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唐前中国佛教史论稿【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雪松著 著
- 出版社: 中国财富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79页
- 文件大小:210MB
- 文件页数:48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唐前中国佛教史论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论1
第一章 前人研究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的坐标3
第一节 以中国哲学史、思想史演进为坐标3
第二节 以隋唐佛教宗派为坐标7
第三节 以印度、西域佛教史地为坐标8
第二章 1949年以来大陆地区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的研究范式10
第一节 “上层建筑”范式10
第二节 “中国化”范式12
第三节 “知识考古”范式14
第三章 唐前佛教史研究的史料问题及本书的写作思路16
第一节 史料的概述与甄别:社会史与思想史之辨16
第二节 “释氏辅教之书”35
第三节 本书的结构与章节安排50
第一编 华夷之辨:佛教与中华文明的相遇53
第一章 佛教入华早期史料阐微55
第一节 佛与帝王师55
第二节 “永平求法”的再讨论62
第二章 侨民佛教75
第一节 梵僧来华与佛教初传77
第二节 侨民佛教的“胡话胡说”88
第三章 化胡与师夷:老子化胡的历史钩沉93
第一节 引言:由沙夫引发的佛教史研究方法与视角的话题93
第二节 化胡说:“胡话胡说”与“胡话汉说”之间的一个过渡形态94
第三节 师夷长技以自强99
第四章 般若思想的传译:以早期汉译经典《道行》为中心的考察103
第一节 《道行般若经》的译本、讲颂方式及核心思想103
第二节 《道行般若经》中反映出的大、小乘差别106
第三节 《道行般若经》中的本无思想兼及东晋般若学108
第四节 般若学的转向110
第五章 对格义佛教的重新认识114
第一节 反向格义与广义格义114
第二节 何为外书:中外问题还是新旧问题119
第二编 魏晋佛教思想论纲127
第一章 六家七宗:东晋般若学的兴盛129
第一节 六家七宗的代表人物探析130
第二节 六家七宗的分类138
第三节 六家七宗的思想史地位144
第二章 不顺化以求宗的庐山慧远149
第一节 庐山慧远创作《沙门不敬王者论》的具体背景150
第二节 《沙门不敬王者论》的佛学思想分析155
第三章 孤明先发的竺道生165
第一节 竺道生的生年165
第二节 道生第一次去庐山的时间169
第三节 道生的“善不受报”义175
第四节 道生的“身前身后名”180
第四章 论东晋南朝的僧人学风的转变188
第一节 格义与六家的玄风190
第二节 玄谈风气的影响193
第三节 佛学风气的改变196
第五章 晋宋之际般若学向涅槃学发展的多元化径路203
第一节 毗昙学与《法华经》在般若学向涅槃学转变中的作用203
第二节 《肇论》中所体现的般若学向涅槃学转变路径212
第三节 般若学向涅槃学转变的广泛信仰背景218
第四节 小结:历史与时代的问题化、理论化223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佛教制度与政策举隅225
第一章 六朝佛教尺牍227
第一节 六朝佛教书信概述227
第二节 两类公开信231
第三节 小结:六朝佛教书信的功能233
第二章 玄谈与辩论:谢灵运《辨宗论》发微237
第一节 引言: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238
第二节 山水不足以娱其情,名理不足以解其忧240
第三节 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246
第三章 辨宗、均圣与灭佛251
第一节 佛教势力的增长251
第二节 略述北朝两次法难253
第四章 皇帝的菩萨戒:略论佛教在南朝国家政策的定位262
第一节 刘宋文帝时关于佛教社会作用的辩论262
第二节 梁武帝与智者国师265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佛教讲经制度探析269
第一节 唱导与斋讲270
第二节 转读与都讲、麈尾274
第三节 上讲与问难279
第四节 讲经法会的程式化284
第五节 总结:僧讲、尼讲、俗讲289
第四编 魏晋南北朝民间佛教探析297
第一章 佛学义理研究与佛教信仰研究299
第一节 像法与末法:从北魏昙谟最谈起299
第二节 “猫鬼”与神佛杂居: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生存的民间信仰环境309
第二章 南朝民众的佛教地狱信仰研究316
第一节 晋宋时民众接受的地狱信仰317
第二节 地狱观念与佛教其他教理的整合325
第三章 末法信仰与北朝僧侣数目暴增的吊诡339
第一节 均田制的破坏与末法信仰339
第二节 南北朝时期的“禅”346
第四章 略论南朝的神僧大士350
第一节 引言:魏晋南北朝的神僧类型350
第二节 南朝初年的神异僧354
第三节 梁陈间的神僧大士356
第五章 地府与净土:中国人死后世界信仰的重新构建362
第一节 引言:原始反终,知生死之说362
第二节 三教兼容的“炼狱”式地府信仰363
第三节 从地府到净土:儒释道三教对死后世界“地仙”信仰模式的构建368
第五编 南北朝佛学思想:以三教关系为主要视角377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易学与佛学比较研究论纲379
第一节 数与象380
第二节 圆而神392
第二章 涅槃与仙化:南朝释道二教论衡399
第一节 引言:南朝日趋激烈的佛道论衡399
第二节 泥洹与仙化401
第三节 夷夏与二谛406
第三章 与儒学的一次交锋:神不灭辩论的佛学意义411
第一节 南朝神不灭的争论412
第二节 无明神明与一心二门417
第四章 南朝中后期的佛教新思潮421
第一节 南朝后期佛学的再度活跃422
第二节 智境与二谛、三谛427
第五章 术与道:教相判释与学派体系的不断创建432
第一节 中国古代学术的分野与大、小乘432
第二节 佛教的理想体系:对道的追求与对术的可望444
参考文献457
一、原始资料457
二、研究性论著459
跋479
热门推荐
- 650928.html
- 3108930.html
- 384988.html
- 1509954.html
- 3692040.html
- 1223587.html
- 112858.html
- 1141293.html
- 2214426.html
- 32281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424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817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515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188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133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344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116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24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435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94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