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研究
  • 阳曦,刘玉宝主编;刘明飞,崔燕,李志明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ISBN:7206030610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620页
  • 文件大小:122MB
  • 文件页数:64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抓住“十六大机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代序)1

第一章 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2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与时俱进的历史2

“三个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8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1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17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25

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0

党的理论旗帜的形成与演进30

“三个代表”思想的辨证统一性35

“三个代表”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第三次历史飞跃41

“三个代表”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新性发展48

“三个代表”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又一面理论旗帜53

高举“三个代表”的理论旗帜,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60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66

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66

走自己的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74

江泽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80

中共十六大召开的历史背景、取得的成就和历史意义85

第二章 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93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使命93

邓小平的建设小康社会思想93

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00

全面建设小康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的新起点106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112

中共十六大对小康社会的理解及其规划112

正确理解“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意义118

解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23

总体上小康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标准130

从实际出发,全面认识和建设小康社会13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41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抓住战略机遇期148

抓住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对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148

抓住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149

抓住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对全局综观的科学判断150

第三章 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战略154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建设现代化154

邓小平的发展战略思想154

邓小平的非均衡经济发展观16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是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168

二、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174

从工业化到社会主义现代化17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180

三、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184

正确解决“三农问题”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问题184

从“民乐模式”看如何发展农村经济190

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实现县域经济新跨越195

四、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20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西部大开发200

加快中西部开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4

五、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非公有制发展210

邓小平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与方向210

新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的新思路217

私营经济是民富国强的生力军224

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229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29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扩大出口,实施“走出去”的战略233

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237

十六大对劳动价值论的新贡献237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途径242

第四章 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治战略251

一、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51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251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55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新活力261

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265

在新阶段坚持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265

加强行政立法,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72

发展民主政治保持社会稳定277

三、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加强制度建设282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具有全局性作用282

制度创新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战略目标的根本保障285

密切联系群众,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290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环境294

加强村级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302

推行“海选”模式,加快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308

四、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建立巩固的国防313

新世纪的中国外交313

当今时代的主题与中国的国际战略318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324

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我军军事战略方针329

第五章 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文化战略337

一、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337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探索337

“三个代表”是新世纪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行动指南342

“三个代表”是衡量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性质、方向和水平的根本尺度349

二、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53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353

文化创新必须符合中国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要求360

与时俱进建设中国先进文化366

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72

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与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377

加强文化建设,弘扬民族精神382

三、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388

全面建设小康进程中的思想道德建设388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393

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397

江泽民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403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建设和改造409

创新思维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417

关于人的思想解放的思考422

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427

“与时俱进”的治国方略427

“以德治国”理论的历史思考431

执政党治国必须法治与德治相结合436

五、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441

关注文化生产力441

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大力发展高等教育447

第六章 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执政党建设战略453

一、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453

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关于执政党建设的战略思考453

“三个代表”是新世纪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460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思想,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467

以“三个代表”理论为指导,加强执政党建设471

坚持“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努力探索党的执政规律478

“三个代表”思想对党建的理论创新及现实意义484

“三个代表”思想是党建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统一491

二、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解决两大历史性课题49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党499

新时期党建的基本问题和两大历史性课题507

加强和改进执政党的领导514

在社会主义实践中提高党的执政水平519

践行“三个代表”,推进反腐败进程52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策530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遏止腐败现象第一基础536

三、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542

从中国共产党十六大党章修改看党的先进性542

正确领会“两个先锋队”的科学内涵548

“两个先锋队”和“三个代表”丰富了党的先进性的内涵553

“三个代表”与“两个先锋队”之间的关系557

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564

四、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切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569

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569

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切实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574

新形势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难点问题分析580

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586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是党建的新领域592

五、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根本目的,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598

共产党员要坚持党的理想信念不动摇598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为民的政党605

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608

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614

讲官德是领导者的立身之本617

后记62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