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司+农户”合作契约及其治理 东进农牧(惠东)有限公司的案例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公司+农户”合作契约及其治理 东进农牧(惠东)有限公司的案例研究
  • 罗必良,欧晓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167063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31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247页
  • 主题词:农业企业-研究-惠东县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公司+农户”合作契约及其治理 东进农牧(惠东)有限公司的案例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导言:关于农业组织化问题的思考1

1.1问题的提出1

1.2出路在哪里2

1.3东进的试验及其意义4

1.4本书的主题及内容安排7

2合约不稳定及其治理12

2.1问题的提出12

2.2文献梳理与思想模型14

2.2.1完全合约理论14

2.2.2不完全合约理论15

2.2.3以合约治理合约:一个思想模型17

2.3从商品合约到要素合约:东进农牧初期的实践21

2.3.1两类合约及其评论21

2.3.2从订单农业到土地承租:东进农牧的选择23

2.4土地承租:合约不稳定性及其维护25

2.4.1关系型合约及其不稳定性问题25

2.4.2合约治理:对不稳定合约的维护27

2.4.3面临的难题:合约成本与扩张约束30

2.5进一步的试验:以合约治理合约32

2.5.1试验的策略32

2.5.2要素合约与商品合约的匹配33

2.5.3新的做法:以合约治理合约35

2.6对相关问题的讨论37

2.6.1关于“核心合约”与“边缘合约”37

2.6.2关于合约不完全与效率改进问题39

2.6.3关于商品合约与要素合约的优劣问题41

2.6.4关于农业的组织化问题43

3社会嵌入、差序治理与合约稳定46

3.1问题的提出46

3.2东进模式的案例背景48

3.3社会嵌入视角的公司与农户联盟合约及其治理机制51

3.3.1经济交易的社会性嵌入与“公司+农户”联盟的多样性51

3.3.2中国社会格局的差序性与“公司+农户”联盟的层次性52

3.3.3社会资本支撑的“公司+农户”联盟及其关系治理机制53

3.4社会嵌入与东进模式的差序式合作54

3.4.1社会嵌入与东进农牧的成立54

3.4.2东进模式的差序股权合作55

3.4.3东进模式的差序村企合作56

3.4.4东进模式的差序农企合作57

3.5权威俘获与东进模式的合约稳定58

3.5.1宗族权威与东进模式的初始运作58

3.5.2村委权威与东进模式的业务扩展59

3.5.3家长权威与东进模式的稳定运作60

3.5.4关爱孩子与东进模式的权威稳固61

3.5.5心理契约与东进模式的内在稳定61

3.6结论与讨论62

4差序格局、治理行为与竞争优势的建立64

4.1关系治理与差序格局64

4.1.1东进农牧对百岭村的关系治理64

4.1.2差序格局与东进早期的地区差序治理66

4.2地域拓展与差序式关系治理格局的变化68

4.2.1两次地域拓展68

4.2.2关系治理的“新差序格局”70

4.3正式治理的差序化特征73

4.4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75

4.4.1扎根理论方法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流程75

4.4.2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分析东进农牧个案76

4.4.3理论构建81

4.5小结:东进农牧竞争优势的建立与维持85

5互补性资产、双边依赖与要素契约的内生均衡87

5.1引言:农户机会主义与要素契约的均衡困境87

5.2文献回顾88

5.2.1互补性资产与机会主义:商品契约88

5.2.2互补性资产与机会主义:要素契约90

5.2.3文献评述90

5.3研究设计91

5.3.1关键概念91

5.3.2案例研究类型、研究方法及特点91

5.3.3研究方法92

5.3.4案例契约选取与案例企业背景93

5.3.5资料与数据94

5.4互补性资产缺失、农户机会主义与要素契约均衡困境:理论假说95

5.4.1研究假设95

5.4.2互补性资产缺失与博弈均衡时的农户最大化收入96

5.4.3互补性资产缺乏与企业的最大化利润98

5.4.4互补性资产缺失条件下的博弈均衡及其影响99

5.5互补性资产、双边依赖与要素契约的内生均衡:理论假说100

5.5.1互补性资产与要素契约的双边依赖100

5.5.2互补性资产下的博弈均衡及影响102

5.6案例研究、假说检验及其发现103

5.6.1从商品契约到要素契约:缺乏农户互补性资产103

5.6.2互补性资产缺乏与农户机会主义104

5.6.3农户互补性资产的引入与要素契约的调整(2007年至今)105

5.6.4互补性资产与要素契约的内生均衡106

5.6.5要素契约的发展趋势展望:东进案例延伸的理论与实践思考107

5.7结论与讨论108

6契约、关系与农业企业的资源获取与维持111

6.1引言111

6.2案例介绍112

6.3契约:农业企业资源获取与维持的基础113

6.3.1集体土地租赁契约:实现土地资源的重新整合114

6.3.2收益分成式契约:维护土地租赁的长远稳定114

6.4关系:农业企业资源获取与维持的利器115

6.4.1村民福利行动:关系治理的基础116

6.4.2“村民权威”效应:关系治理的中心117

6.4.3亲情乡情浓郁:关系治理的纽带118

6.4.4行政权力发挥:关系治理的保障119

6.5结论与讨论119

7社会资本、非正式制度与农业龙头企业发展121

7.1问题的提出121

7.2非正式制度、社会资本及其关系123

7.3社会资本与非正式制度对农业企业的作用机理127

7.4东进农牧的案例分析132

7.4.1人缘:初创期东进农牧融入社区的前提条件133

7.4.2信任:东进农牧跨越原始资本积累阶段的重要手段133

7.4.3“行贿”:东进农牧实现资本转换的主要路径135

7.4.4网络:东进农牧提升管理效率的重要工具139

7.5结论与讨论142

8村庄建设与企业声誉积累143

8.1问题的提出: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与企业声誉建立143

8.1.1企业声誉的提出143

8.1.2企业声誉的形成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关系144

8.1.3小结146

8.2东进农牧的社会责任行为表现:村庄建设147

8.2.1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一般模式147

8.2.2东进农牧村庄建设行为的解释:从身份认知到行为模式149

8.3东进农牧村庄建设中的企业声誉积累: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绩效154

8.3.1利益各方对东进农牧的评价154

8.3.2企业的发展与村庄的转型157

8.4结论与讨论158

9村企合作:产生逻辑与效率来源160

9.1问题的提出160

9.2村企合作的产生、初始制度安排及其发展效应161

9.2.1村企合作的产生与初始制度安排161

9.2.2村企合作的发展效应161

9.3村企合作何以能产生:交易背后的利益逻辑162

9.3.1对于村民及村庄:土地预期权益、风险规避与公共物品问题162

9.3.2对于企业:要素相对价格、企业家人力资本及其潜在收益164

9.4村企合作何以能持续:合作的效率来源165

9.4.1角色替代:监督激励与寻利中心166

9.4.2文化信念、技术与制度:自我约束与监督成本168

9.5结论与讨论171

10农业家族涉入、持续创业与新农村建设173

10.1问题的提出173

10.2理论评述175

10.2.1家族创业研究评述175

10.2.2新农村建设研究评述178

10.3研究方法179

10.4案例情况180

10.4.1村庄概况:百岭村村民小组和莆田村180

10.4.2农业家族涉入与企业持续创业181

10.4.3村企合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84

10.5理论框架与案例分析185

10.5.1分析框架185

10.5.2农业家族创业的高家族涉入187

10.5.3家族涉入与持续创业行为:农业产业情境和农业家族情境的影响188

10.5.4家族涉入、农业家族持续创业与创业绩效190

10.6结论与讨论191

11村民变工人:农村劳动力农业产业内转移及其推进193

11.1问题的提出193

11.2广东惠东县莆田村及其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情况194

11.2.1莆田村的基本情况194

11.2.2莆田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情况196

11.3农村劳动力农业产业内转移的理论分析198

11.3.1产业化经营是农村劳动力农业产业内转移的产业基础199

11.3.2农村劳动力农业产业内转移需要并推进非农产业转移200

11.3.3相关服务的提供与改善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推动力201

11.3.4良好的预期给农村劳动力转移形成现实吸引力201

11.4结论与讨论202

12自愿性环境治理:畜牧业环境污染治理的新模式204

12.1引言204

12.2我国现有畜牧业环境污染治理措施及其缺陷204

12.2.1外部性理论与环境治理模式204

12.2.2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治理手段现状205

12.2.3现有畜牧业规模化生产外部性治理措施的主要缺陷207

12.3东进农牧的环境治理分析209

12.3.1东进农牧概况209

12.3.2东进农牧的环境治理模式:基于循环经济拓展产业链209

12.3.3东进农牧环境治理的特点211

12.3.4东进农牧环境治理的动力机制分析212

12.4结论与启示213

主要参考文献216

后记23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