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广义政治经济学 第2卷 修订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广义政治经济学 第2卷 修订版
  • 许涤新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4001·525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424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3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广义政治经济学 第2卷 修订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1

第一章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1

第一节 资本的原始积累1

一 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2

二 资本家的产生5

三 对殖民地的杀人越货8

四 国债、税收和保护关税制度9

第二节 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11

一 简单协作12

二 分工和工场手工业13

三 机器生产的大工业26

(一)工业革命与机器26

(二)机器工业对工人的直接反作用34

(三)资本主义的工厂制度37

(四)工人反对机器的斗争40

第三节 资本与剩余价值42

一 货币转化为资本42

(一)资本的总公式42

(二)资本总公式的矛盾45

(三)劳动力的买和卖49

二 剩余价值的生产53

(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57

(三)剩余价值率60

(一)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63

三 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63

(一)绝对剩余价值与劳动时间63

(二)工人争取正常工作日的斗争67

(三)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69

(四)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75

一 工资的本质78

第四节 工资78

二 工资的基本形式80

(一)计时工资80

(二)计件工资83

三 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86

四 无产阶级争取提高工资的斗争90

第五节 资本积累与无产阶级贫困化91

一 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91

(一)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91

(二)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95

二 资本有机构成与资本的积聚和集中99

(一)资本有机构成及其发展的趋势99

(二)资本的积聚和集中103

(三)产业后备军105

三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108

四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112

第六节 资本的循环与周转114

一 资本的循环114

(一)货币资本的循环114

(二)生产资本的循环118

(三)商品资本的循环122

(四)循环过程三个公式的关系127

二 资本的周转129

(一)生产时间与流通时间129

(二)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132

(三)剩余价值年率与资本周转135

第七节 剩余价值的分割与国民收入137

一 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137

(一)成本价格与利润137

(二)平均利润率的形成140

(三)生产价格及其与价值的关系143

(四)利润率下降的趋势147

二 商业资本与商业利润150

(一)商业资本的职能150

(二)商品的流通费用153

(三)商业利润的形成154

(四)商业雇佣劳动者的劳动158

三 借贷资本与利息161

(一)借贷资本对利润的分割161

(二)利息与企业利润167

(三)银行与信用172

(四)股份公司与股票178

四 资本主义农业与地租180

(一)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180

(二)级差地租182

(三)绝对地租188

(四)矿山和建筑地段的地租191

(五)土地价格及其与地租的关系192

(六)地租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土地国有化问题195

(一)社会总产品与国民收入198

五 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198

(二)国民收入的分配200

(三)国民收入的再分配201

六 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203

第八节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与经济危机207

一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207

(一)资本的实现问题207

(二)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209

(三)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212

(一)经济危机的必然性217

二 经济危机217

(二)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221

(三)经济危机的意义224

第二章 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帝国主义226

第一节 帝国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226

一 自由竞争过渡到垄断资本226

二 帝国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229

(一)生产集中和垄断229

(二)金融资本的形成233

A 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资本输出236

(三)资本输出236

B 资本输出的多元化和主要投资对象的变化239

C 跨国公司243

(四)资本家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245

(五)列强分割世界249

第二节 国家垄断资本252

第三节 垄断资本时期的剩余价值规律与价值规律255

第四节 垄断资本的寄生性与腐朽性259

一 垄断资本的寄生性259

二 垄断资本的经济增长及其腐朽性262

第五节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268

第六节 资本主义垄断阶段的经济危机272

第七节 世界大战与国民经济军事化282

第八节 关于垂死的资本主义的问题287

第三章 殖民地、半殖民地经济292

第一节 殖民地经济的三个时期292

一 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殖民地292

二 自由竞争时期的殖民地296

三 帝国主义时期的殖民地299

一 帝国主义剥削与前资本主义剥削的结合302

第二节 殖民地经济的特征302

二 经济的畸形发展306

三 对宗主国的依赖性308

四 对劳动群众的残酷剥削311

五 买办资本与民族资本315

第三节 半殖民地的中国经济317

一 从封建经济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317

二 半殖民地中国经济的特点320

(一)被外国资本所控制的对外贸易321

(二)掌握着中国财政命脉的外资银行324

(三)控制在外资手里的航运与铁路326

(四)从采矿到纺织业的外资垄断329

(五)外资工矿企业对中国工人的残酷剥削332

(六)割地赔款、政治贷款和列强在华企业的利润336

A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入侵的割地赔款336

B 奴役性的政治贷款340

C 列强在华企业的利润344

三 从半殖民地经济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经济349

四 中国的买办官僚资本353

(一)鸦片战争后买办资产阶级的出现353

(二)早期的官僚资本358

(三)北洋官僚资本361

(四)国民党四大家族的国家垄断资本363

A 四大家族垄断资本的前提和基础363

B 四大家族的金融垄断365

C 四大家族的金融商业投机368

D 四大家族对工矿生产的垄断372

E 抗战结束后国民党的国家垄断资本的急速膨胀374

五 半殖民地中国的民族资本380

(一)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的抬头380

(二)民族资本的发展及其衰落387

(三)抗战结束后民族资本陷入绝境395

(四)民族资本的剥削关系397

(五)民族资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两面性402

第四节 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406

一 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406

二 单一经济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危害409

三 发达国家在经济危机中对第三世界转嫁损失412

四 第三世界国家的债务危机416

五 第三世界国家的通货膨胀418

六 第三世界国家为改善和发展民族经济的斗争42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