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事证据收集、举证、审查【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民事证据收集、举证、审查
  • 刘玉民主编;于海峡,向叶生撰稿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ISBN:9787516205655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41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256页
  • 主题词:民事诉讼-证据-基本知识-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民事证据收集、举证、审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民事证据的概念和特征1

1.什么是本证、反证与反驳证据?1

2.什么是间接证据?4

3.什么是传来证据?6

4.什么是最佳证据?9

5.什么是证明对象?12

第二章 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与证据保全17

1.什么是法官的释明权?17

2.什么是举证责任?22

3.什么是证据补强规则?24

4.什么是新的证据?27

5.如何证明所购手机功能与宣传不符?31

6.如何证明丢失的保管物品是贵重物品?33

7.在医疗纠纷中,如何进行证据保全?35

8.在哪些情况下,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39

9.对当事人自认的与己不利的事实,法院能否予以确认?43

第三章 民事诉讼的质证与认证47

1.与一方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证人出具证言,能否单独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47

2.书证复印件可否作为证据被直接采信?52

3.可否运用逻辑推理方法对证据进行认证?55

4.当事人提交虚假证据,应当如何处理?58

5.不能充分证明使用和销售侵犯他人专利权的产品的合法来源,应否承担损害赔偿责任?61

第四章 婚姻家庭纠纷证据运用65

1.离婚时,如何证明对方存在外遇?65

2.离婚时,如何证明对方存在家庭暴力?68

3.在家中对配偶的婚外性行为进行拍照,能作为证据使用吗?71

4.亲子鉴定能否作为认定父母子女关系的有效证据使用?73

5.在离婚案件中,能否依据发票认定财产归个人所有?77

6.打妻协议能否作为认定家庭暴力的有效证据?80

7.在离婚案件中,仅凭未成年子女的证言能否认定夫妻感情破裂?83

8.离婚案件中,单位出具的当事人生活作风证明材料的效力如何认定?86

9.离婚损害赔偿案件中,当事人应当如何举证?89

10.因虐待而请求离婚,应当如何举证?94

11.养父母诉养子女解除收养关系,应当如何举证?98

12.送养人与收养人因解除收养协议发生纠纷,应当如何举证?104

13.丧偶女婿以尽了主要赡养义务为由要求继承遗产,应当如何举证?109

第五章 债务纠纷证据运用114

1.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纠纷,应当由谁承担举证责任?114

2.当事人分别举出相反证据但都不能推翻对方证据的,应当如何处理?116

3.当事人的证据证明力相当,应当如何处理?118

4.承认对方主张的借款约定利息后又反悔,能否获得支持?120

5.依据对方陈述提出主张而对方称陈述有误,能否免除其举证责任?124

6.调解中所作的陈述能否构成自认?126

7.否认欠条为自己所写,应否承担举证责任?128

8.对还款凭据提出质疑,应否承担举证责任?131

9.欠条没有欠款人名字,应当由谁承担举证责任?133

10.借条和承诺还款的时间均未注明年份,应当由谁承担举证责任?136

11.仅有证人证言和录音带但没有借据,能否认定借款事实存在?139

12.当事人对证据形成原因的陈述自相矛盾,是否应当继续举证?141

13.手机短信能否作为证据使用?144

14.私自录音能否作为合同纠纷证据使用?148

15.行政机关出具的公文是否具有先定证明力?150

16.当事人超出举证期限提交的证据,是否一律无效?152

17.经营者否认假冒商品为自己出售,应否承担举证责任?155

18.网上交易的电子邮件能否作为证据使用?158

19.以非法手段取得证据,应当如何处理?162

第六章 侵权损害赔偿证据运用164

1.违约诉讼与侵权诉讼,在举证责任上有何差别?164

2.仅有同事证言,能否证明侵权事实?168

3.建筑物致人损害,应当如何分配举证责任?170

4.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应当如何分配举证责任?174

5.环境污染致人损害,应当如何分配举证责任?179

6.动物致人损害,应当如何分配举证责任?182

7.未成年人致人损害,应当如何分配举证责任?188

8.环境污染侵权,在举证方面有哪些注意事项?192

9.在未经鉴定的情况下,能否推定劣质食品与损害有因果关系?196

10.拾得他人钱包后宣称丢失,能否推定其提取了钱包内储蓄卡中的存款?199

第七章 医疗事故损害赔偿证据运用202

1.因医疗行为引发损害赔偿纠纷,应当如何分配举证责任?202

2.因患者家属原因造成死因无法查明的,应当由谁承担举证责任?206

3.在法无明文规定情况下,如何确定医疗纠纷当事人的举证责任?208

4.在患者死因不明的情况下,未经尸检而作出的医疗事故鉴定意见能否采信?211

5.医疗事故致人死亡,其近亲属能否要求精神损害赔偿?215

第八章 劳动争议证据运用218

1.因解除劳动合同引起争议,应当如何分配举证责任?218

2.工资被冒领,应当由谁承担举证责任?220

3.共同务工人员出具证言,能否作为有效证据使用?222

4.公司代签劳动合同,如何举证维护自身权益?223

5.没有订立劳动合同,劳动者如何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226

6.无故被单位解雇,劳动者在主张权利时应如何举证?228

7.用人单位克扣劳动者的工资,劳动者在主张权利时应如何举证?230

8.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能否随时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233

9.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生死条款”,是否具有法律效力?236

10.职工签收终止劳动合同通知书,能否表明劳动关系解除?23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