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教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教程
  • 周显云主编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ISBN:7205005027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400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414页
  • 主题词: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地点: 中国 学科: 高等学校 学科: 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1

一、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

二、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6

第二节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9

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9

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5

第三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和主要内容20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20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含义23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探索29

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36

第二章 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41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内容和战略目标41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41

二、现阶段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47

第二节 我国现阶段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52

一、经济建设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52

二、经济建设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57

三、保持农轻重比例协调、注意发展第三产业61

第三节 我国经济建设的基本国策69

一、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69

二、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71

第三章 建设优越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75

第一节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及其补充形式75

一、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75

二、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77

三、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79

四、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形式84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87

一、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87

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91

三、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的统一94

第三节 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96

一、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96

二、我国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具体形式99

三、正确贯彻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101

四、按劳分配为主条件下的多种分配方式103

第四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104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优越性的含义及其标准104

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优越性的原因107

三、为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努力奋斗110

第四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上)115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模式115

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模式的含义110

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模式的类型及其比较116

第二节 我国原有经济体制的形成及其弊端121

一、我国原有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变革121

二、对我国原有经济体制的剖析126

第三节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127

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127

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任务和基本方向130

第五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134

第一节 我国农村原有的经济体制134

一、我国农村原有经济体制的形成和演变134

二、原有农村经济体制的主要弊端139

第二节 我国农村经济改革的过程及伟大意义141

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141

二、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趋势147

三、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150

第六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154

第一节 增强企业活力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154

一、社会主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154

二、社会主义企业是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156

三、增强企业活力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158

四、多种形式的经营方式163

第二节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的作用168

一、市场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机制的基础168

二、完善社会主义的市场体系169

三、进一步理顺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体制174

第三节 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宏观管理制度176

一、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177

二、社会主义的宏观管理要以间接管理为主179

三、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手段调节经济运行181

四、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184

第七章 发展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187

第一节 发展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客观依据和基本原则187

一、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187

二、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原则189

第二节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主要形式192

一、对外贸易192

二、利用外资195

三、引进技术197

四、发展技术、资金和劳务输出200

第三节 设置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201

一、我国设置经济特区的依据201

二、我国经济特区的性质和作用203

三、进一步开放沿海港口城市206

第四节 正确选择出口战略和利用外资战略208

第八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212

第一节 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政权212

一、我国的国家制度和政治制度212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213

三、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219

第二节 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治改革223

一、改革政治体制是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必然要求223

二、现阶段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226

三、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236

第三节 现阶段我国“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239

一、“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239

二、“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客观依据240

三、“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伟大意义241

第九章 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244

第一节 高度民主是社会主义的伟大目标之一244

一、社会主义民主的含义和特征244

二、社会主义民主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252

第二节 社会主义民主要制度化、法律化255

一、切实推行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256

二、加强经济管理民主化259

三、实行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260

第三节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266

一、社会主义法制的本质266

二、我国法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268

三、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273

第十章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275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和对象,任务和作用275

一、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和对象275

二、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任务和作用279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281

一、认真贯彻党对民主党派的方针政策281

二、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283

三、认真贯彻党的宗教政策288

四、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94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和基本指导方针301

第一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301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概念的由来及其特点301

二、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305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310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和根本任务312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312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319

第十二章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325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思想教育325

一、用共同理想动员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325

二、改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思想教育工作328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建设330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330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332

三、在改革开放中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335

第三节 树立和发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337

一、社会主义道德的层次性337

二、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338

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341

第十三章 发展我国的教育科学文化事业347

第一节 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347

一、教育事业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317

二、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350

三、改革教育体制和教育方法354

第二节 发展社会主义的科学事业356

一、科学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356

二、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359

三、我国科技体制的改革363

第三节 发展社会主义的文化事业367

一、文化事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307

二、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370

三、发展我国文化事业的标准和方针372

四、我国文化管理体制的改革374

第十四章 党的领导376

第一节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376

一、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376

二、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381

第二节 努力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386

一、努力改善党的领导386

二、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391

后记40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