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第三条道路 “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崛起之真谛【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第三条道路 “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崛起之真谛
  • 李忠尚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89218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63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79页
  • 主题词:新马克思主义-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第三条道路 “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崛起之真谛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一、当前世界金融危机与中国之道路1

二、“新马克思主义”及马尔库塞、哈贝马斯11

1.“新马克思主义”概念11

2.“新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学”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异同15

3.“新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与发展19

三、马尔库塞的思想概貌及其发展28

1.第一阶段(1928~1933年)30

2.第二阶段(1934~1941年)32

3.第三阶段(1942~1964年)33

四、马尔库塞的马克思观36

1.马尔库塞马克思观的基本倾向38

2.马尔库塞马克思观的“新发现”40

3.马尔库塞马克思观的思想渊源42

4.马尔库塞的个人主义的乌托邦45

第二章 “批判理论”的马克思主义48

一、马克斯·豪克海默对社会批判理论的总体表述51

1.“批判理论”的前奏51

2.“批判理论”的基本特征52

3.“批判理论”的独立性55

4.豪克海默的悲观主义58

二、马尔库塞对“批判理论”的哲学表述——马克思主义批判论61

1.将马克思主义解释为经济的和机械的唯物主义63

2.将马克思主义解释为过时的19世纪的理论65

3.将“批判理论”解释为修正马克思主义的“哲学”69

三、马克思的批判和“批判的批判”74

1.马克思的批判75

2.“批判的批判”81

3.“精神”与“群众”——“批判的批判”与“非批判性的群众”85

第三章 马尔库塞的海德格尔式马克思观及其历史观88

一、马尔库塞的早期马克思观89

二、马尔库塞将马克思主义解释为“历史性理论”92

1.“历史性”概念92

2.马尔库塞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状况”的确定95

3.马尔库塞的“激进行动”论97

4.“思维行动”和“不断革命”107

三、马尔库塞将辩证法与现象学结合之败局111

1.辩证法作为对历史性中过去的“否止”111

2.马尔库塞的现象学概念114

3.马尔库塞的“辩证现象学”构思116

四、马尔库塞和马克思的历史概念119

1.马尔库塞的早期历史观119

2.马克思的历史概念121

第四章 马尔库塞的人道主义马克思观124

一、马尔库塞对马克思理论“本来基础”的“新发现”126

1.感性从“德国古典哲学转向革命理论”时的“决定性”意义126

2.作为“本体论”范畴的马克思的劳动概念131

3.人的本质作为马克思理论的基础137

二、马尔库塞将黑格尔哲学解释为马克思理论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139

1.黑格尔与马克思的“基本范畴”140

2.关于黑格尔哲学中的辩证法和真理142

三、“认识”在扬弃物化中的作用146

1.从人的本质来解释外化劳动的可能性146

2.识别物化的认识是扬弃一切异化的杠杆150

四、马克思的“现实的人”与“人的解放”152

1.从抽象的人向“现实的人”的转变152

2.“完成了的人道主义”概念和“人的解放”153

第五章 马尔库塞的旨在扬弃异化的个人主义的共产主义155

一、马尔库塞的“异化”概念158

1.共产主义是“个人主义的一种新形式”159

2.扬弃异化的顶点——废除劳动163

二、埃里希·弗洛姆的异化观169

1.青年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171

2.黑格尔的异化概念同马克思的异化概念171

3.人的本质的解放是马克思理论的目的172

4.异化劳动向自由劳动的转化是马克思的主题173

三、马尔库塞将弗洛伊德与马克思相结合的尝试175

1.心理结构和社会结构之间的冲突175

2.马尔库塞与弗洛姆之间的分歧176

四、马克思的“异化”概念178

第六章 马尔库塞的乌托邦社会发展观181

一、马尔库塞对“单向度的社会”的批判181

二、马尔库塞的“单向度性”和“一体化”概念189

三、马尔库塞对“单向度思想”的批判195

四、马尔库塞关于社会发展的“选择的可能性”与批判之批判200

第七章 马尔库塞的意识形态批判观203

一、从传统意识形态批判到技术意识形态批判203

二、关于意识形态的几个传统概念的演变209

三、马尔库塞的意识形态概念及其实质214

四、马尔库塞的文明观及其评析215

1.关于实现“现代文明世界”的“彻底人道化”问题217

2.关于“文化革命”问题220

3.马尔库塞及“新马克思主义”的文明观评析226

第八章 第三条道路228

一、马尔库塞的第三条道路思想228

二、马尔库塞的现代工业社会理论之总体批判237

1.关于现代工业社会物质资料的丰富是否会消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对立问题239

2.关于科学技术在现代工业社会中的作用问题240

3.关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的问题241

4.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问题242

第九章 哈贝马斯的技术意识形态论243

一、哈贝马斯的思想发展及其理论框架245

1.《公共性的结构转变》246

2.《大学生与政治》和《抗议运动与高校改革》247

3.《认识和兴趣》和《关于社会科学的逻辑》248

4.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到《交往行为理论》251

二、哈贝马斯的现代工业社会之意识形态批判255

1.哈贝马斯意识形态批判的基础——马尔库塞的意识形态批判256

2.哈贝马斯对马尔库塞意识形态批判之阐释和发展——“合理性”与“技术理性的政治内容”261

3.哈贝马斯论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及其有关范畴263

4.哈贝马斯论现代工业社会的两大发展趋势与技术及科学的意识形态功能267

5.哈贝马斯的“阶级斗争”和“意识形态”过时论271

6.哈贝马斯的“意识形态取代论”与“唯一的抗议源”观点273

三、哈贝马斯的技术意识形态论评析274

第十章 哈贝马斯的新思维与研究“新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279

一、哈贝马斯对技术意识形态论、交往行为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新认识279

二、研究“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和现实意义284

1.在比较中鉴别,在鉴别中更全面地认识现代资本主义285

2.在比较中体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需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86

3.在比较中鉴别,在鉴别中丰富,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287

第十一章 中国的“第三条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89

一、马尔库塞、哈贝马斯以及“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启蒙289

二、中国的改革开放及其重新崛起290

三、中国的“第三条道路”及其崛起之真谛291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以人为本293

参考文献294

附录一:德文目录328

附录二:哈贝马斯与李忠尚对谈录(德文版)338

附录三:德语专文1 中国的第三条道路348

附录四:德语专文2 再度回归正常的德国民主356

后记36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