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方竹栽培与利用技术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方竹栽培与利用技术研究
  • 刘跃钧,刘饶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ISBN:9787503887833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85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100页
  • 主题词:方竹-栽培技术-研究;方竹-综合利用-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方竹栽培与利用技术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方竹形态特征1

1 方竹Chimonobambusa quadrangularis1

2 合江方竹Chimonobambusa hejiangensis2

第二章 方竹笋研究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5

1 生物学特性5

2 营养成分7

3 DNA分子标记研究7

4 人工栽培技术8

4.1 选地整地8

4.2 繁殖方法9

4.3 抚育管理10

4.4 有害生物防治10

5 发展趋势11

第三章 方竹生物学特性研究12

1 试验地概况12

2 研究方法12

3 结果与分析13

3.1 方竹鞭芽萌发特性13

3.2 竹鞭生长13

3.3 方竹竹笋的形成14

3.4 方竹竹笋的出土14

3.5 方竹的生长15

4 结论16

第四章 方竹人工造林技术研究17

1 试验地概况17

2 试验材料与方法17

3 结果与分析18

3.1 海拔高度对造林成活率和当年出笋的影响18

3.2 母竹年龄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19

3.3 造林方式对成活率的影响19

3.4 移栽时间对成活率和出笋成竹的影响20

3.5 浇水管理措施对成活率的影响21

3.6 种竹起挖后存放时间对成活率的影响22

4 小结22

第五章 野生方竹林培育技术研究23

1 试验方法24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24

1.2 处理方法24

2 结果与分析25

2.1 方竹出笋数量与培育措施关系25

2.2 培育措施与方竹新竹成竹率关系26

2.3 不同培育措施与方竹新成竹胸径生长关系27

2.4 母竹胸径与新竹胸径生长关系27

2.5 培育措施与新竹胸径增长量关系28

3 小结29

第六章 不同施肥抚育措施对方竹出笋的影响30

1 试验方法30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30

1.2 处理方法31

2 结果与分析31

2.1 不同肥料与出笋量的关系31

2.2 不同施肥量与出笋的关系33

3 结论35

第七章 方竹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技术研究36

1 引种试验地概况36

2 试验方法36

3 结果与分析37

3.1 母竹粗细与新生小竹直径的关系37

3.2 每丛母竹数量与栽后三年的景观效果37

3.3 栽后三年(二个出笋年)内出笋距离及比例38

3.4 园林绿化应用关键技术38

4 总结41

第八章 合江方竹引种试验与评价42

1 引种试验地概况42

2 引种试验材料及方法43

2.1 引种材料来源43

2.2 引种试验方法43

2.3 营养成分测定44

3 结果与分析44

3.1 引种成活率与保存率44

3.2 出笋数量与产量45

3.3 物候观察结果46

3.4 鲜笋与烘干46

4 结论与评价48

第九章 方竹和合江方竹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49

1 材料与方法49

1.1 材料及来源49

1.2 基因组DNA的提取50

1.3 ISSR-PCR反应条件及程序50

1.4 ISSR引物的筛选51

1.5 电泳及染色51

1.6 数据处理和统计方法52

2 结果52

2.1 正交试验52

2.2 引物筛选53

2.3 寒竹属竹种之间的遗传相似性分析54

2.4 寒竹属竹种之间的聚类分析55

3 讨论55

第十章 不同种源方竹和合江方竹笋营养成分研究57

1 试验材料及方法57

1.1 材料来源57

1.2 测定方法58

2 结果与分析59

2.1 鲜笋可食率59

2.2 水分含量60

2.3 粗脂肪含量60

2.4 灰分含量60

2.5 粗纤维含量61

2.6 维生素C含量61

2.7 蛋白质含量61

2.8 还原糖含量62

2.9 铁、铜、锰、锌含量63

2.10 氨基酸含量64

3 结论与讨论67

第十一章 方竹人工高效栽培技术69

1 林地选择69

2 林地准备70

3 母竹选择与挖掘70

4 种植方法70

5 幼林管护71

6 成林管理72

7 竹笋采收73

8 病虫害防治73

第十二章 合江方竹栽培及采后加工技术74

1 生物学特性74

2 栽培与管理技术75

2.1 种植地选择75

2.2 母竹选择75

2.3 种植技术76

2.4 抚育管理76

2.5 合理挖笋76

2.6 病虫害防治77

3 竹笋加工技术77

3.1 带壳鲜笋销售77

3.2 去壳鲜笋77

3.3 干笋77

第十三章 方竹在园林绿化景观中的应用技术78

1 园林应用的适生环境78

2 方竹在园林中的配置方式79

2.1 群植79

2.2 列植79

2.3 孤植80

3 方竹在园林中的种植80

4 园林中方竹林的管护81

参考文献8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