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心雕龙研究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文勋著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682083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78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29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文心雕龙研究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王运熙1
绪论1
第一章 《文心雕龙》的产生及其影响12
第一节 《文心雕龙》的文化渊源12
一、儒学文化渊源13
二、道家文化渊源15
三、佛家文化渊源19
第二节 《文心雕龙》对前人文论、诗论的总结和继承24
一、缘情说的确立26
二、想像论的发挥27
三、意象论的发展28
四、风格论的形成29
五、声律说的影响32
第三节 《文心雕龙》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33
一、理论的系统性33
二、理论的深刻性34
三、理论的实践性37
第二章 隋唐至宋代的《文心雕龙》研究41
第一节 概述41
第二节 隋唐时期《文心雕龙》的影响和研究43
一、史学家的著录和评论45
二、一些作家文人的征引和评论48
三、日本弘法大师与《文心雕龙》50
第三节 《文心雕龙》在宋代的影响53
一、著录和介绍53
二、选录和引用55
第四节 刘勰“原道”思想对唐宋文学思想的影响56
一、初唐文学家和史学家论“道”57
二、唐代古文运动的“文以明道”思想58
三、宋代古文运动的“文以载道”思想60
第三章 元、明时期的《文心雕龙》研究63
第一节 文学思想的变化与《文心雕龙》研究的兴起63
一、复古思潮与“明道”传统64
二、性灵与情性64
三、格调辨体与刘勰的体性说65
四、文体研究66
第二节 版本与序跋66
一、《文心雕龙》的元、明版本67
二、序、跋对《文心雕龙》的评论70
第三节 征引和评论76
一、评点76
二、品评78
三、采摭和引用79
第四章 清代的《文心雕龙》研究82
第一节 著录、征引和考证校注82
一、著录82
二、征引83
三、考证和校注84
第二节 序跋与品评86
一、孙梅和章学诚的评论86
二、沈叔埏和李执中的两篇《〈文心雕龙〉赋》89
三、刘开、刘毓崧和张松孙的评论91
第三节 黄注与纪评94
一、黄叔琳《文心雕龙辑注》94
二、纪昀的《文心雕龙》评点96
第五章 民国时期的《文心雕龙》研究100
第一节 注释和札记专著101
一、李详的《文心雕龙补注》101
二、黄侃的《文心雕龙札记》103
三、范文澜的《文心雕龙注》108
第二节 文学批评史中的研究114
一、陈钟凡的《中国文学批评史》114
二、罗根泽的《中国文学批评史》116
三、朱东润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117
四、傅庚生的《中国文学批评史通论》118
第三节 《文心雕龙》评论文章120
一、概述120
二、杨鸿烈的《文心雕龙的研究》121
三、吴熙的《刘勰研究》和徐善行的《革命文学的——文心雕龙》122
四、刘节的《刘勰评传》和梁绳祎的《文学批评家刘彦和评传》124
五、其它论文127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后“龙学”的勃兴131
第一节 校注和翻译132
一、杨明照及其《文心雕龙校注》和《文心雕龙校注拾遗》133
二、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135
三、《文心雕龙》今注今译138
第二节 文学史、文学批评史中对《文心雕龙》的研究139
一、郭绍虞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和《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册)139
二、刘大杰的《中国文学发展史》和他主编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册)141
三、其它一些《中国文学史》中对《文心雕龙》的评论143
第三节 专题研究和讨论146
一、对《文心雕龙》的总体研究147
二、关于刘勰的世界观的讨论150
三、关于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讨论152
四、关于风格和风骨及其它一些问题的讨论154
第七章 新时期“龙学”的蓬勃发展(上)159
第一节 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的成立及学术活动的开展161
一、学会成立161
二、学会历次年会及学术活动164
三、《文心雕龙》国际学术研讨会166
四、《文心雕龙学刊》及其它169
第二节 校注、翻译和疏证175
一、校注类175
二、注释、翻译类177
三、诠释类180
四、疏证类181
第三节 研究论著183
一、理论研究专著184
二、研究论文集188
三、文学批评史、美学史中的论述191
第八章 新时期“龙学”的蓬勃发展(下)196
第一节 关于刘勰的生平、家世和生卒年的研究196
一、刘勰的生平和家世196
二、关于刘勰生卒年的考证198
三、关于刘勰基本思想的讨论200
第二节 关于刘勰文学理论的几个基本问题207
一、关于《文心雕龙》理论体系的讨论207
二、关于刘勰“原道”思想的讨论211
三、关于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讨论221
第三节 关于《文心雕龙》的“创作论”及其它224
一、关于《文心雕龙》的创作理论224
二、关于文学与现实的关系问题227
三、关于文学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229
四、对《文心雕龙》的总体评价230
第九章 台、港《文心雕龙》研究233
第一节 台湾“龙学”五十年概览233
一、起步十年(1951-1960)234
二、大发展的十年(1961-1970)235
三、成果累累的十年(1971-1980)237
四、向纵深发展的十五年(1981-1995)239
第二节 台湾“龙学”主要学者及其论著241
一、张立斋和李景溁等242
二、沈谦、黄春贵、王金凌等243
三、黄锦鋐、李曰刚、王更生等246
四、台湾“龙学”后起之秀250
第三节 香港“龙学”简介252
一、饶宗颐及其《文心雕龙与佛教》等论文254
二、石垒及其《〈文心雕龙〉佛道义疏证》254
三、陈耀南、黄维樑的“龙学”论著255
主要参考书目258
附录一 民国时期(1911~1949年)《文心雕龙》研究著述索引260
附录二 《文心雕龙》’88国际研讨会论文总目录265
附录三 中日学者《文心雕龙》学术讨论会论文目录268
附录四 台湾《文心雕龙》研究著作目录271
后记277
热门推荐
- 2610296.html
- 824414.html
- 3254461.html
- 2553416.html
- 1277801.html
- 2707747.html
- 623537.html
- 3580292.html
- 476829.html
- 13525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06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887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072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683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381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325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322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880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672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89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