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林产学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林产学 上
  • 王松永,丁昭义著 著
  • 出版社: 商务印书书馆
  • ISBN:
  • 出版时间:1984
  • 标注页数:639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66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林产学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林学叢刊序1

序1

著作体例1

第一篇 木材性质学1

一、木材之概念1

(一)木本植物之特徵1

(二)木本植物之种类1

(三)木材构造之概念1

二、木材之形成3

(一)树干的生长3

1.伸长生长3

2.肥大生长5

(二)树干之生长6

(三)形成层7

1.形成层之构成细胞7

2.始原细胞之弦切面分裂8

(四)新生木质部细胞之成熟10

4.形成层之圆周的增加11

三、木材之外观特性14

(一)髓心14

(二)生长轮,早材及晚材15

1.早晚材之形成16

2.年轮宽17

(一)不连续年轮与伪年轮18

(二)未熟材与成熟材19

(三)边材与心材20

(四)取材方式与材面性状23

1.取材与材面23

2.木理,纹理及木肌24

四、木材细胞与细胞壁34

(一)木材细胞34

(二)木材细胞壁34

1.细胞壁的基本构造物质36

2.细胞壁的壁层构造37

3.细胞壁化学成分之分布41

4.细胞壁之变异43

五、针叶树材之构成要素53

(一)纵向管胞53

1.纵向管胞的形状53

2.纵向管胞之大小53

3.纵向管胞的特徵56

4.管胞的种类60

(二)纵向木质部薄壁组织及其他细胞62

1.树脂细胞62

2.异形细胞64

(三)横向(水平方向)排列之组织及细胞65

1.木质线管胞66

2.木质线薄壁组织及其细胞66

(四)针叶树材之树脂沟70

1.正常树脂沟70

2.伤愈树脂沟73

六、涧叶树材的构成要素75

(一)导管75

1.导管节78

2.导管之排列85

3.管孔的複合90

4.导管之内容物92

(二)涧叶树材之管胞94

1.周围状管胞95

2.导管状管胞96

(三)木纤维96

1.真正木纤维97

2.隔壁木纤维及隔壁纤维状管胞98

3.胶质纤维99

(四)木质部薄壁组织99

1.纵向薄壁组织及其细胞99

2.薄壁组织的排列型式99

(五)横向(水平方向)排列之组织与细胞105

1.木质线组织105

2.木质线乳管,乳跡110

(六)细胞间隙112

1.纵向(或轴向)细胞间道113

2.横向(水平)细胞间道,水平树脂道113

3.伤害细胞间道115

七、木材组织及细胞形态之变异117

(一)年轮内之变异117

(二)径向之变异118

(三)纵向(轴向)之变异122

八、木材之缺点127

(一)原来便具有之缺点127

1.节127

2.反应材130

3.脆心材137

4.根张142

5.螺旋木理142

6.交错木理142

7.细木理材143

8.脆弱材143

9.木材中可看到之矿物质143

(二)外在条件所引起之缺点143

1.压缩破损143

2.环裂144

3.脂囊,脂纹144

4.铁条纹144

5.伤愈薄壁组织145

6.髓斑145

7.蚯蚓痕145

8.卷皮146

9.浸水材146

10.霜裂147

11.恶臭之发生147

九、木材之比重149

(一)容積重,真比重与空隙率149

(二)含水率与容積重150

1.绝乾比重151

2.气乾比重152

3.生材比重153

4.容積密度数153

(三)比重之变化153

十、木材与液体156

(一)木材含水率之定义156

1.乾量基准含水率156

2.湿量基准含水率156

3.u与u之关系156

(二)木材含水率测定法156

1.绝乾法156

2.蒸馏法157

3.电阻(或电抵抗)型含水率测定方法157

(三)木材内部之水分状态157

1.生材含水率157

2.平衡含水率,气乾含水率与标准含水率158

3.自由水,结合水与纤维饱和点159

(四)吸湿与脱湿162

1.吸脱湿磁滞现象165

2.吸脱湿性质改善处理166

(五)木材内部水分之移动166

1.水分移动的要素167

2.木材中水分的移动171

十一、木材之膨润性与收缩性174

(一)木材之膨润与收缩机构174

(二)木材膨润与收缩率的表示法174

1.长度之膨润与收缩率174

2.容積的膨润与收缩率175

(三)有关木材膨润、收缩的因子176

1.树种与膨润、收缩176

2.比重与膨润、收缩176

3.含水率与膨润、收缩178

4.木材之构造方向与膨润、收缩179

5.木材之化学成分与膨润、收缩180

(四)木材膨润收缩异方性对於木材性质的影响181

十二、木材之热性质184

(一)木材之热膨胀184

(二)木材之比热186

(三)木材之热传导率187

1.比重与热传导率188

2.木理方向与热传导率188

3.含水率与热传导率189

4.温度与热传导率191

(四)木材之热扩散率192

1.木材密度与热扩散率192

2.木材含水率与热扩散率192

3.木材之温度与热扩散率195

4.木材热扩散率的计算例196

(五)木材之热传导197

(六)木材之发火198

(七)木材之燃烧热198

十三、木材之电性质201

(一)木材之直流电性质201

1.木材含水率的影响201

2.木材温度的影响203

3.木材树种与比重的影响204

4.木理方向的影响204

5.离子及其他因子的影响205

(二)木材之交流电性质206

1.电阻系数206

2.木材之诱电率207

3.木材之诱电体力率212

4.木材之高周波电抵抗214

5.木材之高周波电加热214

十四、木材之音响性质218

(一)概说218

(二)木材音波的传达220

1.音速220

2.音波抵抗,音速放射衰减率及内部摩擦223

(三)建筑音响227

1.音能227

2.木质材料的隔音性229

3.木材之吸音性232

十五、木材之弹性性质238

(一)应力与应变238

(二)应力与应变图239

1.疲劳限度或耐久限度240

2.比例限度240

3.弹性限度240

4.降伏点241

5.破坏应力或极限应力241

(三)虎克法则与弹性系数241

1.虎克法则241

2.性系数242

(四)波松比248

(五)树干内的应力251

(六)直交异方性物体的弹性252

(七)木材弹性系数的各种影响因素255

1.纤维方向与弹性系数255

2.解剖学构造与弹性系数258

十六、木材之引张强度性质264

(一)木材纵向引张264

1.纵向引张强度的测定265

(二)木材横向引张268

1.木材横向引张强度的测定268

(三)木材引张强度性质的影响因素270

1.木理方向270

2.比重或密度272

3.含水率274

4.温度274

5.节及缺痕275

6.应变速度277

十七、木材的压缩强度性质279

(一)木材的纵向压缩性质279

(二)木材的横向压缩性质284

1.径向压缩284

2.弦向压缩290

3.RT面45°方向压缩290

(三)木材的部分横向压缩294

(四)木材压缩强度性质的影响因素296

1.木理倾斜角296

2.木材之含水率298

3.木材之比重300

4.木材之温度301

5.节304

6.化学成分304

7.荷重速度305

(五)木材长柱的压缩性质308

1.短柱308

2.中柱308

3.长柱309

4.偏心度与座屈强度310

十八、木材之静曲强度性质315

(一)小型木材樑之试验318

1.中央集中静曲荷重318

2四点静曲荷重320

3.单端静曲荷重320

4.静曲功321

(二)木材之静曲破坏现象与类型321

(三)木材静曲强度的影响因素325

1.木樑的形状与大小325

2.木理倾斜角326

3.木材比重328

4.木材含水率330

5.木材温度331

6.节332

7.荷重速度333

十九、木材之冲击抵抗性质335

(一)冲击抵抗之试验335

1.harp冲击抵抗试验法335

2.美国式冲击试验法337

3.弹动型振子式冲击试验法340

(二)冲击破坏强度与破坏挠度及冲击破坏吸收能量342

(三)木材冲击吸收能量的影响因素346

1.试片的形状与大小346

2.木理倾斜角348

3.木材之比重350

4.木材之含水率352

5.木材之温度355

6.解剖学性质,化学成分与腐朽356

(四)木材冲击弯曲破坏之类型与现象358

(五)木材冲击性质与静力性质之比较358

二十、木材的剪断强度性质362

(一)木材剪断强度之测定362

(二)木材剪断强度之影响因素364

1.木理倾斜角364

2.木材含水率367

3.木材的比重367

二十一、木材之硬度372

(一)硬度之概念372

(二)木材硬度之测定372

1.勃林纳硬度372

2.美尔硬度373

3.MartensandHeyns硬度373

4.简易动力硬度试验法374

(三)木材硬度之影响因素377

1.材面378

2.木材含水率379

3.木材之比重381

4.木材之温度382

二十二、容许应力384

(一)容许应力384

1.木理方向之容许应力度384

2.木理垂直方向之容许应力度386

3.木理倾斜方向之容许应力度387

4.容许应力度的增减388

(二)容许弹性系数388

(三)容许应力度之诱导390

(四)日本与美国容许应力度诱导方式之比较391

第二篇 林产制造化学395

一、木材之生成及其物理特性395

(一)木材之来源、性质及其用途395

(二)木材之生成与构造395

(三)木材之物理性质398

(四)木材与水分之关系402

(五)木材及纤维素之表面積410

(六)吸附热力学413

(七)膨胀与收缩416

二、木材之化学组成与化学反应430

(一)元素之组成430

(二)木材之化学组成分431

(三)木材之主成分与副成分432

(四)木材组成分之表示方法432

(五)树种及其化学组成分437

三.木材之标准分析法449

(一)试料之采取及调制449

(二)分析结果表示法450

(三)水分450

(四)灰分451

(五)萃取物452

(六)纤维素455

(七)全纤维素456

(八)α-,β-,γ-纤维素458

(九)聚戊醣459

(十)聚甘露醣462

(十一)聚分解乳醣463

(十二)葡萄糖酸464

(十三)果胶质467

(十四)乙醯基467

(十五)木质素468

(十六)甲氧基470

(十七)粗蛋白质471

(十八)單宁472

(十九)整体分析法472

四、木材之化学处理与利用479

(一)引言479

(二)木材之醣化480

(三)木材之氢化483

(四)草酸486

(五)肥料及堆肥486

(六)木材之破坏蒸留487

五、木材在天然环境下之分解493

(一)天然之木材493

(二)木材之腐朽493

(三)对木材腐朽之认识494

(四)木材腐朽菌之分类494

(五)木材之虫害498

(六)木材之风化499

六、纤维素之化学构造501

七、半纤维素508

(一)半纤维素之特性508

(二)半纤维素之分离及纯化508

八、木质素516

(一)木质素之分离516

(二)木质素之构造519

(三)木质素之性质533

九、纤维素系树脂537

(一)原料537

(二)纤维素之反应537

(三)硝化纤维素541

(四)醋酸纤维素552

第三篇 木材之涂装与涂装材料563

一、概论563

(一)引言563

(二)木材之类别564

(三)木材涂装之目的565

(四)木材涂料应具备之性能565

(五)木材涂料之种类566

(六)木材制品之一般涂装方法566

二、美式涂装572

(一)涂装系统572

(二)涂装前之作业575

(三)木材着色剂及调色剂579

(四)填充剂之使用587

(五)底漆之重要性588

(六)美式古典涂装法589

三、天然树脂涂料593

(一)谷巴胶593

(二)达马胶595

(三)松香596

(四)紫胶598

(五)漆600

(六)腰果壳油601

(七)柿汁601

四、醇酸树脂涂料603

(一)醇酸树脂之构成及其特性603

(二)油长及其特性604

(三)醇酸树脂之制造方法608

(四)醇酸树脂之用途及其使用配方609

五、聚脲树脂涂料613

(一)聚脲树脂之分类613

(二)聚脲树脂对木材之涂装效果617

六、硝化纤维素系涂料623

(一)硝化纤维素之通性623

(二)硝化纤维素之稀释液及涂料组成分624

(三)硝化纤维素系塗料之使用要点626

(四)硝化纤维素涂装之缺点及其对策626

七、胺系树脂630

(一)尿素树脂630

(二)三聚氰胺树脂632

(三)胺系树脂涂料632

八、聚酯树脂636

(一)不含油醇酸树脂636

(二)不饱和聚酯涂料63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