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热带作物生态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周兆德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103897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88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504页
- 主题词:热带作物-植物生态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热带作物生态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热带作物生态学理论基础3
第一章 热带作物生态学的内涵与特征3
第一节 热带作物生态学的内涵、产生和发展3
一、生态学及其发展3
二、农业生态学及其发展6
三、作物生态学及其发展6
第二节 热带作物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8
一、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8
二、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10
三、农业环境系统的基本特征12
四、作物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14
五、热带作物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17
第三节 作物生态学与其他生态学的关系18
一、作物生态学与生态学的关系18
二、作物生态学与植物生态学的关系19
三、作物生态学与植物生理生态学的关系19
四、作物生态学与农业生态学的关系20
五、作物生态学与作物栽培学的关系20
六、作物生态学与农业气候学的关系20
第四节 作物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20
一、作物生态学研究的内容20
二、作物生态学研究的目的与任务24
第二章 热带作物生态学的基本原理26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间的协同进化原理26
一、生物与环境因子的整体性原理27
二、环境因子制约原理30
三、系统非加和原理31
四、竞争排斥原理32
第二节 “作物—气候—土壤”间的同步分布原理36
一、气候的形成36
二、植被的形成37
三、土壤的形成37
第三节 作物生态适应性原理38
一、作物生态适应性的概念38
二、作物生态适应性的类型39
三、作物生态适应性的形成43
四、作物生态适应性的应用44
第四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45
一、生态系统物质在“环境—生物—环境”中的循环过程45
二、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再循环过程46
第三章 作物生态学的研究方法49
第一节 作物的生理生态研究方法49
一、碳代谢的测定49
二、水分代谢的测定53
三、作物矿物质营养的测定56
第二节 生长分析方法57
一、叶面积的测定57
二、干物重的测定58
三、生长分析58
第三节 作物与环境关系的研究方法67
一、平行对比分析法67
二、相似分析法69
三、统计分析法70
第四节 系统分析方法72
一、系统诊断方法73
二、系统区划方法84
三、系统预测方法93
第二篇 热带作物生态学概论107
第四章 热带作物与环境的关系107
第一节 太阳辐射对热带作物的生态作用107
一、太阳辐射光谱及光合有效辐射107
二、植物冠层内光分布110
三、光照时间与作物的生长发育111
四、光照强度与作物的生长发育113
五、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114
第二节 温度对热带作物的生态作用116
一、影响作物叶片温度的环境因子116
二、温度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119
三、积温与作物发育123
第三节 水分条件对热带作物的生态作用124
一、农田中的水分传输126
二、作物生长发育与水分的关系135
第四节 空气成分和风对热带作物的生态作用138
一、空气成分对作物生产的影响138
二、风对作物的生态作用144
第五节 土壤、地势、地形条件对热带作物的生态作用151
一、土壤条件与作物生产151
二、地势条件与作物生产157
三、地形条件对作物的生态作用161
第六节 病虫害对热带作物的生态作用166
一、病虫害对热带作物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166
二、环境因子对病原微生物的影响168
三、环境因子对昆虫的影响169
第七节 自然胁迫与作物173
一、胁迫的基本概念173
二、胁迫与植物生活174
三、自然环境的胁迫176
四、自然界中主要的胁迫环境及其危害177
第五章 热带作物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量及信息传递182
第一节 热带作物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82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特征182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83
三、热带作物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85
第二节 热带作物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187
一、物质循环的基本概念和特征188
二、热带作物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190
第三节 热带作物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191
一、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191
二、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源192
三、生态系统中的能流渠道193
四、生态系统中的能流途径195
五、生态金字塔195
第四节 热带作物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197
一、信息的概念及其类型197
二、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特点200
三、作物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流动200
第五节 热带作物系统生产力分析203
一、生产力的基本概念203
二、作物生产过程中的能量平衡和能量转化效率204
三、作物生态系统中的能流分析206
四、作物生态系统中的能值分析207
第六节 高产优质高效热带作物生态系统的合理调控210
一、作物生态系统的自然调控机制211
二、作物生态系统的人工调控机制212
第六章 热带作物生态地理217
第一节 热带地区的作物环境217
一、热带作物环境的范围217
二、热带作物环境的特点217
第二节 世界热带作物生态地理227
一、东南亚228
二、南亚231
三、非洲234
四、南美洲238
第三节 中国热带作物生态地理242
一、中国热带作物地理242
二、中国热带作物生态环境243
三、中国热带作物的发展249
四、中国热带作物生态环境与地理差异253
第七章 作物生产潜力及人口承载量分析262
第一节 作物生产潜力定量描述263
第二节 作物生产潜力的原理264
一、太阳辐射与作物生产力265
二、温度与作物生产力266
三、水分与作物生产力266
四、土壤肥力与作物生产力267
第三节 生产潜力的理论计算268
一、光合生产潜力268
二、光温生产潜力271
三、气候生产潜力274
四、土壤生产潜力278
第四节 生产潜力理论估算在生产实践中的意义279
第五节 土地人口承载力分析283
一、土地承载力的含义283
二、土地人口承载力理论计算284
三、土地承载力主要估算参数的不确定性290
第三篇 热带作物生态学各论293
第八章 橡胶树生态293
第一节 橡胶树的地位与作用293
一、橡胶树的产品及用途293
二、世界天然橡胶生产与消费概况293
第二节 橡胶树对环境条件的要求295
一、橡胶树原产地的生态环境295
二、橡胶树的生态习性295
三、橡胶树对环境因子的要求与响应296
四、地形条件对环境因子的影响及橡胶树对地形条件的适应301
第三节 我国植胶区的生态条件302
一、海南植胶区的生态条件302
二、云南植胶区的生态条件304
三、广东植胶区的生态条件306
第四节 橡胶林生态系统的构建308
一、橡胶林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308
二、橡胶树生态适宜区的规划与品系配置310
三、橡胶种植园规划设计313
四、胶园防护林的作用与树种选择316
五、橡胶树种植材料的种类与定植318
第五节 橡胶林生态系统土壤的水肥调控320
一、土壤水分调控320
二、土壤肥力调控322
第六节 橡胶林生态系统树体的调控330
一、橡胶树根系的生长习性330
二、橡胶树树体的管理335
三、橡胶树胶乳的采收336
四、风害的防御与灾后处理339
五、寒害的防御与灾后处理342
第七节 橡胶林生态系统主要病虫草害的调控345
一、主要病害及其调控345
二、主要虫害及其调控351
三、主要草害及其调控354
第九章 热带果树生态357
第一节 香(大)蕉357
一、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和反应357
二、生态适应性与分布362
三、生态效应分析365
第二节 荔枝367
一、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和反应367
二、生态适应性与分布371
三、生态效应分析373
第三节 龙眼377
一、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和反应378
二、生态适应性与分布379
三、生态效应分析381
第四节 菠萝388
一、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和反应389
二、生态适应性与分布392
三、生态效应分析393
第五节 杧果397
一、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和反应397
二、生态适应性与分布400
三、生态效应分析401
第六节 番石榴404
一、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和反应405
二、生态适应性与分布406
三、生态效应分析407
第七节 油梨412
一、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和反应413
二、生态适应性与分布415
三、生态效应分析417
第十章 热带经济作物生态421
第一节 龙舌兰麻421
一、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和反应422
二、生态适应性与分布425
三、生态效应分析429
第二节 咖啡431
一、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和反应432
二、生态适应性与分布435
三、生态效应分析438
第三节 胡椒440
一、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和反应441
二、生态适应性与分布443
三、生态效应分析446
第四节 椰子448
一、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和反应448
二、生态适应性与分布451
三、生态效应分析452
第五节 油棕455
一、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和反应456
二、生态适应性与分布458
三、生态效应分析459
第六节 木薯462
一、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和反应463
二、生态适应性与分布464
三、生态效应分析465
第七节 甘蔗467
一、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和反应468
二、生态适应性与分布474
三、生态效应分析476
主要参考文献479
热门推荐
- 1114618.html
- 2038544.html
- 1412379.html
- 3467084.html
- 783703.html
- 1471621.html
- 2793572.html
- 949149.html
- 523011.html
- 19436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179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247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969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633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525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856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496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270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895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68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