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育伦理学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教育伦理学概论
  • 李春秋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303031855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54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368页
  • 主题词:教育学:伦理学-概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教育伦理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前言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教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1

一、教育伦理学界说1

二、教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4

三、教育伦理学与其他相关学科6

第二节 教育伦理学的使命9

一、揭示教育的伦理道德价值9

二、研究教师道德的本质及其社会作用10

三、概括和阐述教师道德要求10

四、探讨教师道德要求向教师个体道德转化的规律11

第三节 教育伦理学的研究方法11

一、作为一般科学方法12

二、作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13

三、作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方法14

第二章 教育伦理思想的历史发展20

第一节 中国教育伦理思想概述20

一、上古至先秦时期的教育伦理思想20

二、秦汉时期的教育伦理思想24

三、唐宋时期的教育伦理思想25

四、明清时期的教育伦理思想28

五、近代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的教育伦理思想30

六、中国教育伦理思想的特点及其社会作用32

第二节 外国教育伦理思想概述33

一、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教育伦理思想33

二、中世纪封建时代的教育伦理思想36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伦理思想36

四、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的教育伦理思想38

五、俄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的教育伦理思想40

六、现代世界各国的教育伦理思想研究40

七、西方教育伦理思想的特征45

第三章 教育的伦理道德价值48

第一节 教育价值与教育目标48

一、教育价值48

二、教育目标与社会需要51

三、教育目标与教育公平53

四、人的发展与教育价值目标55

五、科学发展观与教育发展56

第二节 教育实践中的伦理道德价值70

一、教育与社会经济进步相适应71

二、教师教学积极性的发挥72

三、教育系统的良性运行机制75

第三节 教育管理中的伦理道德价值77

一、教育管理的历史演变77

二、教育管理中的道德因素78

三、教育管理中的道德要求80

第四节 教育内部结构中的伦理道德价值81

一、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首要地位81

二、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伟大使命83

三、学生对学习目的和态度的认同程度84

第四章 道德教育在教育中的地位与功能87

第一节 道德教育概述87

一、道德教育的过程87

二、道德教育的特点91

三、道德教育的方法94

第二节 道德教育的价值96

一、道德与道德教育96

二、道德教育的价值98

三、不同道德观对道德教育的影响106

第三节 积极进行道德教育109

一、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109

二、大力开展道德教育的改革和创新111

三、正确处理道德教育中的几种关系113

第五章 教育伦理学的基本原则120

第一节 确立教育伦理学基本原则的依据120

一、反映教育过程的特点120

二、符合当时社会经济政治关系的要求122

三、在教育伦理学规范体系中占主导地位124

第二节 集体主义是教育伦理学的基本原则124

一、集体主义的产生发展125

二、集体主义的基本内容要求127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130

四、坚持集体主义原则中的几个问题131

第三节 教育人道主义是教育伦理学的重要原则141

一、人道主义概述141

二、确立教育人道主义的客观依据146

三、教育人道主义的基本内容要求148

第六章 教师道德要求的形成、特点和社会作用151

第一节 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151

一、职业与教师职业151

二、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154

三、教师职业社会价值的具体表现155

第二节 教师道德要求的形成159

一、教师道德要求产生于教育劳动实践159

二、教师道德要求由教师劳动特点决定160

三、社会主义教师道德要求的形成和发展162

第三节 教师道德要求的特点166

一、教师道德要求是职业道德要求的特殊表现166

二、教师道德要求的一般特点167

三、社会主义教师道德要求的特点169

第四节 教师道德要求的社会作用172

一、对教育过程的调节作用172

二、对学生的教育作用173

三、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作用174

第七章 教师道德要求的本质与构成177

第一节 教师道德要求的一般本质177

一、教师道德要求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177

二、教师道德要求的本质与教育劳动的本质密切相连179

第二节 教师道德要求的特殊本质180

一、教师道德要求是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180

二、教师道德要求是特殊的社会上层建筑181

三、教师道德要求的特殊本质与教育劳动的本质相联系182

第三节 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构成因素184

一、教师职业理想184

二、教师职业态度187

三、教师职业责任189

四、教师职业技能191

五、教师职业纪律193

六、教师职业良心196

七、教师职业荣誉199

八、教师职业作风201

第八章 教师道德要求的基本内容205

第一节 教师与教师职业关系中的道德要求205

一、热爱教育,为教育事业乐于奉献206

二、教书育人,倾心培养新型合格人才207

三、优化智能结构,全面提高个人素质210

第二节 教师与学生关系中的道德要求224

一、树立现代教育的科学学生观224

二、了解、尊重和平等地对待学生226

三、热爱学生,严格而科学地要求学生228

四、以身作则,起到为人师表的示范作用230

五、主动、自觉地做到教学相长231

第三节 教师在其他人际关系中的道德要求232

一、教师与教师关系中的道德要求232

二、教师与学校领导关系中的道德要求235

三、教师与学生家长关系中的道德要求237

四、教师与社会交往关系中的道德要求239

第九章 教师言表风纪的道德要求242

第一节 教师言表风纪及其作用242

一、教师言表风纪的内容和特点242

二、教师言表风纪的教育表率作用243

第二节 教师的语言244

一、语言的规范性245

二、语言的准确性245

三、语言的生动性246

四、语言的严谨性247

五、语言的纯洁性247

第三节 教师的仪表风度248

一、仪表堂堂,衣着朴实整洁249

二、落落大方,举止稳重端庄250

三、平易近人,态度和蔼可亲251

四、教态自然,从容典雅252

第四节 教师的法纪风貌253

一、依法执教,做奉公守法的模范254

二、模范执行国家的政策法令257

三、自觉遵守社会主义纪律258

四、廉洁自律,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蚀259

第十章 教师道德要求的内化262

第一节 教师道德要求内化的必要性262

一、教师个体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条件263

二、教师道德人格完善的重要环节264

第二节 教师道德要求内化的过程和条件265

一、教师道德要求内化的过程265

二、教师道德要求内化的条件271

第三节 义务、良心在教师道德要求内化中的作用277

一、义务在教师道德要求内化中的作用277

二、良心在教师道德要求内化中的作用278

第十一章 教师个体道德品质282

第一节 教师个体道德282

一、社会道德282

二、教师个体道德283

三、教师个体道德与社会道德的关系284

第二节 教师个体道德品质的特征、形成和发展285

一、教师个体道德品质的特征285

二、教师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286

三、社会主义教师道德品质的形成发展与基本内容288

第三节 教师的个性心理品质292

一、教师的个性和个性心理品质292

二、教师个性心理品质的特点和作用292

三、教师个性心理品质的内容要求295

第十二章 教师个体高尚人格的塑造301

第一节 人格与道德人格301

一、人格概述301

二、道德人格310

第二节 道德人格与理想人格314

一、理想人格314

二、道德人格与理想人格的关系315

三、儒家对理想人格的设计追求317

四、理想人格的现实价值324

第三节 教师个体高尚人格的力量与塑造325

一、教师高尚人格的力量325

二、教师高尚人格的塑造327

第十三章 教师道德行为的选择330

第一节 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机制330

一、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界定330

二、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心理机制332

三、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社会机制334

第二节 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自由与责任337

一、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社会自由337

二、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意志自由339

三、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道德责任341

第三节 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实现344

一、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标准344

二、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规定性346

三、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过程348

参考书目353

修订后记35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