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周必大的历史世界 南宋高、孝、光、宁四朝士人关系之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许浩然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凤凰出版社
- ISBN:7550624566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25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34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周必大的历史世界 南宋高、孝、光、宁四朝士人关系之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 周必大研究现状平议3
二 本书主旨及内容5
三 写作理念及方法10
第一章 早期仕宦:周必大与高、孝政局转化下的士人社会22
第一节 政局的转化、理学家的态度及士人关系的变动——从和、战对立到反近习运动23
一 和、战对立的政治格局23
二 反近习运动的政治格局27
三 理学家的态度:以朱熹、张栻为例30
四 士人关系的变动:以史浩、虞允文、三洪之事为例33
第二节 周必大的秦桧党渊源40
一 王葆依附秦桧之事41
二 周必大早期仕宦的波折43
三 周必大与汤思退的关系46
附论 从地域、家族关系看王葆纳周必大为婿的因缘48
第三节 周必大在政局转化之下的仕宦经历52
一 周必大在和、战对立之中的仕宦经历53
二 周必大在反近习运动之中的仕宦经历56
三 倾向自治之计:周必大与虞允文、史浩的关系58
四 结语62
第四节 反近习运动之中周必大与理学家的关系——以其与张栻的论辩为中心62
一 周必大与张栻的论学交谊及政治合作63
二 近习事件的延续:辞任事件66
三 辞任事件背景下的论学:周必大与张栻的讨论68
四 赴任事件背景下的论学:周必大与张栻的辩论73
五 周必大对近习的妥协及对理学派的非议77
六 从汤思退关系的背景看周必大与理学派的分歧79
附考 临安东百官宅考80
本章总结84
第二章 宰执进退(上):周必大的对金政务与人事斡旋86
第一节 金主巡幸与孝宗朝边备之关系兼论周必大的态度86
一 完颜亮侵宋以前“巡幸”汴京史事的回顾87
二 金世宗的巡幸行动与南宋的反应88
三 边备之中周必大的自治主张与弥衅作为91
附考 义胜军移戍事考94
第二节 从周必大边备文件看南宋驻兵缺乏协作的弊端98
一 荆鄂正、副都统制之间的隔阂99
二 长江下游驻兵对协防任务的逃避104
三 开禧北伐之中弊端的爆发108
四 从“大历史观”评价边备的弊端110
第三节 边备中的安抚——周必大与南宋家族军事集团111
一 周必大对吴氏将门的安抚态度112
二 周必大对郭氏将门的安抚态度118
三 雷氏将门易任事件所带来的矛盾121
四 开禧北伐之中将门的堕落125
第四节 从周必大《思陵录》看淳熙十四年宋金外交之隐秘126
一 宋金两国交聘制度以及“权止”使节之事127
二 高宗丧期孝宗接见金使的最初宣谕129
三 孝宗的转变以及宰执的反对131
四 孝宗行事过程考察133
五 事件之中的政治心态及人事关系136
本章总结139
第三章 宰执进退(下):周必大与理学家的政治关系143
第一节 权力核心与理学二派——周必大与朱熹、吕祖谦、刘清之的关系144
一 朱熹的“吾党”意识及理学的内部分歧144
二 朱熹对中央政治的干预147
三 旱灾与政治:周必大与朱熹的两种态度150
四 周、朱之间:吕祖谦与刘清之的两种态度152
五 “后吕祖谦时期”的局面:以朱熹与周必大的两封信札为例157
第二节 周必大与林栗事件、荐士事件及“道学邪气”事件161
一 林栗事件162
二 荐士事件169
三 “道学邪气”事件176
第三节 相党之争与理学家的态度——周必大罢相始末179
一 周、留党争与理学成分180
二 理学激进派对于周必大罢相的态度185
三 姜特立的崛起与留党的分裂189
四 结语190
第四节 从湖南事务看周必大与陈傅良的矛盾191
一 南宋时期湖南财政的凋敝191
二 陈傅良在湖南的减税政令及与湖湘学派的合作193
三 周必大知潭州时期的言论及与陈傅良的矛盾195
四 周必大与丰谊的分歧200
五 周必大与陈傅良矛盾的分析204
附论 从《(致)陈梅州自修》信札看周必大与谢深甫的关系206
第五节 庆元党禁之中的周必大207
一 “伪学逆党籍”五十九人名单产生时间再议207
二 庆元年间周必大与理学的关系211
三 吕祖泰事件219
四 结语222
附表 “伪学逆党籍”五十九人罢黜时间表223
本章总结229
第四章 馆阁翰苑与义理之学:周必大与理学家的学术关系232
第一节 周必大与馆阁翰苑之学兼论理学家的态度233
一 周必大馆阁翰苑的仕途生涯233
二 撰写制文与辞章之学236
三 编刊、校刻文集与校勘之学240
四 理学家对馆阁翰苑之学的态度242
第二节 《皇朝文鉴》与学术分歧245
一 《皇朝文鉴》的编修缘由与两种学术文化的倾向245
二 吕祖谦编修《皇朝文鉴》的理学取向247
三 馆阁翰苑对于编修《皇朝文鉴》的干预249
四 吕祖谦的反应255
五 结语257
第三节 周必大、朱熹关于《欧阳文忠公集》的辩论257
一 周必大与朱熹对韩愈、欧阳修评价的不同258
二 朱熹《韩文考异》:挑战馆阁校勘与宣扬理学思想261
三 周、朱的欧集之辩264
四 余论269
本章总结271
第五章 分歧与交谊:周必大的乡邦社交272
第一节 周必大的乡邦生活——一个时空结合的考察273
一 隆兴元年至乾道六年:永和闲居生活273
二 乾道八年至淳熙元年:参与江西事务276
三 绍熙五年以后:迁居庐陵县城281
四 结语284
第二节 诗学、私交与对金态度——周必大与胡铨的唱和往来284
一 周、胡唱和与江西诗学285
二 周、胡唱和中的私人交谊:以声色玩赏之诗为例287
三 周、胡唱和与对金的政治态度290
四 结语295
第三节 理学态度与党禁心境——周必大与杨万里的晚年关系296
一 周、杨对理学所持态度的分歧:以二氏对欧阳修理解的差异为例298
二 庆元党禁期间周、杨的心境:以杨万里撰谢谔《神道碑》事为例300
三 结语307
本章总结307
结论308
征引文献312
后 记322
补 记325
热门推荐
- 2270838.html
- 3749358.html
- 1960866.html
- 3786491.html
- 2940363.html
- 3894127.html
- 3861103.html
- 2631564.html
- 2455337.html
- 37347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080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765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397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00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906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667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237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770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467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4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