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锅炉燃烧过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苏)Γ.Φ.克诺列著;马毓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66
- 标注页数:441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44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锅炉燃烧过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篇 燃烧静力学1
第一章 燃料和氧化剂的发热量1
1-1基本燃烧1
1-2氧化剂3
1-3燃料3
1-4氧化剂的发热量4
1-5可燃混合物的发热量5
1-6发热量的下限6
1-7燃料的发热量和它的成分8
1-8碳氢混合物的碳数10
1-9氧的吸热率13
1-10碳氢化合物及其氧化物相当发热量的综合公式16
1-11燃料的相当发热量的综合公式17
第二章 燃料可燃质的特性20
2-1固体燃料可燃质的主要特性20
2-2腐植煤和藻煤22
2-3煤的沥青质24
2-4烟煤的岩相变种24
2-5炼焦煤的塑性计特性25
2-6固体燃料挥发物的特性26
2-7挥发物按加热程度的分馏作用29
2-8液体及气体燃料31
第三章 燃料杂质的特性32
3-1燃料灰分的特性32
3-2灰的熔化性34
3-3粘性特性36
3-5燃料的技术水分38
3-4矿物性(碳酸盐的)二氧化碳38
3-6燃料中的硫40
第四章 燃烧过程的物质平衡42
4-1氢化剂理论消耗量的综合公式42
4-2用于燃烧的空气容积消耗量43
4-3气态燃烧生成物的计算44
4-4天然煤气燃烧时按碳数所作的物质平衡计算46
4-5烟气的特性48
4-6过剩空气49
4-7过剩空气的综合公式50
5-1统计学的能量分配定律52
5-2最简单的化学反应的动力学52
第五章 普通化学动力学原理52
第二篇 燃烧动力学52
5-3活化能55
5-4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的例子57
5-5压力对反应速度的影响59
5-6化学反应动力学观念的发展59
5-7不分枝的连锁反应61
5-8多相反应64
第六章 燃烧反应动力学66
6-1氢的燃烧66
6-2一氧化碳的燃烧68
6-3碳氢化合物的燃烧69
6-4连锁的自燃现象72
6-5固态碳的燃烧74
7-1燃烧过程中的扩散现象75
第七章 扩散现象的基本原理75
7-2静止介质中的转移现象77
7-3气流中的转移现象80
7-4湍流的扩散现象84
第八章 扩散燃烧过程85
8-1燃烧的扩散区域85
8-2外部扩散的燃烧(多相燃烧)86
8-3内部扩散的燃烧89
8-4副反应的影响92
第九章 层流中的燃烧过程95
9-1均匀介质的动力燃烧过程95
9-2火焰前沿扩张的法线速度97
9-3折射定律99
9-4火焰前沿的稳定100
9-5动力火炬的着火区域102
9-6法线速度与可燃混合物中燃料及氧化剂的浓度的关系105
9-7分子结构的影响110
9-8从动力燃烧转到扩散燃烧111
9-9扩散燃烧过程稳定法115
第十章 湍流中的燃烧过程116
10-1动力的燃烧116
10-2湍流火焰前沿扩张的速度119
10-3扩散燃烧的概念121
10-4碳体的气化125
第十一章 燃烧过程的热力条件127
11-1均相燃烧127
11-2着火点129
11-3可燃混合物在气流中的着火和熄火130
11-4有外部换热现象时的着火和熄火134
11-5多相燃烧过程的着火和熄火136
条件136
参考文献138
第三篇 燃烧过程的气体动力学基础143
第十二章 燃烧设备中烟气-空气气流流动的一般特性143
12-1燃烧过程初步分类的气体动力学基础143
12-2层烧过程144
12-3火炬燃烧过程147
12-4旋风燃烧过程150
12-5燃烧设备的阻力152
13-1炉子的气体动力质量准则157
第十三章 燃烧设备的燃烧强度157
13-2气流加热程度和炉子通道变窄程度159
13-3炉子-烟道系统的总流动阻力161
13-4燃烧加强程度163
13-5几种典型燃烧设备的平均比较特性164
13-6动力型炉子的总阻力167
第十四章 湍流的基本规律170
14-1流入阻塞空间的自由气流的性质170
14-2二次气流透入“承载”主气流的深度174
14-3湍流的基本特性176
第十五章 燃烧室的气体动力宏观结构180
15-1燃烧室中烟气-空气气流的单向流动180
15-2循环区域波及范围很小的燃烧方案186
15-3波及面很大的循环旋风区域的燃烧方案188
15-4有强力循环区域的燃烧方案191
15-5旋风炉的气体动力特性对气流的非等温性及固态颗粒杂质的影响196
第四篇 混合过程201
第十六章 混合过程是燃烧原理的基础201
16-1燃烧的动力原理201
16-2燃烧的扩散原理202
16-3扩散火炬的浓度场203
16-4碳氢化合物的“气化”过程204
16-5火焰前沿单位表面的单位发热量206
第十七章 燃用液体燃料时可燃混合物的构成情况207
17-1液体燃料的放热分解207
17-2液体燃料的雾化209
17-3冷空气流截面上燃料的分布情况211
17-4喷散后的液体燃料的汽化217
17-5液体燃料质点周围的微观温度场和浓度场219
第十八章 连续原理221
18-1稳定燃烧过程的连续方案221
18-2层烧的连续方案:相向、平行、相交及综合方案225
18-3层烧过程的空气分配229
18-4激烈鼓风231
18-5燃烧中心的阶段234
第十九章 固体燃料混合及燃烧过程微观现象的性质239
19-1固体燃料燃烧的碳理论239
19-2碳理论的综述242
19-3挥发物的影响244
19-4碳反应面附近发生的若干现象245
19-5由碳产生的气体在空间中的燃烧246
19-6热及物质交换的真实系数249
参考文献251
第五篇 燃烧工艺学255
第二十章 完全燃烧原理255
20-1燃烧过程的平均特性和局部特性255
20-2烟气的有用能255
20-3燃烧过程的温度区域257
20-4发热完全程度259
20-5发热率曲线260
20-6理论单位引力261
20-7燃烧强度和烟气流速261
20-8烟气流的速度和温度262
第二十一章 喷燃器、燃烧室及燃烧设备263
21-1量的特性和质的特性263
21-2喷燃器和燃烧室264
21-3燃烧强度和燃烧室容积热力强度266
21-4燃烧空间的几个区域268
21-5燃烧室对燃烧过程的影响270
21-6一次、二次及三次空气的送风方式272
21-7热力型炉子中火炬燃烧过程的性质273
第二十二章 气体燃料火炬燃烧过程的性质274
22-1气体燃料在技术上的应用274
22-2以动力燃烧原理为依据的喷燃器275
22-3扩散型和综合型喷燃器279
22-4火炬燃烧过程的特点280
第二十三章 液体燃料的火炬燃烧过程283
23-1着火前准备阶段进行的特性283
23-2使气化区域强化的特殊情况284
23-3锅炉燃烧室的空气旋流器286
23-4航空喷气发动机燃烧室的工况特性287
23-5最佳工况的概念289
23-6液体燃料在气流中燃烧的试验研究291
第二十四章 粉状固体燃料的火炬燃烧过程293
24-1煤粉炉的一般特性293
24-2温度区域分布的性质;燃尽曲线294
24-3粉状燃料燃烧机理的概念的发展298
24-4碳粒燃尽和气化的性质302
24-5一般性结论304
24-6气体动力因素对火炬燃烧过程的影响306
24-7煤粉火炬着火的条件307
24-8固态除渣和液态除渣309
25-1固体燃料旋涡炉的一般特性312
第二十五章 固体燃料在旋风炉中的燃烧312
25-2固态除渣旋风炉314
25-3液态除渣旋风炉316
25-4旋风室中燃烧过程进行的机理321
第二十六章 固体燃料的层式燃烧324
26-1层烧炉的一般特性324
26-2燃料层和燃烧室的工作326
26-3链条炉排上燃料层的燃烧特性328
26-4链条炉排上燃料层的燃烧方案334
26-5其他相交供应方案中燃料层上气体分析的特性337
26-6使层烧过程着火前沿稳定的方法339
26-7平行供应方案着火前沿的稳定343
26-8链条炉排燃料层着火前沿的稳定349
26-9阶梯式前置炉352
26-10强化上部引燃的方法355
第二十七章 燃烧过程的热平衡357
27-1燃烧过程的热平衡和效率357
27-2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359
27-3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360
27-4灰渣物理显热损失363
27-5外部冷却损失363
27-6炉子的直接放热365
第二十八章 燃烧室内的换热过程366
28-1炉内换热的一般情况366
28-2辐射介质的性质375
28-3受热面的性质381
28-4炉内换热计算387
29-1结渣的因素393
第二十九章 炉内结渣393
29-2温度特性395
29-3液态除渣的条件396
29-4燃烧室中熔渣的分离400
29-5液态除渣的结渣区域402
29-6固态除渣的结渣区域403
29-7层烧炉的结渣406
第三十章 燃烧过程机械化的原则409
30-1燃烧设备操作机械化的问题409
30-2机械式层烧炉413
30-3火炬炉425
30-4旋风炉430
30-5自动控制的问题436
参考文献438
热门推荐
- 1620368.html
- 1963851.html
- 3428576.html
- 1820372.html
- 3091034.html
- 1927902.html
- 3401104.html
- 3499372.html
- 3089391.html
- 25726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365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785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491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228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582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778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605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139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902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89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