的长细胞与短细胞164
11.3.5 竹秆发育的分子生物学研究164
专题12 竹类植物生殖生物学研究进展168
12.1 竹类开花生物学特性研究现状169
12.1.1 竹类植物开花周期及开花习性169
12.1.2 花序及花器构造171
12.1.3 花粉萌发力171
12.2 竹类植物胚胎学研究现状173
12.3 竹类植物的遗传改良研究进展175
12.3.1 杂交育种175
12.3.2 人工诱导开花176
12.4 竹类植物开花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176
12.5 竹子开花假说177
12.6 开花竹林的更新179
12.6.1 有性更新179
12.6.2 无性复壮179
12.7 展望180
专题13 有花植物的显花、传粉与繁育系统184
13.1 显花系统185
13.1.1 显花系统的类型划分185
13.1.2 显花系统的变异格局187
13.1.3 显花系统的生态关联188
13.2 传粉系统189
13.2.1 传粉系统的类型划分189
13.2.2 传粉系统的变异格局189
13.2.3 传粉系统的生态关联190
13.3 繁育系统191
13.3.1 繁育系统的类型划分191
13.3.2 繁育系统的变异格局191
13.3.3 繁育系统的生态关联193
13.4 展望193
13.4.1 揭示植物生殖生态功能多样性193
13.4.2 更新植物生殖生态功能多样性理论193
13.4.3 革新植物生殖生态学研究方法和技术194
专题14 植物形态学与树冠结构模型200
14.1 植物形态学200
14.2 植物形态科学研究的重要历史人物201
14.2.1 歌德201
14.2.2 霍麦斯特尔202
14.2.3 格贝尔202
14.2.4 德若欧203
14.3 树冠结构分析的形态学基础与标准203
14.4 23种树冠结构模204
14.4.1 郝一桐模型204
14.4.2 寇纳尔模型205
14.4.3 汤林森模型205
14.4.4 莫古礼模型205
14.4.5 李文伯模型205
14.4.6 柯里巴模型206
14.4.7 邱一德模型206
14.4.8 钱伯伦模型206
14.4.9 浦儒伍模型206
14.4.10 诺泽冉模型207
14.4.11 张佩格模型207
14.4.12 德若欧模型207
14.4.13 芒金诺模型207
14.4.14 司开荣模型207
14.4.15 斯通讷模型208
14.4.16 费格玲模型208
14.4.17 裴迪特模型208
14.4.18 敖立宾模型208
14.4.19 艾棣孟模型209
14.4.20 饶武和模型209
14.4.21 柔克石模型209
14.4.22 古欧客模型209
14.4.23 马萨尔模型210
14.5 树冠结构模型鉴定与分类210
14.5.1 树冠结构模型的3个梯度210
14.5.2 温带植物树冠结构模型212
14.5.3 树冠结构的人为分类212
第四篇 植物与环境216
专题15 质子泵及转运蛋白与植物耐盐性216
15.1 质膜H+-ATPase217
15.1.1 质膜H+ -ATPase的结构217
15.1.2 质膜H+ -ATPase的调控218
15.1.3 质膜H+ -ATPase与NaCl胁迫220
15.2 液泡膜H+-ATPase221
15.2.1 液泡膜H+ -ATPase的结构221
15.2.2 液泡膜H+ -ATPase的调控221
15.2.3 液泡膜H+-ATPase与NaCl胁迫222
15.3 转运蛋白与植物耐盐性224
15.3.1 Na+外排224
15.3.2 Na+区隔化225
专题16 植物化感作用229
16.1 植物化感作用的基本概念229
16.2 植物化感物质230
16.2.1 化感物质的作用特点230
16.2.2 化感物质的收集方法231
16.2.3 化感物质的生物测定方法232
16.2.4 化感物质的分类233
16.2.5 高等植物中的一些重要的化感物质234
16.3 化感物质的释放途径240
16.3.1 雨雾淋溶和挥发240
16.3.2 根系分泌和植物残株(凋落物)分解241
16.3.3 种子萌发和花粉传播243
16.4 化感物质的转化和迁移245
16.5 化感物质的作用机制247
16.5.1 对受体植物细胞和细胞器的影响247
16.5.2 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248
16.5.3 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251
16.5.4 对植物营养、水分吸收、酶活性和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252
16.5.5 对激素代谢的影响253
16.5.6 对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合成的影响254
16.6 结语256
专题17 苔藓监测空气重金属污染的原理、方法与应用259
17.1 基本原理259
17.1.1 苔藓植物的基本特征259
17.1.2 苔藓植物的营养生理260
17.1.3 苔藓植物监测空气重金属污染的基本原理262
17.2 监测技术263
17.2.1 苔藓群落法263
17.2.2 活藓监测法264
17.2.3 藓袋法264
17.2.4 监测材料265
17.2.5 化学分析方法265
17.2.6 统计分析与制图265
17.3 评价指标266
17.3.1 大气净度指数分析266
17.3.2 空气质量值分析266
17.3.3 相对累积因子分析267
17.3.4 污染因子分析267
17.3.5 富集因子分析268
17.3.6 沉降速率分析269
17.4 技术应用270
17.4.1 地区性监测实践271
17.4.2 不同国家的监测实践272
17.5 结语272
专题18 重金属对植物的毒害及硅的缓解作用278
18.1 重金属对植物的毒害作用及其机制279
18.1.1 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279
18.1.2 对生理代谢的影响280
18.1.3 对DNA及遗传损伤的影响285
18.2 硅对植物重金属毒害的缓解作用286
18.2.1 硅对植物重金属毒害的缓解效应286
18.2.2 硅对植物重金属毒害的缓解机理287
18.3 总结与展望289
第五篇 遗传与变异296
专题19 分子标记方法及其在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296
19.1 遗传多样性概述296
19.1.1 遗传多样性的含义296
19.1.2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297
19.2 分子标记概述299
19.2.1 分子标记的特点299
19.2.2 分子标记的类型及原理299
19.3 分子标记在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304
专题20 栎属及其近缘属植物的分子亲缘地理308
20.1 溯祖理论是亲缘地理学的基石308
20.1.1 术语与概念308
20.1.2 溯祖过程309
20.2 亲缘地理学途径是植物物种进化历史研究的利器311
20.2.1 科学问题311
20.2.2 分子途径312
20.3 亲缘地理学方法在栎属及近缘属植物中的应用316
20.3.1 研究进展316
20.3.2 发现317
20.4 亲缘地理学的未来发展319
20.4.1 亲缘地理学的发展趋势319
20.4.2 中国植物亲缘地理学的发展趋势319
专题21 珍稀濒危木本植物的遗传结构325
21.1 群体遗传学与遗传结构的概念325
21.2 遗传标记在群体遗传结构研究中的应用326
21.3 群体遗传结构研究的取样策略327
21.4 遗传结构的衡量参数327
21.5 植物的物种特性与遗传变异328
21.6 珍稀木本濒危植物遗传结构研究举例329
专题22 桂花遗传多样性研究331
22.1 遗传多样性研究331
22.2 桂花系统分类研究333
22.2.1 木犀科研究333
22.2.2 木犀属研究333
22.2.3 桂花形态特征及分布334
22.3 桂花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335
22.3.1 形态学标记335
22.3.2 细胞学标记336
22.3.3 生化标记336
22.3.4 分子标记336
22.4 小结与展望338
第六篇 系统与分类344
专题23 树木学研究方法的继承与创新344
23.1 植物专科专属研究的分子途径344
23.1.1 植物专科专属的分类修订345
23.1.2 DNA序列分析与植物分子系统发育345
23.1.3 APG Ⅱ系统和APG Ⅲ系统346
23.2 植物物种研究的分子亲缘地理分析途径347
23.2.1 形态标记与表型变异分析347
23.2.2 分子标记与遗传多样性分析347
23.2.3 下一代测序技术与SSR标记开发349
23.3 植物区系研究的生态与遗传分析途径350
23.3.1 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分析350
23.3.2 植物区系的生态功能成分分析350
23.3.3 植物区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352
23.4 植物基因组大小进化研究的流式细胞术分析途径352
23.4.1 核型分析及其系统分类意义352
23.4.2 流式细胞术在物种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353
23.4.3 FCM在种以上分类群系统进化研究中的应用354
23.5 结语355
专题24 中国樱属种质资源与分类359
24.1 樱属资源与分类研究进展359
24.1.1 樱属分类学历史359
24.1.2 樱属植物实验分类学研究361
24.2 樱属植物分布、起源及演化364
24.2.1 樱属植物地理分布364
24.2.2 樱属植物起源与演化369
24.3 问题与讨论370
24.3.1 樱属系统发育与进化370
24.3.2 山樱花复合体及其他类群处理371
24.3.3 中国樱属种质资源利用前景371
专题25 中国海棠种质资源及园林应用379
25.1 海棠分类的研究379
25.1.1 苹果属植物分类简史379
25.1.2 我国海棠栽培简史381
25.1.3 苹果属植物的国内外分布384
25.1.4 国内外海棠品种分类现状385
25.1.5 海棠分类研究的趋势、意义和主要途径386
25.2 海棠品种资源多样性的调查及研究387
25.2.1 海棠品种资源的调查387
25.2.2 海棠品种的主要形态学特征388
25.3 海棠品种分类系统389
25.3.1 垂丝海棠品种分类系统389
25.3.2 湖北海棠品种分类405
25.3.3 西府海棠品种分类408
25.3.4 山荆子品种分类410
25.3.5 三叶海棠品种分类410
25.3.6 紫花海棠410
25.3.7 其他海棠优良品种411
25.4 海棠品种的数量分类学研究411
25.4.1 供试样本材料412
25.4.2 数据编码方法412
25.4.3 聚类结果及分析413
25.5 海棠的园林应用研究414
25.5.1 海棠的美学价值414
25.5.2 海棠在古典园林中的应用416
25.5.3 海棠与文学、名人417
25.5.4 海棠的现代园林应用419
专题26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竹类植物系统进化及发育研究中的应用425
26.1 分子标记检测竹类遗传多样性及辅助分类426
26.1.1 常用的分子标记体系426
26.1.2 分子标记在竹类植物遗传多样性、系统分类及辅助分类等上的应用427
26.2 RACE-PCR结合模式植物分析系统,分析模式植物同源基因在竹类中的功能428
26.2.1 3′-RACE的原理429
26.2.2 5′-RACE的原理430
26.3 高通量转录组测序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竹类植物生长发育特性的分子生物学机制431
专题27 花楸属系统分类研究进展437
27.1 花楸属分类简史437
27.2 花楸属分类研究方法439
27.2.1 形态和解剖学研究439
27.2.2 花粉形态440
27.2.3 细胞学研究440
27.2.4 化学分类研究441
27.2.5 分子生物学研究441
27.3 花楸属系统位置及分类441
27.3.1 花楸属系统位置441
27.3.2 花楸属分类442
27.4 花楸属种的界定443
27.4.1 对种的认知差异443
27.4.2 种的界定444
热门推荐
- 2749328.html
- 221066.html
- 2296540.html
- 1446064.html
- 2467706.html
- 616947.html
- 1532971.html
- 1416665.html
- 1842545.html
- 2610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937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080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684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132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350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534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162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955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251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03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