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广西粮食生产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傅荣寿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 ISBN:7536318626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529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54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广西粮食生产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编11
第一章 先秦时期的粮食生产11
第一节 从采集狩猎经济进入原始农业11
第二节 粮食作物栽培的起源16
第二章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粮食生产20
第一节 铁农具的普及和牛耕的推广21
第二节 兴修水利,改进粮食作物栽培技术23
第三节 水稻为主,兼种旱粮26
第四节 粮食产量、加工和储备28
第三章 隋唐宋元时期的粮食生产33
第一节 耕作技术和水利34
第二节 屯田和垦荒39
第三节 广种水稻、开始种麦43
第四章 明清时期的粮食生产48
第一节 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48
第二节 大兴农田水利51
第三节 提高粮食作物栽培技术57
第四节 粮食作物的新结构62
第五节 粮食的调运67
第五章 民国时期的粮食生产72
第一节 民国时期粮食生产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73
第二节 粮食生产概况75
第三节 粮食作物的分布及结构95
第四节 粮食消费101
第五节 粮食的输出与输入108
第六节 耕作制度与栽培技术109
第六章 建国后粮食生产概况122
第一节 1950-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粮食生产123
第二节 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粮食生产129
第三节 1958-1962年“二五”时期的粮食生产137
第四节 1963-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粮食生产145
第五节 1966-1975年“三五”、“四五”时期的粮食生产151
第六节 1976-1980年“五五”时期的粮食生产161
第七节 1981-1985年“六五”时期的粮食生产168
第八节 1986-1990年“七五”时期的粮食生产181
第九节 经验与教训191
第二编199
第七章 水稻199
第一节 建国前的水稻生产199
第二节 解放后的水稻生产202
第三节 水稻分区与双季稻的种植制度216
第四节 水稻品种改良和突破224
第五节 栽培技术的进步233
第八章 玉米242
第一节 玉米生产发展概况242
第二节 玉米产区分布和栽培制度的演变252
第三节 玉米品种类型及演变264
第四节 发展玉米生产的主要措施与技术278
第一节 甘薯生产的发展概况290
第九章 甘薯290
第二节 甘薯品种分类及演变294
第三节 甘薯的产区分布及区划300
第四节 栽培制度302
第五节 甘薯栽培管理、贮藏和加工技术的改进304
第十章 小麦311
第一节 发展概况311
第二节 产区分布317
第三节 小麦品种的类型319
第四节 小麦品种的演变322
第五节 耕作制度332
第六节 栽培技术333
第一节 生产概况337
第十一章 大豆337
第二节 产区分布和耕作制度343
第三节 品种类型及演变345
第四节 栽培技术的改进349
第五节 加工与利用350
第十二章 小杂粮352
第一节 高梁352
第二节 荞麦358
第三节 粟363
第四节 绿豆367
第五节 碗豆 蚕豆372
第六节 马铃薯376
第七节 芋头380
第八节 薏苡384
第三编391
第十三章 粮食生产条件的改善与农业技术改造391
第一节 兴修水利391
第二节 造田造地395
第三节 粮食作物种子评选与繁育398
第四节 改土与增肥417
第五节 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433
第十四章 粮食作物科学研究事业451
第一节 水稻科学研究451
第二节 玉米科学研究461
第三节 小麦科学研究472
第四节 甘薯科学研究474
第十五章 粮食基地建设478
第一节 粮食基地县选择的条件及基本情况478
第二节 粮食基地县生产概况480
第三节 建设粮食基地县的主要措施482
第四节 存在问题490
第五节 粮食基地乡(镇)建设491
第十六章 加快农业综合开发步伐,提高粮食产量502
第一节 需要与潜力502
第二节 普遍开发与重点开发510
第三节 开发优质大米、提高生活水平520
第四节 对策与措施524
后记529
热门推荐
- 1274900.html
- 994287.html
- 748394.html
- 709563.html
- 3221256.html
- 3359289.html
- 2620293.html
- 2254442.html
- 1525888.html
- 2981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975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264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004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164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948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660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548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608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63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36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