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罗田县革命斗争史 1924-1949【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罗田县革命斗争史 1924-1949
  • 中共罗田县委党史资料征集编研委员会办公室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155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17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罗田县革命斗争史 1924-1949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大革命浪潮席卷罗田的前夜1

第一节 大革命前罗田的政治经济状况1

劳动人民受封建政权、族权、神权的统治和压迫1

广大农民受地主豪绅的经济剥削1

劳动人民迫切要求改变在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社会处境1

第二节 一批出外求学的有志青年成为罗田革命的先驱1

一批进步知识青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引导下走上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1

罗麻青年读书会的成立2

三里畈地区的早期革命活动2

第二章 党组织的建立与革命运动的兴起3

第一第一节 组织中共罗田支部3

扩大“罗麻青年读书协进会”的组织3

组织会员学习革命理论,开展革命宣传3

吸收先进分子入党,成立中共罗田支部4

第二节 党组织在滕家堡地区的发展4

召开第一次党支部大会4

国民党滕家堡临时市党部的建立4

滕家堡地区农民运动的兴起5

中共商、罗、麻特别支部建立6

第三节 罗田县农民协会的建立6

三里畈、匡河地区革命运动的开展6

一批共产党员骨干进县城筹建县农协会6

第三章 党组织的发展壮大和工农革命运动高涨8

第一节 党组织的发展壮大8

中共罗田县委员会的建立与全县党组织的发展8

国民党罗田县党部与各区党部的建立3

第二节 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9

农民协会组织的普遍建立9

举办“党义研究班”和“农运训练班”,培训农运骨干10

集会游行示威,大张革命声势11

开展打土豪、破除迷信等革命活动11

建立农民自卫军12

取帝假农会,打击土劣破坏农运的活动12

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使全县面貌焕然一新13

第三节 三县农民运动研究委员会的建立及其活动13

蕲、黄、罗三县农民运动研究委员会的成立13

三县农民运动研究委员会的活动14

第四节 工会、妇女协会、儿童团的建立及其活动15

工会的建立及其活动15

妇女协会的成立及其活动15

儿童团的成立及其活动16

第四章 大革命运动的失败17

第一节 滕家堡地区反革命武装的发生与平息17

滕家堡地区发生反革命叛乱17

反革命叛乱分子纠集反动势力攻打罗田县城,县农民自卫队奋起还击19

平息滕家堡地区的反革命叛乱19

第二节 夏斗寅叛军蹂躏罗田,党组织被迫转入地下活动20

夏斗寅叛军进入罗田,恢复反革命统治20

土豪劣绅对革命人民进行疯狂的反攻倒算20

党组织被追转入地下活动20

第五章 各地党组织与革命活动的恢复21

第一节 党员骨干在白色恐怖中,坚持地下斗争,恢复革命活动21

大革命失败后,敌人四处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干部,土豪劣绅变本加厉地摧残农民21

共产党员和农运骨干坚持地下斗,反抗敌人的残暴统治和残酷压榨21

第二节 罗北地区党组织在斗争中得到恢复和发展21

滕家堡党支部的发展21

松子关党支部的恢复和发展22

第三节 以地下共产党员为核心的三里畈“兄弟会”的建立及其活动22

“兄弟会”的建立22

“兄弟会”的主要活动23

第四节 匡河地区恢复党组织的活动,建立第四苏维埃政府23

傅家庄党支部坚地下活动23

第四乡苏维埃的建立24

第六章 党组织、苏维埃和武装斗争迅速发展,全县革命再次形成高潮24

第一节 革命形势好转与革命高潮的形成24

党员队伍不断扩大,党的组织迅速发展24

革命武装勇敢战斗,连续打击敌人24

农民协会遍及全县,色政权相继建立25

第二节 罗北地区党组织的发展及革命斗争的深入25

滕家堡党支部积极筹划武装斗争25

松子关、树坳党支部在斗争中的核心作用25

中共罗麻边区的建立26

第三节 罗西北地区和罗黄边境地区党组织的新发展与建立黄罗麻特支26

廖家坳党组织的发展与牛头岩党支部26

黄罗麻特支的建立与罗西地区农运的兴起27

黄东北区、但特区的建立和革命活动的开展27

第四节 以县城为中心周围地区和英罗边界地区革命形势的发展与三县工委、三县苏维埃政府的诞生28

大河岸地区革命活动的开展和苏维埃政权的建立28

上堡地区革命活动的开展与“五星县”英罗区的成立29

红军历次攻克罗田县城的战斗29

三县工委、三县苏维埃政府成立30

第七章 英罗边区(后改为匡河特区)的建立和建设31

第一节 英罗边区建立和建设的基本条件31

党组织的坚强领导31

红军和赤卫队英勇作战31

各地广泛开展革命斗争,互相配合31

第二节 英罗边区区委、区苏维埃政府的建设31

英罗边区区委的建立32

英罗边区苏维埃政府的建立32

各乡苏维埃政府的建立32

第三节 英罗边区的革命武装建设33

组建赤卫队33

组建特务连游击营、独立十三团33

革命武装为保卫边区而英勇战斗33

第四节 英罗边区革命群众团体的建设34

共青团组织34

工会组织35

妇女组织35

童子团组织35

其他革命群众组织35

第五节 英罗边区的土地改革36

阶级划分36

土地改革的政策36

分田的方法36

第六节 英罗边区经济、文化建设37

设立经济社37

征收粮食税37

建立兵工厂37

开办列宁小学37

第八章 在困难条件下,各地党组织和革命骨干坚持斗争,配合红军进行游击战38

第一节 由于敌人大军压境和张国焘路线、政策上的错误使罗田地区的革命再次转入低潮38

敌人调集大军对苏区进行第四次围剿38

张国焘推行极左和宗派主义的“肃反”政策造成的严重危害38

敌人的围剿加上大批革命骨干在“肃反”中杀害,罗田革命人民遭受严重摧残38

第二节 各地党组织和地方武装配合红军开展对敌斗争39

廖家坳党支部的两名党员打入敌人内部做情报工作39

战斗在罗田边区山区的武装便衣队39

第三节 各地党组织配合红军开展游击战39

红二十五军又一次攻战罗田县城39

匡河地区军民配合红军独立营打败罗田团匪40

第四节 红二十八军在罗田境内大量歼敌40

全歼驻大河岸、肖家坳的兵团40

在殷家园重创敌独五旅40

智除集会在余家冲的土豪劣绅40

瓮门关阻击战大捷40

一批红军伤病员在薄刀峰隐蔽养伤40

第九章 党组织的恢复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抗日救亡运动的开展41

第一节 抗日战争初期罗田地区的局势41

罗田党组织恢复活动,贯彻《国共合作宣言》及洛川会议精神,宣传全面抗战,动员人民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41

国民党军队屈服于日军压力退避山区,鄂东行署迁驻黄土岭,并限制人民抗日武装力量的发展43

日寇第一次扫荡罗田,人民生命财产遭到损失43

第二节 罗田县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44

罗田县抗敌工作团的组成及其活动44

安徽派来的三支青年学生抗日宣传队活动44

安徽第十工作团委派工作团在罗田的抗日宣传活动44

罗田县抗日民众动员委员会的成立及其活动45

第三节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推动下,罗田地区爱国军民为抗击日寇而英勇斗争46

节衣缩食,捐钱捐物,大力支援爱国抗日武装力量46

全县人民为反抗日寇开展规模巨大的公路破击战46

罗田地区军民合作阻击日寇的战斗46

第十章 党组织坚持抗战,发展抗日人民武装力量,反对国民党破坏抗日统一战线和在罗田地区制造磨察48

第一节 国民党破坏抗日统一战线,竭力反共,在罗田地区不断制造磨察和政治事件48

国民党鄂东行署及罗田县政府破坏抗战协定,竭力反共的罪恶行径48

抗日人民武装力量不断遭到国民党驻罗田顽军的袭击49

第二节 日寇第二次扫荡罗田,国民党军不战而逃,罗田城乡人民又遭浩劫50

日寇第二次扫荡罗田,国民党守军奉行不抵抗主义,弃城逃跑50

日寇再次践踏罗田,城乡人民遭浩劫50

第三节 在日、顽双重压力下,各地党组织和抗日人民武装的发展与反对国民党破坏抗战的斗争51

罗田地区人民抗日武装反击国民党顽军进攻的战斗52

第十一章 各地党组织和人民武装力量,坚持反击国民党的血腥镇压,迎接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55

第一节 国民党罗田当局及其驻军反共变本加厉,妄图全部摧毁共产党组织和抗日人民武装力量55

国民党在罗田地区进一步推行保甲联座制,加强军队和地方的特务组织活动55

国民党军政同时下手,在罗田大肆逮捕共产党员和革命干部群众55

第二节 党组织及其革命军民生死与共,在险恶环境中坚持反蒋抗日斗争56

罗田地区人民甘担风险,掩护共产党及其人民军队56

在困难环境下,罗田党组织和人民武装人员注意隐蔽和保存力量,继续坚持斗争56

第十二章 为争取和平民主和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进攻而斗争58

第一节 抗战胜利后罗田的局势,地方党组织开展争取和平民主的革命活动58

抗战胜利后罗田的局势58

中共浠蕲英罗边县委会的建立与争取和平民主活动58

第二节 鄂东独立旅在罗田的牵敌斗争59

鄂东独立旅受命牵敌于鄂东59

鄂东独立旅在罗田的战斗与活动59

第三节 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坚持武装斗争62

中共罗田县委会的重新建立与活动62

县武工队的建立与活动63

手枪队在罗田的游击活动63

第四节 “六·二六”流血事件的发生与反迫害的学生运动64

“六·二六”流血事件的发生64

全县学生掀起反迫害运动64

第十三章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罗田的革命形势迅速发展66

第一节 刘邓大军挺进罗田,刘邓首长在石桥铺召开会议66

刘邓大军挺进罗田,三次攻克县城66

刘邓首长在石桥铺召开六纵团以上干部会议67

第二节 各级人民政权和县大队的建立67

县、区各级人民政权的建立67

成立县大队和区干队,保卫革命政权68

第三节 在罗北部分地区进行土地改革68

举办干部训练班,培训土改工作骨干68

没收地主的田地财产,给贫雇农分田地69

翻身农民踊跃支前69

第十四章 坚持斗争,迎接解放71

第一节 刘邓大军战略转移后罗田的革命形势71

刘邓大军实行战略转移,国民党匪军卷土重来71

地方党组织在人民群众的掩护下坚持斗争71

革命群众千方百计保护解放军伤病员72

第二节 坚持进行武装斗争,粉碎敌人的“扫荡”73

县大队在罗田地区开展游击战争73

在滕家堡战斗中大量歼敌,粉碎了敌人的扫荡73

第三节 罗田全境解放,人民政权的全面建立75

罗田全境解放75

人民政权的全面建立75

开办革命干部学校75

第四节 清剿残匪76

我军进山剿匪76

罗田地区的残匪全部扑7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