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森林气象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森林气象学
  • 王正非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507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51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森林气象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森林气象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

第二节 森林气象学发展概况2

第三节 森林气象学的研究内容5

第四节 森林气象学的研究方法6

主要参考文献7

第二章 森林气象观测和试验10

第一节 观测的基本特点10

一、平行观测和对比观测10

二、梯度观测11

三、流动观测13

四、遥感和遥控观测13

五、隔测14

第二节 观测仪器和观测方法14

一、太阳辐射观测仪器14

二、温度和湿度观测仪器19

三、风速观测仪器23

四、蒸发蒸腾的观测方法26

五、其他观测仪器27

第三节 防护林效应的风?试验29

一、基本概念29

二、低速风洞的结构特征32

三、低速风洞的技术条件35

四、风洞常用观测仪37

五、林带模型的选择42

第四节 森林水量平衡试验43

一、水量平衡场法44

二、流域试验性47

第五节 林火蔓延试验50

一、可燃物分类50

二、室内试验54

三、野外试验55

主要参考文献60

第三章 森林的辐射和热量平衡61

第一节 基本知识61

一、基本物理量61

二、短波辐射和长波辐射62

第二节 森林的辐射状况64

一、太阳辐射在林冠中的透过64

二、太阳辐射在林冠中的反射76

三、森林中太阳辐射的实际分布85

第三节 森林的热量平衡95

一、基本概念95

二、各分量的确定方法98

三、各分量观测结果分析100

第四节 热量平衡和森林植被的生长发育107

一、植物光合作用和光能利用107

二、光能利用和森林生产力109

三、光能和森林蓄积量的变化111

主要参考文献114

第四章 森林的动力效应116

第一节 基本知识116

一、低层大气的分层116

二、基本参数117

第二节 旷野的风速廓线122

一、混合长理论122

二、中性层结风速廓线对数表示式123

三、风建廓线指数表示式127

第三节 森林地区的风建廓线127

一、林冠上的风速廓线128

二、林冠内的风速廓线129

三、林冠粗糙度和零平面位移高度132

四、林带附近的风廓线133

五、CO2的通量和廓线特征140

第四节 林带的动量平衡141

一、林带透风系数与气流动能消弱率141

二、风向偏角与气流动能消弱率146

三、林带宽度与涡度148

四、林带附近的动量平衡150

第五节 林带附近的局地环流和水汽输送156

一、林带附近的局地环流特征156

二、局地环流引起的水汽平流输送159

三、水汽平流输送对水汽垂直通量的影响163

主要参考文献167

第五章 森林的水量平衡169

第一节 森林水量平衡的系统169

一、基本概念169

二、基本要素170

三、水量平衡方程171

四、水量平衡场观测结果172

五、森林流域水量平衡实例176

第二节 森林对降水的影响178

一、影响降水的物理过程178

二、森林影响降水实例179

三、森林降水量统计分析181

第三节 林冠对降水的截留185

一、影响林冠截留的因子185

二、林冠截留量的近似理论190

第四节 森林对蒸发散的影响196

一、自然条件下森林蒸发散的特性196

二、森林总体蒸发散的测算方法199

三、森林蒸发散量的观测结果205

第五节 森林对径流的影响209

一、森林影响径流的因子209

二、林区的径流特征213

三、采伐与径流变化214

四、造林与径流变化226

主要参考文献229

第六章 森林气候231

第一节 森林中空气的组成231

一、低层大气的组成及森林对其影响231

二、林内空气的组成232

三、林内土壤空气的组成234

第二节 林内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236

一、森林对林内温度的影响236

二、林内空气温度237

三、森林土壤温度242

第三节 林内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244

一、森林对林内温度的影响244

二、林内空气湿度245

三、林内土壤湿度251

第四节 森林中的风253

第五节 采伐迹地和林中空地的小气候257

主要参考文献261

第七章 环境与林木生长发育262

第一节 土壤—植物—大气统一体模型262

一、单叶片的模型及诸元计算262

二、群落的源和库及CO2同化量计算268

第二节 水势281

一、定义281

二、水势的测定282

第三节 森林群落生产力的估算方法286

一、SPAM 按三级运算288

二、SPAM 的某些改进289

三、适合CO2交换模拟的输入292

四、CO2交换的模拟结果297

五、日和年的CO2收支302

主要参考文献308

第八章 气象与营林310

第一节 气候与树木良种选育310

一、地理种源选择311

二、抗性育种316

三、引种驯化318

四、驯化的一般原则和方法320

五、良种推广321

第二节 气候与树木种子生产323

一、树木开花结实规律323

二、气候与种子产量325

三、种子贮存的气象条件328

第三节 气候与育苗331

一、圃地选择和规划331

二、种子发芽331

三、播种育苗333

四、苗期管理333

五、控制气候育苗335

六、扦插繁殖338

第四节 气候与造林340

一、适地适树原则340

二、造林季节342

三、营造混交林344

第五节 气候与森林更新346

一、不同主伐方式的小气候效应347

二、森林更新的气象条件351

三、森林更新与地方气候352

第六节 气候与抚育采伐354

一、透光抚育354

二、生长抚育358

主要参考文献362

第九章 气象与森林火灾363

第一节 森林火灾的规律性364

一、森林火灾的地理分布364

二、森林火灾的年变和日变365

三、地形与森林火灾366

四、气象要素与森林火灾368

第二节 火险级371

一、间接测定火险级方法372

二、直接测定火险级方法387

三、火险级的新发展392

四、火险级的应用393

第三节 火灾天气395

一、东北林火的天气规律395

二、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的气团路径398

第四节 雷击火401

一、雷击火的天气系统和雷击火的分布402

二、雷击火的发生和蔓延405

三、防止雷击火的措施409

四、美国和加拿大预报雷击火的新系统410

第五节 气候与规定火烧411

一、规定火烧与火强度标准412

二、规定火烧与大气污染416

主要参考文献418

第十章 防护林气象效应420

第一节 基本概念420

一、农田防护林带及其结构类型420

二、动力效应的基本参数424

第二节 林带附近的流场和速度场432

一、林带附近的流场结构432

二、林带附近速度场的特征435

三、影响林带防风作用诸因子的分析438

第三节 林带附近的风442

一、林带疏透度透风系数与防风效果442

二、林带宽度与防风效果452

三、林带高度与防风作用458

四、林带横截面形状与防风作用459

五、林木生育期与林带防风作用461

六、林带风向交角与防风作用462

七、近地层温度层结与林带防风作用467

八、风速与林带防风作用468

九、地面粗糙度与林带防风作用469

十、地形特征与林带防风作用470

十一、林网内的风速分布470

十二、林带缺口处和端点处的风速分布470

十三、林带网格防风作用的累加效应472

第四节 林带的热力效应473

一、林带对太阳辐射的影响474

二、林带对空气温度的影响479

三、林带对土壤温度的影响487

第五节 林带的水文效应490

一、林带对蒸发的影响490

二、林带对空气湿度的影响493

三、林带对土壤温度的影响496

四、林带对降水和径流的影响498

五、林带对积雪的影响499

六、林带对地下水位的影响502

主要参考文献5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