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初中语文教材知识资料包【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刘增利总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
- ISBN:7530337351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614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669页
- 主题词:语文课-初中-教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初中语文教材知识资料包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现代汉语篇1
语音1
一、一般了解的知识1
1.语言1
2.现代汉语1
3.普通话1
4.方言1
5.语音1
6.音素1
7.元音1
8.辅音1
9.音节1
二、汉语拼音方案1
(一)《汉语拼音方案》的制订和用途1
(二)《汉语拼音方案》的内容2
1.字母表2
2.声母表2
3.韵母表2
4.声调符号2
5.隔音符号2
(三)对汉语拼音方案的注释2
1.声母2
2.零声母2
3.韵母2
4.单韵母2
5.复韵母3
6.鼻韵母3
7.声调3
8.韵头、韵腹、韵尾3
9.韵3
(四)音节的拼写规则3
1.y、w的使用3
2.隔音符号的用法3
3.省写3
4.声调符号的标写3
5.音节的连写和分写4
6.音节的大写4
三、停顿5
(一)停顿的概念及作用5
(二)停顿的分类5
1.语法停顿5
2.逻辑停顿5
3.节拍停顿5
四、语速5
五、重音5
(一)重音的概念5
(二)重音的分类5
1.词重音5
2.语句重音5
六、句调6
1.升调6
2.降调6
3.平调6
4.曲折调6
七、音变6
(一)变调6
1.上声的变调6
2.去声的变调7
3.“一、不的变调”7
4.“七、八”的变调7
5.形容词重叠的变调7
(二)轻声7
1.轻声的概念7
2.轻声词7
3.轻声的作用7
(三)儿化8
(四)语气词“啊”的音变8
初中生容易读错的字音集录8
初中生容易读错的成语集录11
汉字13
一、汉字的特点13
1.文字13
2.汉字的产生13
3.汉字的特点13
二、汉字的形体演变过程13
1.汉字形体的演变13
2.现行汉字的形体13
3.印刷体13
4.手写体13
5.繁体字与简化字14
三、汉字的构造14
(一)构造单位14
1.笔画14
汉字笔画名称表14
2.偏旁与部首14
汉字部首名称表15
(二)书写顺序15
1.笔顺15
2.汉字笔顺的基本书写规则16
3.一些特殊的书写规则16
特殊汉字笔顺举例16
(三)汉字的构造方式16
1.象形16
2.指事16
3.会意16
4.形声17
5.转注17
6.假借17
四、汉字的其他相关知识17
(一)独体字与合体字17
(二)同音字与形近字17
1.同音字17
2.形近字17
(三)多音多义字17
五、如何避免写错别字17
(一)造成写错别字的原因17
(二)如何纠正错别字18
1.形旁分析法18
2.声旁分析法18
3.奇特联想法18
初中生容易写错的字集录18
六、字词典的使用22
(一)常用的汉语字典、词典22
(二)检字法23
1.部首检字法23
2.音序检字法23
3.笔画检字法23
(三)字典中几种符号的含义23
初中生应掌握的多音字集录24
初中生应掌握的形近字集录33
初中生应掌握的同音同义不同形词语集录37
词汇42
一、语素的概念及分类42
(一)语素的概念42
(二)语素的分类42
1.自由语素42
2.半自由语素42
3.不自由语素42
二、词的概念42
1.词的概念42
2.词与词汇、短语、固定短语的区别43
三、词的构成方式(词的种类)43
词的构成类型简表43
(一)单纯词44
1.联绵词44
2.叠音词44
3.音译外来词44
4.拟声词44
(二)合成词44
1.复合式44
2.重叠式44
3.附加式44
4.名量式45
语素和合成词类型表45
(三)略语45
1.简称45
2.数词略语46
四、词义46
(一)词义的特点46
(二)词义的分类46
1.单义词和多义词46
如何区分多义词和词的语境义47
2.同音词47
3.同义词47
初中生容易混淆的词义辨析集录48
4.反义词74
(三)词义的色彩74
1.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三类)74
2.语体色彩75
3.形象色彩75
(四)词义的演变75
1.词义的扩大75
2.词义的缩小75
3.词义的转移75
(五)词语解释75
1.指示法76
2.定义法76
3.以词解词法76
4.描绘法76
5.分解法76
6.入境法77
五、词汇77
(一)词77
1.古语词77
2.方言词77
3.外来词77
4.行业语78
5.隐语78
6.新词78
(二)熟语78
1.成语78
常见成语释义79
常用近义成语辨析82
2.惯用语88
3.歇后语88
4.谚语89
5.格言89
句子89
一、词类的划分89
(一)实词89
1.名词89
2.动词90
3.形容词90
4.数词90
5.量词91
6.代词91
7.实词的运用91
(二)虚词92
1.副词92
2.介词92
3.连词92
4.助词93
5.语气词93
6.拟声词93
7.叹词93
8.常见虚词的用法93
(三)词的兼类和活用94
(四)划分词类的几个问题95
1.怎样区别动词和介词95
2.怎样区别时间名词与时间副词95
3.怎样区别形容词与副词95
4.怎样区别连词与介词95
二、短语95
(一)短语的结构分类96
1.主谓短语96
2.动宾短语96
3.偏正短语(定中、状中)96
4.中补短语(动补、形补)96
5.并列短语96
(二)结构特殊的短语96
1.连动短语96
2.兼语短语96
3.复指短语96
4.方位短语96
5.量词短语96
6.介宾短语96
7.能愿短语96
8.双宾短语96
9.助词短语96
(三)短语的功能分类97
1.名词性短语97
2.动词性短语97
3.形容词性短语97
(四)复杂短语的层次分析97
1.定中短语97
2.状中短语98
3.动宾宾短语(双宾短语)98
4.兼语短语98
5.“的”字短语、介宾短语、方位短语98
6.状动补宾短语、复指短语98
(五)多义短语98
1.层次相同,语法关系不同98
2.层次不同,语法关系相同98
3.层次和语法关系都不相同98
4.层次和语法关系都相同98
三、句子的概念及成分98
(一)句子的概念98
(二)句子的成分99
1.句子成分的划分99
2.多项定语和多项状语的顺序100
四、句子的分类101
(一)句类101
1.陈述句101
2.疑问句101
3.祈使句102
4.感叹句102
(二)句型102
1.主谓句102
2.非主谓句102
3.“把”字句103
4.“被”字句103
5.存现句103
6.连动句103
7.兼语句103
8.双宾句103
9.变式句和省略句104
(三)复句104
1.复句的概念及特点104
2.复句的类型104
3.紧缩复句105
紧缩句的关联词105
4.多重复句106
5.复句运用中常见的错误106
(四)句群107
1.复杂长句107
2.句群的类型108
3.句群的分析109
4.句群和复句、段落的区别109
五、修改病句110
(一)判断病句的方法110
1.紧缩法110
2.类比法110
3.语感审读法110
4.逻辑分析法111
(二)修改病句的原则111
(三)辨析病句的病因111
1.用词不当111
2.搭配不当111
3.成分残缺112
4.成分赘余112
5.结构混乱112
6.表意不明112
7.不合逻辑113
(四)文章中数字的一般用法113
修辞114
一、一般了解的知识114
(一)修辞的含义114
(二)修辞和语境114
(三)修辞同语音、词汇、语法的关系114
二、词语的锤炼115
(一)意义的锤炼115
(二)声音的锤炼116
三、常见句式的特点和用途116
(一)长句和短句116
(二)主动句和被动句117
1.构成被动句的条件117
2.构成“把”字句的条件118
3.主动句与被动句的选择118
(三)肯定句和否定句119
(四)单句与复句119
(五)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119
(六)意思相同而语气不同的句式的变换119
(七)常式句与变式句120
(八)整句和散句121
四、修辞格122
(一)比喻122
1.明喻122
2.暗喻122
3.借喻122
4.其他特殊的比喻122
5.运用比喻要注意的问题123
(二)比拟123
1.拟人123
2.拟物123
3.运用比拟要注意的问题123
(三)夸张123
1.扩大夸张124
2.缩小夸张124
3.超前夸张124
4.运用夸张要注意的问题124
(四)排比124
1.句子排比124
2.句子成分排比124
3.运用排比要注意的问题124
(五)对偶124
1.正对125
2.反对125
3.串对125
4.运用对偶要注意的问题125
(六)反复125
1连续反复125
2.间隔反复125
3.运用反复要注意的问题125
(七)设问125
(八)反问126
(九)借代126
1.特征、标志代本体126
2.专名代泛称126
3.具体代抽象126
4.部分代整体126
5.结果代原因126
6.运用借代要注意的问题126
(十)对比126
1.两体对比126
2.一体两面对比127
3.运用对比要注意的问题127
(十一)双关127
1.谐音双关127
2.语义双关127
3.运用双关要注意的问题127
(十二)反语127
1.以正当反127
2.以反当正127
3.运用反语要注意的问题128
(十三)婉曲128
1.婉言128
2.曲语128
3.运用婉曲要注意的问题128
(十四)映衬128
1.正衬128
2.反衬128
3.运用映衬要注意的问题128
(十五)层递128
1.递升129
2.递降129
3.运用层递要注意的问题129
(十六)顶真129
(十七)回环129
(十八)通感129
(十九)拈连129
1.全式拈连130
2.略式拈连130
3.运用拈连要注意的问题130
(二十)互文130
1.单句互文130
2.复句互文130
(二十一)仿词130
1.音仿130
2.义仿130
3.运用仿词要注意的问题130
(二十二)警语131
(二十三)呼告131
(二十四)辞格的综合运用131
1.辞格的连用131
2.辞格的兼用131
3.辞格的套用131
五、语言的实际运用:简明、连贯、得体131
(一)简明131
(二)连贯132
(三)得体132
标点符号133
一、标点符号的概念和作用133
1.标点符号的概念133
2.标点符号的作用133
二、标点符号的种类133
7种点号的名称和形状134
9种标号及其形状、位置134
三、标点符号的用法134
(一)句号134
(二)问号134
(三)感叹号134
(四)逗号134
(五)顿号135
(六)分号135
(七)冒号135
(八)引号135
(九)括号136
(十)破折号136
(十一)省略号136
(十二)着重号136
(十三)连接号136
(十四)间隔号137
(十五)书名号137
(十六)专名号137
古代汉语篇138
文言文学习方法字音和字形138
字音138
一、异读字139
(一)破音异读139
初中文言文中常见破音异读集录139
(二)通假异读139
初中文言文中常见通假异读集录139
(三)古音异读141
初中文言文中常见古音异读字集录142
二、多音字142
字形159
一、字形与字义的关系159
二、字体的演变159
三、造字法(详见现代汉语部分)159
四、古今字159
五、异体字159
六、通假字160
文言词语162
文言实词162
一、古今异义162
二、一词多义168
三、词类的活用169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169
(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171
(三)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173
(四)名词作状语174
(五)使动用法175
(六)意动用法176
理解文言实词的方法176
中考真题解析178
中考真题演练179
常见文言实词集录179
文言虚词251
一、代词251
(一)人称代词251
(二)指示代词252
(三)疑问代词254
二、副词255
(一)程度副词255
(二)范围副词256
(三)时间副词258
(四)语气副词259
(五)频率副词261
(六)谦敬副词262
三、介词262
四、连词264
五、助词265
(一)结构助词265
(二)语气助词266
六、叹词267
七、兼词267
理解文言虚词的方法268
中考真题解析268
中考真题演练269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集录269
文言句式284
一、判断句284
二、被动句285
三、省略句285
四、倒装句288
(一)谓语前置288
(二)宾语前置288
(三)定语后置289
(四)介宾结构后置290
五、固定句式291
文言文中常见固定句式集录291
理解文言句意的方法291
中考真题解析292
中考真题演练293
文言文翻译293
一、翻译的原则293
二、翻译的10种方法293
三、翻译中常见的10种失误295
中考真题解析296
中考真题演练297
解答文言文阅读题应注意的问题古代文化常识298
一、姓氏称谓298
二、天文历法300
三、地理山川303
四、少数民族304
五、宗法礼俗305
六、戏曲音乐310
七、科举教育312
八、古代职官315
九、法律刑罚321
十、商贾贸易323
十一、度量衡器325
十二、军事兵器327
十三、宫室车马329
十四、医药科技333
十五、衣食什物336
十六、文史典籍342
十七、目录辞书344
阅读鉴赏篇346
现代文阅读346
一、阅读基础知识346
(一)导语346
1.现代文阅读的含义346
2.阅读文章的基本要求346
3.阅读能力的培养348
(二)词句理解349
1.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349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深层含义351
3.辨别并筛选文中的重要信息353
(三)文章结构354
1.文章表达顺序的安排354
2.不同文体的结构特点354
(四)归纳段意和中心意思357
1.归纳段意357
2.归纳中心意思358
(五)作者的态度和观点360
1.体会作者的态度360
2.体会作者的观点361
二、记叙文阅读362
(一)记叙文的概念362
(二)记叙文的分类362
(三)记叙的要素362
(四) 记叙的顺序363
1.顺叙363
2.倒叙363
3.插叙363
(五)记叙的线索363
(六)记叙的人称364
(七)记叙的详略364
(八)记叙文的表达方式364
1.叙述364
2.描写364
3.说明365
4.议论365
5.抒情365
(九)记叙文的表现手法366
1.悬念366
2.抑扬366
3.白描367
4.对比367
5.衬托367
6.渲染368
7.象征368
8.夸张368
9.托物言志368
10.借景抒情368
(十)叙事记叙文的阅读369
(十一)写人记叙文的阅读370
(十二)写景状物记叙文的阅读372
三、说明文阅读373
(一)说明文的概念373
(二)说明文和记叙文的区别373
1.写作意图的区别373
2.文章主要内容的区别373
3.文章表达方式的区别373
(三)说明文的分类374
(四)说明顺序374
1.时间顺序374
2.空间顺序374
3.逻辑顺序374
(五)说明文的结构形式374
1.总分式374
2.并列式375
3.连贯式375
4.递进式375
(六)说明方法375
1.分类别375
2.举例子375
3.打比方375
4.列数据376
5.作比较376
6.下定义376
7.作诠释376
8.摹状貌377
9.画图表377
10.引资料377
(七)说明语言的准确性377
四、议论文阅读379
(一)议论文的概念379
(二)议论文三要素379
(三)议论文的论证方式379
1.立论379
2.驳论379
(四)议论文的种类379
(五)论点380
(六)论据380
1.事实论据380
2.道理论据380
(七)论证380
1.演绎论证380
2.归纳论证381
(八)议论文结构381
(九)论证方法381
1.论证方式与论证方法的区别381
2.常见的论证方法381
(十)议论文的语言特点382
文学鉴赏385
一、文学鉴赏概论385
(一)文学鉴赏的概念385
(二)文学鉴赏的基本特点385
1.主观性385
2.差异性385
3.再创造性385
(三)文学鉴赏的能力要求386
1.准确把握作品内容386
2.明确清晰地梳理文章思路386
3.分析作品的表现技巧386
4.准确理解作品语言386
二、小说鉴赏386
(一)小说的文体特点386
(二)小说的主题387
(三)故事情节388
(四)人物形象388
1.分析故事背景388
2.分析人物描写388
(五)环境描写389
(六)优美、精辟语句的含义389
三、散文鉴赏390
(一)散文的文体特点390
(二)把握线索390
(三)抓住文眼391
(四)借助想像领会内涵391
(五)体会意境391
(六)品味语言392
四、戏剧鉴赏393
(一)戏剧文学的特点393
1.集中性393
2.舞台性394
3.动作性394
(二)戏剧的结构394
1.外部结构394
2.内部结构394
(三)戏剧冲突395
(四)戏剧语言395
(五)剧本的构思396
五、诗歌鉴赏397
(一)诗歌的概念397
(二)诗歌的分类397
1.抒情诗397
2.叙事诗397
3.格律诗397
4.自由诗398
(三)诗歌的构思398
(四)诗歌的形象398
(五)诗歌的韵律和节奏398
(六)诗歌的感情与意境399
(七)诗歌的语言399
中考阅读指南400
一、《中考考试说明》对语文现代文阅读的要求400
(一)总体要求400
(二)具体要求400
二、中考现代文阅读命题趋势401
(一)加大阅读比重401
(二)兼顾各类题型401
(三)偏重课外读物402
(四)强化整体阅读402
(五)注重鉴赏402
(六)增加主观性试题402
三、中考阅读应试对策403
(一)认真学好课文403
(二)注重整体阅读403
(三)掌握阅读方法403
(四)加强阅读训练404
四、中考阅读试题精选405
(一)夏日原野上的追赶405
(二)摆渡老人407
(三)打春408
(四)秃的梧桐409
(五)雪花的奥秘410
(六)预报沙尘暴411
(七)非典时期的非常感动411
(八)智者无言412
(九)比较阅读Ⅰ413
(十)比较阅读Ⅱ414
【附录】参考答案415
写作技巧篇417
基础指导417
一、文章的主题与材料417
(一)文章的主题417
(二)文章的材料417
(三)材料与主题的关系417
(四)积累材料的方法417
1.认真观察生活417
2.用心写好日记417
3.积累课外知识417
4.重视谈话交流417
5.进行专题积累417
(五)选择材料的标准418
1.材料要紧扣中心418
2.材料要生动形象418
3.材料要新颖418
4.材料要真实418
5.材料要具有典型性418
二、文章的构思418
(一)构思的过程419
1.根据题目确定体裁419
2.根据中心确定材料419
3.根据材料合理安排结构419
(二)构思新颖的方法419
1.内容的新颖419
2.角度的新颖419
3.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419
三、文章的结构419
(一)结构合理的标准419
1.完整统一419
2.层次井然420
3.严谨周密420
4.灵活创新420
(二)开头420
1.开头的原则420
2.开头的方式420
3.开头的作用421
4.常见的问题421
(三)结尾421
1.结尾的原则421
2.结尾的方式421
3.结尾的作用421
4.常见的问题421
(四)过渡和照应421
1.过渡的运用422
2.过渡的方式422
3.照应的运用422
4.照应的方式422
(五)段落和层次422
1.段落422
2.层次423
3.层次与段落的关系423
记叙文写作指导423
一、结构图解423
二、写作要求424
1.立意深刻新颖424
2.中心思想明确424
3.内容具体生动424
4.布局谋篇完整统一424
5.表达方式要综合运用424
三、基本要领424
(一)谈真实具体424
(二)谈人物形象的塑造425
(三)谈作文结构425
(四)谈记叙文的表达方式426
(五)谈记叙文的六要素426
(六)谈确立中心与选材426
(七)谈记叙文的语言427
(八)谈叙述与议论相结合427
(九)谈描写和抒情相结合427
(十)谈详略得当428
(十一)谈情景交融428
(十二)谈使用修辞429
(十三)谈展开联想429
四、分类指导429
(一)写人记叙文429
(二)叙事记叙文431
(三)写景状物记叙文433
1.写景433
2.状物434
说明文写作指导436
一、结构图解436
二、基本要领437
(一)弄清文体特点437
(二)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437
(三)确定说明中心437
(四)说明的内容应该具体438
(五)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438
(六)说明语言要准确生动439
三、分类指导440
(一)事物说明文440
1.建筑物说明文的写作要点440
2.物品说明文的写作要点441
3.动、植物说明文的写作要点441
(二)事理说明文443
1.准确全面地认识事理443
2.通俗易懂地表述事理443
(三)科学小品文444
议论文写作指导446
一、结构图解446
二、写作要求446
1.要具备基本的议论能力446
2.论点要鲜明、正确、有针对性447
3.论据要真实、典型、充实447
4.结构安排要合理447
5.论证方法要恰当448
三、基本要领448
(一)谈论点的提出448
(二)谈论据的运用449
(三)谈有效的论证450
(四)谈议论文的论证思路451
(五)谈议论文的语言453
(六)谈立意的创新454
(七)谈论证过程中的联想455
(八)谈读后感的写法457
应用文写作指导457
一、通知457
二、启事457
三、电报稿458
四、申请书460
五、书信461
(一)一般书信461
(二)专门书信462
1.感谢信462
2.表扬信462
3.慰问信463
4.证明信464
5.倡议书464
六、日记465
七、新闻465
(一)消息465
(二)通讯466
八、调查报告467
九、计划468
十、总结468
十一、条据(收据、借条、假条、领条、留言条)469
十二、请柬470
十三、海报470
十四、演讲稿470
十五、广播稿471
中考写作指南472
一、中考作文的命题形式472
二、中考作文的要求472
1.体裁要求472
2.补题要求472
3.字数要求472
4.卷面要求473
5.保密要求473
三、中考作文应试步骤473
(一)认真审题473
1审清题目所含的文体标志473
2.审清题目的范围要求473
3.审清题目的题眼473
(二)妥善立意473
1.立意要正确473
2.立意要明确473
3.立意要深刻473
4.立意要新颖474
(三)精心选材474
1.材料要围绕主题474
2.材料要真实可信474
3.材料要熟悉生动474
4.材料要有典型性474
5.材料要新颖别致474
(四)巧拟标题474
1.鲜明474
2.确切474
3.生动474
4.简洁474
(五)编写提纲474
(六)用心写作475
1.写好开头475
2.写好主体475
3.写好结尾475
(七)检查修改475
四、全命题与半命题作文的应试技巧475
(一)审清题目要求475
(二)选择自己熟悉的材料476
(三)确定作文的结构476
(四)力求创新476
五、给材料作文的应试技巧477
(一)认真分析材料,挖掘深层内涵477
(二)多角度分析材料,找出多个观点477
(三)立意要有所创新,不落俗套478
(四)写作过程中要紧扣材料478
六、话题作文的应试技巧479
(一)基本概念479
(二)写作的基本方法479
1.展开思路479
2.确定主题479
3.合理选材480
4.善于想像481
5.选择文体481
七、看图作文的应试技巧482
(一)仔细观察画面,看懂画意482
(二)深入分析画面,挖掘寓意483
(三)准确把握寓意,提炼观点483
(四)善于联系现实,构建文章483
八、改写、扩写、缩写、续写484
(一)改写484
(二)扩写485
(三)缩写486
(四)续写488
九、考场作文注意事项488
(一)真情实感488
(二)内涵深刻488
(三)化大为小489
(四)新颖脱俗489
(五)条理清晰489
(六)语言流畅489
(七)卷面整洁490
文学创作490
一、基本概念490
二、创作方法491
三、文学体裁的分类491
四、创作风格493
文学常识篇494
作家作品494
一、初中生应掌握的作家作品494
(一)中国古代作家作品494
(二)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505
(三)外国作家作品509
二、初中生应了解的作家作品510
(一)中国古代作家作品510
(二)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519
(三)港澳台及海外华人作家作品531
(四)外国作家作品533
最常见的中国作家并称集萃551
文学体裁常识552
一、散文552
(一)散文的概念552
(二)散文的分类552
(三)散文的重要特点552
二、小说553
(一)小说的概念及三要素553
(二)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553
(三)小说的结构553
(四)小说中的环境描写553
(五)小说的分类553
三、戏剧553
(一)戏剧和戏剧文学553
(二)戏剧冲突554
(三)戏剧语言554
(四)戏剧文学(剧本)的基本特征554
(五)戏剧文学(剧本)的情节结构554
(六)戏剧的划分554
(七)中国古代戏剧常识555
1.元杂剧555
2.南戏555
3.传奇555
四、诗歌555
(一)诗歌的概念555
(二)诗歌的特点555
(三)诗歌的分类556
(四)诗歌的相关知识556
五、文学体裁集录559
1.赋559
2.骈文559
3.古文559
4.古议论文体559
5.记559
6.赠序560
7.序跋560
8.奏疏560
9.祭文560
10.铭560
11.词牌560
12.传奇560
13.寓言560
14.童话561
15.民间故事561
16.传说(奇闻轶事)561
17.神话561
18.民歌民谣561
19.民谚561
20.报告文学561
21.回忆录561
六、史书体例561
名句名段集锦562
一、初中语文课本要求背诵的的名句名段集录562
(一)诗句562
(二)文言文564
(三)现代文565
二、初中生应掌握的名句名段集录567
三、初中生应了解的名句名段集录572
(一)古诗文572
(二)现代文575
四、中考经常出现的名句试题集录576
趣味语文篇580
楹联580
一、楹联的概念580
二、楹联的主要特点580
三、常见的楹联种类580
(一)从张贴处所及其使用的范围来看580
1.春联580
2.节日联580
3.喜联580
4.庆贺联580
5.寿联580
6.挽联580
7.行业联581
8.交际联581
9.文艺作品联581
10.宣传联581
11.谜语联581
12.门联581
13.堂联581
14.名胜古迹联581
15.寺庙联581
16.戏台联581
17.灯联581
18.书画联581
19.用法奇特的楹联582
(二)从楹联的平仄要求上分582
1.工对582
2.宽对582
(三)从上下联语意关系分582
1.正对582
2.反对582
3.串对582
四、学对歌诀582
趣味诗584
一、回文诗584
(一)回文诗584
(二)回文小令584
(三)图案回文诗584
二、连环诗584
三、联边诗585
四、拆字诗585
五、镶嵌诗585
六、逆挽诗585
七、顶真诗585
八、双关诗585
九、四声诗585
十、叠韵诗586
十一、双声诗586
十二、叠字诗586
十三、复字诗586
十四、独木桥体诗586
十五、独句诗586
十六、变体诗587
十七、藏头诗587
十八、句句设问诗587
十九、谜语诗587
二十、幽默诗587
(一)打油诗587
(二)倒语诗587
(三)反语诗588
(四)剥皮诗588
(五)十七字诗588
二十一、图形诗588
二十二、号码诗589
谜语589
一、谜语的组成589
二、谜语的分类590
(一)民间谜语590
(二)灯谜590
(三)特殊谜590
1.彩字谜590
2.无字谜590
3.数字谜590
4.汉语拼音谜590
5.外文谜590
6.画谜590
7.实物谜591
8.哑谜591
9.印章谜591
趣味典故常见新词与流行语593
一、常见新词新义集录593
二、最新网络流行语603
(一)聊天习语603
(二)符号表情605
(三)数字谐音605
附录606
1.中国文化之最606
2.世界十大文豪607
3.世界十大思想家607
4.中国古典十大悲剧和十大喜剧607
5.中国十大才子书608
6.中外著名文学奖项608
7.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及获奖理由609
8.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及作品612
9.权威推荐一生必读100本书612
10.教育部指定初中课外阅读书目613
11.世界文化遗产在中国614
热门推荐
- 505828.html
- 3559957.html
- 3156920.html
- 20151.html
- 2023367.html
- 2636101.html
- 2825410.html
- 2145995.html
- 2143344.html
- 23578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009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247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714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450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29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175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886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855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721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32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