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棉花品种及其系谱【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黄滋康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11378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91页
- 文件大小:170MB
- 文件页数:463页
- 主题词:棉花-品种-简介-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棉花品种及其系谱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中国棉花品种论述3
第一章 绪论3
一、棉花良种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3
二、中国棉花品种的改良4
三、棉花品种选育的主要目标6
四、中国棉花育种的主要成就7
第二章 中国棉区划分9
第一节 按棉花生产地区划分9
一、黄河流域棉区11
二、长江流域棉区11
三、西北内陆棉区12
四、北部(特早熟)棉区12
五、华南棉区13
第二节 按棉花熟性生态特征划分14
一、气象资料分析与六个熟性生态区的命名与特征16
二、棉花品种的不同熟性与对应棉区的适应性18
第三节 五大棉区和六个熟性生态区的结合19
一、黄河流域棉区(中早熟为主)19
二、长江流域棉区(中熟区)21
三、西北内陆棉区(早熟区及次早熟区为主)23
四、北部(特早熟)棉区(特早熟区)25
五、华南棉区(晚熟区)25
第三章 棉花种质资源28
第一节 栽培棉种28
一、草棉(G.herbaceum L.)29
二、亚洲棉(G.arboreum L.)31
三、陆地棉(G.hirsutum L.)33
四、海岛棉(G.barbadense L.)36
第二节 野生棉种38
一、非洲和阿拉伯组群39
二、澳洲组群40
三、中南美洲组群42
第三节 棉花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44
一、种质资源的研究44
二、种质资源的利用52
第四章 中国棉花品种的演变55
第一节 亚洲棉和草棉55
一、亚洲棉55
二、草棉56
第二节 陆地棉56
一、引种57
二、品种更换58
第三节 海岛棉62
一、新疆棉区62
二、云贵高原和华南沿海地区63
第五章 亚洲棉品种65
第一节 概述65
一、亚洲棉的传入中国65
二、中棉品种的形成66
第二节 中棉品种分类及其生物学性状66
一、品种分类66
二、生物学特性68
第三节 主要品种及其系谱70
一、地方品种70
二、系统选择育种法育成的品种74
三、品种间杂交法育成的品种76
第六章 陆地棉品种——黄河流域棉区78
第一节 概述78
一、华北平原亚区(冀鲁豫接壤区)79
二、黄淮平原亚区(徐淮、菏泽、商丘区)79
三、黑龙港亚区80
四、黄土高原亚区80
五、京津唐亚区81
第二节 棉花品种的演变81
一、河北省82
二、河南省82
三、山东省82
四、山西省83
五、陕西省83
六、江苏省徐淮地区83
第三节 育成的品种84
一、斯字棉为亲本育成的品种84
二、岱字棉为亲本育成的品种89
三、57-681、52-128、中棉所3号和陕棉3号为亲本育成的品种93
四、乌干达棉和中棉所7号、中棉所12为亲本育成的品种98
五、珂字棉、脱字棉、密字棉、福字棉、德字棉、爱字棉、PD棉为亲本育成的品种102
六、金字棉、中棉所10号和辽棉系列为亲本育成的品种106
七、朝阳1号和涡及1号为亲本育成的品种111
八、陆地棉与海岛棉和远缘种间杂种后代育成的品种113
九、育成的抗虫棉品种116
十、以代号或无来源育成的品种122
第七章 陆地棉品种——长江流域棉区125
第一节 概述125
一、长江上游亚区126
二、长江中游沿江亚区126
三、长江中游丘陵亚区127
四、长江下游亚区127
五、南襄盆地亚区128
第二节 棉花品种的演变129
一、四川省130
二、湖北省130
三、湖南省130
四、江西省131
五、安徽省131
六、江苏省及上海市131
七、浙江省132
第三节 育成的品种132
一、岱字棉为亲本育成的品种132
二、洞庭1号为亲本育成的品种138
三、52-128、57-681和陕棉系列为亲本育成的品种140
四、金字棉、锦棉、辽棉和中棉所10号为亲本育成的品种144
五、斯字棉、脱字棉、珂字棉和福字棉为亲本育成的品种147
六、德字棉、密字棉和乌干达棉(中棉所7号、中棉所12)为亲本育成的品种149
七、短果枝和窄叶型棉为亲本育成的品种151
八、陆地棉与亚洲棉、海岛棉和远缘种间杂种后代育成的品种153
九、育成的抗虫棉品种155
十、以代号或无来源育成的品种155
第八章 陆地棉品种——西北内陆棉区157
第一节 概述157
一、南疆亚区(塔里木盆地)157
二、北疆—河西走廊亚区158
三、东疆亚区159
第二节 棉花品种的演变160
一、南疆亚区161
二、北疆—河西走廊亚区161
三、东疆亚区161
第三节 育成的品种162
一、克克1543为亲本育成的品种162
二、611波和农垦5号等为亲本育成的品种163
三、金字棉系统为亲本育成的品种164
四、司1470为亲本育成的品种164
五、108夫和塔什干2号为亲本育成的品种165
六、长绒1号、麦克奈尔210、贝尔斯诺、岱字棉、乌干达棉和陕棉系列为亲本育成的品种166
七、陆地棉、海岛棉与野生棉种间杂种后代育成的品种169
八、以代号或无来源育成的品种169
第九章 陆地棉品种——北部特早熟棉区及华南棉区172
第一节 北部特早熟棉区172
一、概述172
二、棉花品种的演变174
三、育成的品种175
第二节 华南棉区181
一、概述181
二、育成的品种183
第十章 陆地低酚棉与彩色棉品种185
第一节 低酚棉185
一、低酚棉育种的意义185
二、育成的品种186
第二节 彩色棉191
一、彩色棉育种的意义191
二、育成的品种(系)191
第十一章 棉花杂交种195
第一节 概述195
一、我国棉花杂种优势研究史略195
二、陆地棉杂交种组合的演变196
第二节 育成的棉花杂交种197
一、陆地棉品种间杂交种197
二、陆地棉与海岛棉种间杂交种216
第十二章 中国陆地棉品种(杂交种)性状分析219
一、陆地棉丰产品种性状219
二、陆地棉优质纤维品种(杂交种)性状222
三、陆地棉抗枯、黄萎病品种性状225
四、陆地棉抗虫品种(杂交种)性状227
五、陆地棉夏播短季品种性状228
六、陆地棉低酚品种性状230
七、陆地棉彩絮品种性状232
八、最大年播种面积在10万hm2以上陆地棉品种(杂交种)的分类性状234
第十三章 海岛棉品种238
第一节 概述238
一、西北内陆新疆棉区238
二、云贵高原与华南沿海地区239
第二节 棉花品种的演变240
一、新疆棉区240
二、云贵高原和华南沿海地区241
第三节 育成的品种242
一、中亚埃及型海岛棉9122依和军海1号为亲本育成的品种242
二、中亚埃及型海岛棉5230弗、新海棉为亲本育成的品种245
三、中亚埃及型海岛棉5904依、8763依和司6022为亲本育成的品种246
四、中亚埃及型海岛棉2依3等为亲本育成的品种247
五、海岛型海岛棉长绒3号为亲本育成的品种249
六、埃及型海岛棉米努非为亲本育成的品种249
七、多年生海岛棉品种250
第十四章 棉花品种改良的经验和展望252
第一节 棉花品种改良的经验252
一、根据各棉区自然条件和耕作栽培特点,明确育种目标和方向252
二、早熟性、稳产性和抗逆性是育成高产品种的关键253
三、征集种质资源,加强性状创新,丰富育种材料255
四、通过引种和品种比较试验,确定引进品种直接在生产上利用255
五、从生产品种中筛选优株,开展系统育种256
六、采用各种杂交组合方式,开展杂交育种256
七、选配强优势杂交组合,推广杂种优势利用257
八、棉花杂交种制种技术与种子生产258
九、冬季南繁加代,加速育种世代进程258
十、重视基础理论研究,推动发展高新技术,提高育种效率259
第二节 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及良种繁育的经验260
一、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60
二、棉花良种繁育的经验262
第三节 棉花品种改良的展望264
一、提高棉纤维强度和细度,适应气流纺织对原棉品质的要求265
二、选育适于干旱和浇水条件差的灌溉棉区的耐旱品种及水旱兼用的棉花新品种265
三、选育适于机械化操作、抗除草剂及麦后直播的短季棉新品种265
四、选育种子无棉酚、棉株高棉酚、抗虫、无农药残毒的棉花新品种265
五、加强陆地棉抗虫杂交种强优势组合的研究和利用266
六、进一步提高棉株的光能利用率和生物学产量266
七、采用分子标记(Molecular Marker)技术,提高选择效率266
八、通过生物技术导入异源基因,促进棉花育种工作267
第二部分 中国棉花品种系谱图271
一、中国棉花品种首字笔画检索(系谱图图序)271
二、中国棉花品种系谱图294
(一)亚洲棉(中棉)295
(二)陆地棉296
(三)海岛棉340
附录 中国棉花栽培种性状分区总表附表1 20世纪种植亚洲棉主要品种性状表345
附表2 黄河流域棉区陆地棉品种(杂交种)性状表346
附表3 长江流域棉区陆地棉品种(杂交种)性状表353
附表4 西北内陆棉区陆地棉品种(杂交种)性状表361
附表5 北部特早熟棉区陆地棉品种性状表363
附表6 优质纤维品种(杂交种)性状表364
附表7 陆地棉抗枯、黄萎病品种(杂交种)性状表366
附表8 陆地棉抗棉铃虫品种(杂交种)性状表375
附表9 皮棉产量超过对照20%以上的陆地棉品种(杂交种)性状表378
附表10 最大年播种面积超10万hm2的陆地棉品种(杂交种)性状表381
附表11 海岛棉品种性状表383
结束语384
主要参考文献387
热门推荐
- 521152.html
- 3304111.html
- 839408.html
- 2400999.html
- 2457582.html
- 3173006.html
- 1542229.html
- 747648.html
- 2724648.html
- 31062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873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050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302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196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65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069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449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40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881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25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