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通信技术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董赞强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7564733209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42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256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通信技术-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通信技术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3
1.1 研究背景3
1.2 相关研究及其现状8
1.3 主要研究内容15
1.4 内容组织19
第2章 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通信技术研究概述29
2.1 网络编码的概念与定义29
2.1.1 网络编码的理论基础29
2.1.2 网络编码的基本原理32
2.1.3 网络编码构造方法及分类38
2.2 数据传送中的网络编码过程42
2.3 网络编码应用于网络数据传送的研究50
2.3.1 提高网络吞吐量51
2.3.2 提高数据传送的可靠性53
2.3.3 保证数据传送的安全性58
2.3.4 降低编解码过程的负面效应59
2.4 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传送技术研究趋势60
2.5 典型的解决方案及分析63
2.5.1 线性规划解决方案64
2.5.2 集权图解决方案66
2.6 提出的解决方案及其创新点69
2.7 小结72
第3章 面向网络编码的网络协议结构75
3.1 概述75
3.2 相关研究工作及基础77
3.2.1 网络编码分层协议结构的研究77
3.2.2 网络编码跨层协议结构的研究81
3.3 网络编码在网络各协议层中的研究82
3.3.1 网络编码与网络各层协议的结合82
3.3.2 实用网络编码方案在网络协议层中的位置85
3.4 一种基于网络协议参数联合调整的网络编码跨层协议结构87
3.4.1 跨层协议设计的必要性87
3.4.2 协议结构描述89
3.4.3 协议性能分析100
3.4.4 基于网络编码跨层协议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102
3.5 小结104
第4章 基于数据速率匹配的网络编码优化机制108
4.1 相关研究工作及基础108
4.2 网络模型115
4.3 基于数据速率匹配的网络编码优化机制OMNR119
4.3.1 OMNR机制应用的前提条件119
4.3.2 OMNR机制模型描述122
4.4 OMNR机制的性能分析133
4.4.1 OMNR机制的可靠性133
4.4.2 OMNR机制编解码概率分析135
4.4.3 OMNR机制实现的可行性分析139
4.5 OMNR机制的模拟实验141
4.5.1 实验环境描述141
4.5.2 实验结果分析144
4.6 小结150
第5章 基于时延约束的网络编码模型154
5.1 相关研究工作及基础154
5.2 网络编码中数据传送时延约束模型描述158
5.3 时延约束的动态网络编码模型DNPDC162
5.3.1 网络数据传送编码时延分析162
5.3.2 DNPDC模型数据传送过程描述166
5.3.3 DNPDC模型中编码数据窗口尺寸的动态调整169
5.4 DNPDC模型性能分析及模拟实验171
5.4.1 DNPDC模型性能分析171
5.4.2 实验分析172
5.5 小结178
第6章 基于数据传送可靠性保证的网络编码机制178
6.1 相关研究工作及基础182
6.2 网络数据传送可靠性问题描述186
6.2.1 网络模型描述186
6.2.2 网络错误状态描述188
6.2.3 接收端传送控制的数据传送可靠性保证策略189
6.3 一种基于邻结点协作的网络编码数据转发机制CFMNC190
6.3.1 机制描述190
6.3.2 机制中数据传送批次描述191
6.3.3 数据转发结点集与数据转发概率描述192
6.3.4 CFMNC机制中数据传送转发过程描述196
6.4 实验分析204
6.4.1 实验环境建立204
6.4.2 实验结果及分析205
6.5 小结210
第7章 总结与展望213
7.1 工作总结213
7.2 后续研究的展望219
参考文献223
热门推荐
- 2948598.html
- 582233.html
- 3374023.html
- 407932.html
- 1381473.html
- 1898763.html
- 658394.html
- 1970173.html
- 3067849.html
- 1078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881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465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031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967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338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600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261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948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696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58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