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感性的呼唤 音乐教育中的道德教化问题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感性的呼唤 音乐教育中的道德教化问题研究
  • 资利萍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804930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60页
  • 文件大小:124MB
  • 文件页数:267页
  • 主题词:音乐教育-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感性的呼唤 音乐教育中的道德教化问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论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1

一、这是一个我十分感兴趣而又困惑的问题1

二、这是一个至今尚未能彻底澄清的问题4

三、这是一个敏感且可能遭遇危险的问题6

四、这是一个有可能还原音乐教育本真的问题8

第二节 本研究的语境、论阈限定和研究的思路9

一、本研究的语境9

二、论阈限定20

三、研究思路20

第三节 音乐与道德的关系考察21

一、艺术思想史的源流22

二、哲学史上的争论27

三、现实中的困惑:音乐能否作出道德担保34

第四节 音乐教育与道德教化关系探讨38

一、音乐教育中的音乐与道德的实然关系38

二、我国音乐教育中道德教化总体特征:无视感性49

第一章 感性的出场——感性为何物62

第一节 西方思想史上“感性”的演变63

一、古典本体论时期(约公元前5世纪—16世纪)的感性64

二、近代认识论时期(约17世纪—19世纪)的感性67

三、现代存在论时期(约19世纪中叶至今)的感性72

四、美学的二元范畴中的“感性”95

第二节 感性之自我认识82

一、对感性的感性述说83

二、从认知模式来感受感性89

三、从情感与感性的区分来感受感性93

第二章 感性的存在——为何强调感性104

第一节 音乐及音乐教育的感性本质105

一、从艺术的感性本质透视音乐的感性本质106

二、音乐教育的感性本质114

三、人的感性天性和我国音乐教育感性的不足119

第二节 基于感性的音乐教育中的道德教化123

一、音乐教育对道德教化确实存在作用的阈限124

二、从道德角度审视阈限存在的表现:感性的道德127

三、音乐与感性的道德的联系——以帕格森的论述为例132

四、感性之路的延伸:音乐教育中道德教化的超越135

第三章 感性的遮蔽——何以如此148

第一节 拒斥感性的中国传统文化149

一、伦理为本的文化基色149

二、理性著长的文化特征151

三、经世致用的文化诉求155

第二节 无视感性的中国乐教传统157

一、“乐”非“乐”158

二、抽取感性特质的传统音乐164

三、偏于理性的传统音乐教育170

第三节 意识形态控制音乐教育的政治传统176

一、意识形态控制的前提——道德政治化176

二、意识形态控制的表现:音乐教育全面政治化180

第四章 感性的开掘——音乐课程如何构划193

第一节 开掘的前提:哲学视角和价值取向的转换193

一、从认识论向存在论视角的转换194

二、从“有用”向“无用”课程价值取向的转换198

三、独立的艺术精神之弘扬201

四、建立一种“无标准”的准入课程的标准205

第二节 开掘的理想:感性的课程目标212

一、“悬置”道德和“无立场”思维的课程目标212

二、注重课程目标的超越性216

第三节 开掘的策略:课程实施的“感性还原”223

一、“官能愉悦”的回归224

二、“音乐性”的回归231

三、有人格魅力的教师240

四、体验性的教学247

结语255

后记25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