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道路勘测设计【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秀成主编;张红章,莫振龙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954255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39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252页
- 主题词:道路测量-高等学校-教材;道路工程-设计-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道路勘测设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绪论1
知识要求1
能力要求1
1.1 交通运输体系及道路运输的特点2
1.1.1 交通运输的概念2
1.1.2 交通运输的作用2
1.1.3 交通运输体系的构成2
1.1.4 道路运输的特点2
1.2 我国道路建设成就与发展规划3
1.2.1 我国道路发展历程与建设成就3
1.2.2 道路现状评价4
1.2.3 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规划4
1.3 道路基本建设程序及设计阶段5
1.3.1 道路基本建设程序5
1.3.2 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5
1.3.3 设计计划任务书6
1.3.4 道路勘测设计阶段7
1.3.5 设计文件编制7
1.4 道路的分类、分级与主要技术指标8
1.4.1 道路的分类8
1.4.2 公路分级与主要技术要求8
1.4.3 城市道路分级与主要技术要求9
1.5 道路的基本组成10
1.5.1 道路的线形组成10
1.5.2 公路的结构组成10
1.5.3 城市道路的结构组成10
1.6 道路勘测设计的控制要素11
1.6.1 设计车辆11
1.6.2 设计速度11
1.6.3 交通量12
1.6.4 通行能力13
1.7 本课程研究的内容及其与其他课程的相互关系13
1.7.1 本课程研究的内容13
1.7.2 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相互关系13
本章小结14
思考题14
2平面设计15
知识要求15
能力要求15
2.1 概述16
2.1.1 道路平面的基本线形16
2.1.2 平面线形设计的基本要求17
2.1.3 平面设计的内容18
2.2 直线设计18
2.2.1 直线的特点18
2.2.2 直线的运用19
2.2.3 直线的长度要求19
2.3 汽车行驶的横向稳定性与圆曲线设计20
2.3.1 圆曲线20
2.3.2 汽车行驶的横向稳定性21
2.3.3 圆曲线半径23
2.3.4 圆曲线的运用26
2.4 缓和曲线设计26
2.4.1 缓和曲线的作用与线形特征26
2.4.2 缓和曲线的形式27
2.4.3 缓和曲线设计28
2.4.4 缓和曲线的运用33
2.5 行车视距34
2.5.1 视距的概念及种类34
2.5.2 视距的确定与运用34
2.5.3 道路对视距的要求37
2.6 平面线形设计38
2.6.1 平面线形设计的一般原则38
2.6.2 平面线形的组合设计40
2.7 道路平面设计成果44
2.7.1 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44
2.7.2 逐桩坐标表44
2.7.3 道路路线平面设计图48
本章小结51
思考题51
练习题51
3纵断面设计52
知识要求52
能力要求52
3.1 概述53
3.1.1 道路纵断面图的组成53
3.1.2 纵断面设计中的几点规定54
3.1.3 纵断面设计的主要任务54
3.2 汽车行驶纵向稳定性54
3.2.1 纵向倾覆稳定性分析54
3.2.2 纵向滑移稳定性分析55
3.2.3 纵向稳定性的保证56
3.3 纵坡设计56
3.3.1 最大纵坡56
3.3.2 高原纵坡折减57
3.3.3 最小纵坡57
3.3.4 合成坡度58
3.3.5 坡长设计58
3.3.6 平均纵坡60
3.3.7 公路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60
3.4 竖曲线设计61
3.4.1 竖曲线的计算62
3.4.2 竖曲线设计限制因素64
3.4.3 竖曲线设计标准65
3.4.4 竖曲线设计71
3.5 道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71
3.5.1 视觉分析72
3.5.2 平、纵线形组合设计72
3.5.3 平、纵线形组合设计的基本要求74
3.5.4 道路线形与景观的协调配合76
3.6 纵断面设计要点与方法77
3.6.1 纵断面设计要点77
3.6.2 纵断面设计方法、步骤以及应注意的问题78
3.7 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要求和锯齿形街沟设计81
3.7.1 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的一般要求81
3.7.2 锯齿形街沟设计82
3.8 道路纵断面设计成果84
3.8.1 公路纵断面图84
3.8.2 城市道路纵断面图84
本章小结87
思考题87
练习题88
4横断面设计89
知识要求89
能力要求89
4.1 道路建筑限界与道路用地范围89
4.1.1 道路建筑限界89
4.1.2 道路用地范围92
4.2 道路横断面的组成及类型93
4.2.1 公路横断面的组成及类型93
4.2.2 城市道路横断面的组成及类型94
4.3 横断面各组成部分的设计97
4.3.1 行车道97
4.3.2 路肩100
4.3.3 分隔带102
4.3.4 城市道路路侧带105
4.3.5 路缘石106
4.3.6 紧急停车带106
4.3.7 变速车道、错车道107
4.3.8 公路路基宽度108
4.3.9 道路路拱109
4.4 爬坡车道和避险车道110
4.4.1 设置爬坡车道的条件110
4.4.2 爬坡车道的设计111
4.4.3 避险车道的设计112
4.5 平曲线加宽设计114
4.5.1 加宽值计算114
4.5.2 加宽的过渡116
4.5.3 加宽过渡段的长度117
4.6 平曲线超高设计118
4.6.1 超高的定义及作用118
4.6.2 超高过渡方式118
4.6.3 超高过渡段长度119
4.6.4 超高值计算120
4.6.5 超高设计图125
4.7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127
4.7.1 横断面面积计算127
4.7.2 土石方体积计算128
4.7.3 土石方调配128
4.8 横断面设计的步骤与成果131
4.8.1 横断面设计的步骤131
4.8.2 公路横断面设计的成果132
4.8.3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136
本章小结137
思考题137
5道路选线138
知识要求138
能力要求138
5.1 概述138
5.1.1 自然条件对道路路线的影响138
5.1.2 道路选线的一般原则139
5.1.3 选线的步骤和方法140
5.2 路线方案选择141
5.2.1 影响路线方案选择的主要因素141
5.2.2 路线方案选择的方法和步骤144
5.3 平原区选线145
5.3.1 平原区路线特点145
5.3.2 平原区路线布设要点146
5.4 山岭区选线148
5.4.1 沿河(溪)线148
5.4.2 越岭线156
5.4.3 山脊线163
5.5 丘陵区选线165
5.5.1 路线布设方式166
5.5.2 选线的步骤和示例167
5.5.3 平、纵线形及其配合169
本章小结170
思考题170
6道路定线171
知识要求171
能力要求171
6.1 概述171
6.2 纸上定线172
6.2.1 定导向线172
6.2.2 修正导向线173
6.2.3 定线174
6.2.4 纸上定线常用的方法175
6.3 实地放线175
6.3.1 穿线交点法175
6.3.2 拨角法177
6.3.3 直接定交点法177
6.3.4 坐标法178
6.4 实地定线179
6.4.1 一般情况下(自由坡度地段)的定线179
6.4.2 地面较陡的路段定线180
6.4.3 曲线插设方法182
6.4.4 纵断面设计185
本章小结186
思考题186
练习题186
7新建公路勘测188
知识要求188
能力要求188
7.1 概述188
7.1.1 道路勘测的基本要求188
7.1.2 测量标志要求189
7.1.3 测量记录要求190
7.2 初步测量190
7.2.1 目的与任务190
7.2.2 前期工作191
7.2.3 道路初测要点191
7.3 定线测量193
7.3.1 概述193
7.3.2 选线组194
7.3.3 测角组194
7.3.4 中桩组196
7.3.5 水平组198
7.3.6 横断面组199
7.3.7 桥涵组200
7.3.8 调查组202
7.3.9 内业组204
本章小结206
思考题207
8道路交叉设计208
知识要求208
能力要求208
8.1 概述208
8.1.1 交叉口的交通分析208
8.1.2 交叉口设计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210
8.2 道路平面交叉210
8.2.1 平面交叉口的类型及其适用范围210
8.2.2 平面交叉口的设计依据212
8.2.3 平面交叉口的车辆交通组织方法213
8.2.4 平面交叉口的视距216
8.2.5 环形交叉口设计217
8.2.6 交叉口的立面设计222
8.3 道路立体交叉231
8.3.1 立体交叉的组成231
8.3.2 公路立交与城市立交的主要区别231
8.3.3 立体交叉的类型和适用条件232
8.3.4 立体交叉的设计资料和设计步骤237
本章小结238
思考题238
练习题238
参考文献239
热门推荐
- 3154084.html
- 2241172.html
- 2091011.html
- 3817484.html
- 1921438.html
- 1688783.html
- 605255.html
- 593309.html
- 3114514.html
- 38301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15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355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125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38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335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901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214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25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977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05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