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眼科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传课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37195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859页
- 文件大小:64MB
- 文件页数:892页
- 主题词:中医五官科学:眼科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医眼科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眼科基础3
第一章 中医眼科发展史3
一、南北朝以前之眼科3
二、隋唐时期之眼科6
三、宋元时期之眼科10
四、明清时期之眼科14
五、近代之中医眼科20
第二章 眼与其他组织的关系24
第一节 眼与脏腑的关系24
一、眼与五脏的关系24
二、眼与六腑的关系27
第二节 眼与经络的关系30
一、眼与十二经脉的关系31
二、眼与十二经筋的关系33
三、眼与经别的关系34
四、眼与奇经八脉的关系35
第三节 眼与气血的关系37
一、眼与气的关系38
二、眼与血的关系38
第四节 眼与津液的关系39
第三章 五轮八廓学说41
一、五轮学说41
二、八廓学说44
第四章 病因病机51
第一节 病因52
一、六淫53
二、疠气56
三、七情56
四、外伤57
五、饮食不节58
六、劳逸失常58
七、先天与遗传59
八、衰老因素59
九、药物因素59
第二节 病机61
一、脏腑病机61
二、经络病机64
三、气血病机64
四、津液病机65
五、玄府病机66
第五章 眼科诊断68
第一节 眼科四诊68
一、问诊68
二、望诊71
三、闻诊73
四、切诊74
第二节 眼科辨证74
一、八纲辨证75
二、脏腑辨证78
三、病因辨证83
四、五轮辨证85
五、内外障辨证87
六、常见症征辨证89
七、眼底改变辨证93
八、常见证型95
第六章 眼病的护理与预防108
一、眼病的护理108
二、眼病的预防112
附:2008年新版眼保健操116
第二篇 眼科治疗121
第一章 眼科常用治法121
第一节 内治法121
一、祛风清热法121
二、祛风散寒法122
三、清热解毒法122
四、清热降火法123
五、泻下降火法124
六、滋阴降火法124
七、祛湿法125
八、化痰法125
九、止血法126
十、活血化瘀法126
十一、疏肝理气法127
十二、平肝潜阳法127
十三、益气养血法128
十四、补益肝肾法128
十五、软坚散结法129
十六、退翳明目法129
第二节 外治法131
一、点眼法131
二、滴眼法132
三、涂眼法132
四、浸眼法132
五、洗眼法133
六、熏眼法133
七、敷眼法133
八、摩顶法134
九、发泡法134
十、?鼻法135
十一、药枕法135
十二、钧割法135
十三、劆洗法135
十四、熨烙法136
十五、针法136
十六、眼部注射法137
第二章 眼科常用药物139
一、疏风散热药139
二、发表散寒药143
三、清热降火药148
四、清热解毒药153
五、清热凉血药160
六、清热燥湿药164
七、芳香化湿药168
八、苦温燥湿药168
九、健脾运湿药170
十、利水渗湿药171
十一、祛风除湿药176
十二、苦寒泻下药180
十三、润肠通便药182
十四、活血化瘀药182
十五、理气疏肝药192
十六、凉血止血药195
十七、收敛止血药198
十八、化瘀止血药199
十九、温经止血药202
二十、止咳平喘药202
二十一、止咳化痰药205
二十二、祛风化痰药207
二十三、软坚化痰药208
二十四、豁痰开窍药209
二十五、平肝息风药211
二十六、养心安神药216
二十七、补脾益肺药217
二十八、补血明目药221
二十九、滋补肝肾药223
三十、滋养肺胃药228
三十一、温补肾阳药231
三十二、温里祛寒药235
三十三、消导化积药238
三十四、驱虫消积药240
三十五、退翳消障药243
三十六、外用明目药246
第三章 眼科常用方剂262
一、祛风清热剂262
羌活胜风汤262
驱风散热饮子262
消风除热汤263
羌活散263
菊花决明散263
加味修肝散263
(附方:洗肝散)263
茶调散264
散热消毒饮子264
(附方:白薇丸)264
疏风清肝汤264
桑螵蛸酒调散265
还阴救苦汤265
抑阳酒连散265
柴胡复生汤266
防风通圣散266
(附方:菊花通圣散)266
桑菊饮266
银翘散267
二、祛风散寒剂267
荆防败毒散267
四味大发散267
(附方:八味大发散)267
明目细辛汤267
穿针散268
川芎茶调散268
(附方:菊花茶调散)268
三、祛风止痒剂268
消风散268
祛风汤269
(附方:当归饮子)269
藁本乌蛇汤269
驱风一字散269
藁本汤269
四、祛风化痰剂270
正容汤270
牵正散270
五、祛风通络剂270
小续命汤270
钩藤饮子270
六、祛风除湿剂271
独活寄生汤271
(附方:当归四逆汤)271
羌活除湿汤271
五加皮汤271
散风除湿活血汤272
七、清心降火剂272
竹叶泻经汤272
洗心散272
加味洗心散273
洗心汤273
泻心汤273
(附方:甘草泻心汤)273
导赤散273
八、清肝降火剂274
龙胆泻肝汤274
龙胆草散274
泻肝汤274
(附方:泻肝饮子)274
新制柴连汤275
当归龙胆汤275
四顺清凉饮子275
泻热黄连汤275
退红良方276
神效退翳散276
九、清脾降火剂276
清脾散276
清脾凉血汤276
(附方:除风清脾饮)276
泻黄散277
凉膈清脾饮277
十、清肺降火剂277
泻肺汤277
泻肺饮278
泻肺散278
治金煎278
(附方:桑白皮散)278
桑白皮汤278
十一、清胃降火剂279
清胃汤279
清胃散279
白虎汤279
(附方:玉女煎)279
十二、清热解毒剂279
五味消毒饮280
清瘟败毒饮280
普济消毒饮280
黄连解毒汤280
退热散281
内疏黄连汤281
仙方活命饮281
银花解毒汤281
还阴解毒汤282
(附方:解毒散瘀饮)282
十三、清热凉血剂282
清营汤282
犀角地黄汤282
(附方:加减化斑汤)282
十四、通腑泻火剂283
芍药清肝散283
泻脑汤283
通脾泻胃汤283
眼珠灌脓方283
凉膈连翘散284
酒调洗肝散284
十五、祛湿利水剂284
加减八正散284
猪苓散284
(附方:五苓散)284
除湿汤285
(附方:清脾除湿饮)285
十六、芳香化湿剂285
三仁汤285
甘露消毒丹285
清暑汤286
十七、化痰散结剂286
防风散结汤286
(附方:活血散结汤)286
化坚二陈丸286
(附方:黄连温胆汤)286
清痰饮287
(附方:将军定痛丸)287
十八、疏肝解郁剂287
逍遥散287
加味逍遥散287
解郁逍遥散288
羚犀逍遥散288
开郁行血汤288
调气汤288
和肝饮289
甘菊花散289
七制香附丸289
十九、平肝潜阳剂290
平肝清火汤290
绿风羚羊饮290
(附方:羚羊角饮子)290
羚羊角丸290
羚羊角汤290
天麻钩藤饮291
羚羊钩藤汤291
阿胶鸡子黄汤291
(附方:镇肝熄风汤)291
二十、活血化瘀剂292
桃红四物汤292
通窍活血汤292
血府逐瘀汤292
补阳还五汤292
破血红花散293
破血汤293
归芍红花散293
坠血明目饮293
大黄当归散294
经效散294
祛瘀汤294
分珠散294
没药散295
活血汤295
顺经汤295
槐花当归散295
除风益损汤296
二十一、止血护目剂296
十灰散296
生蒲黄汤296
宁血汤297
安珠散297
二十二、补脾益胃剂297
补中益气汤297
(附方:参苓白术散)297
调中益气汤298
助阳活血汤298
益气聪明汤298
大补参芪丸298
升阳益胃汤299
(附方:归脾汤)299
神效黄芪汤299
(附方:补肺汤)299
二十三、补益气血剂299
八物汤299
(附方:八珍汤)299
十全大补汤300
(附方:人参养荣汤)300
大补黄芪汤300
冲和养胃汤300
(附方:托里消毒散)300
柴胡参术汤301
香贝养荣汤301
二十四、补血养目剂301
四物汤301
当归养荣汤301
芎归补血汤302
当归活血饮302
天冬饮子302
四物补肝散303
止泪补肝散303
养肝丸303
二十五、养心安神剂303
加味四物汤303
天王补心丹304
(附方:三才汤)304
补水安神汤304
(附方:生脉散)304
补水宁神汤304
补心丸305
(附方:补心汤)305
七福饮305
二十六、补益肝肾剂305
六味地黄丸305
(附方:杞菊地黄丸)305
加味六味地黄丸306
益阴肾气丸306
(附方:明目地黄丸)306
左归丸306
七仙丸306
四物五子丸307
加减驻景丸307
补肾丸307
三仁五子丸307
九子丸308
生熟地黄丸308
(附方:加减地黄丸)308
石斛夜光丸308
决明夜灵散309
二十七、滋养肺肾剂309
养阴清肺汤309
(附方:清燥救肺汤)309
百合固金汤309
十珍汤310
甘露饮310
二十八、滋阴降火剂310
知柏地黄丸310
滋阴地黄丸310
滋阴降火汤311
加味坎离丸311
通明补肾丸311
清肾抑阳丸312
二十九、温补肾阳剂312
肾气丸312
右归丸312
温经益元散312
三十、温中散寒剂313
扶阳助胃汤313
(附方:附子理中汤)313
吴茱萸汤313
三十一、杀虫消疳剂314
肥儿丸314
四味肥儿丸314
消疳散314
(附方:猪肝散)314
消疳丸314
九味芦荟丸315
三十二、退翳明目剂315
万应蝉花散315
(附方:蝉花无比散)315
拨云退翳丸315
皂角丸316
开明丸316
天麻退翳散316
消翳汤317
五退散317
羊肝丸317
神效散317
栀子胜奇散318
谷精草汤318
通神散318
望月丸318
清解散319
消疳退云饮319
二明丸319
海藏地黄散319
蝉花散320
滋阴退翳汤320
养阴活络退翳汤320
四物退翳汤320
三十三、眼用水剂321
千里光眼药水321
黄芩苷眼药水321
复方黄芩眼药水322
复方三黄眼药水322
菊黄眼药水322
抗炎眼药水322
蒲公英滴眼液323
鱼腥草眼药水323
金菊蓝眼药水323
梅青眼药水324
紫草眼药水324
黄连西瓜霜眼药水324
三黄眼液324
外障眼药水325
胆麝眼药水325
化铁丹眼药水325
重明眼药水325
立胜煎326
龙脑煎326
黄连滴眼液326
螃蜞菊眼液326
烧伤眼药水327
丁公藤眼水327
昆布滴眼液327
蜂蜜眼药水328
大青叶浸眼剂328
复方大青叶眼浴剂328
桑菊祛风汤328
洗眼方328
清上止痛熏目方329
桑明液洗剂329
洗眼散329
二圣散329
三十四、眼用粉剂330
八宝眼药330
荸荠退翳散330
珠黄散330
犀黄散331
退云散331
马应龙眼药331
明目清凉散331
白敬字眼药332
鹅毛管眼药332
涩化丹332
飞熊丹333
炉硝散333
紫金锭333
一绿散333
如意金黄散334
?鼻碧云散334
通窍散334
三十五、眼用膏剂334
清凉眼药膏335
穿心莲眼膏335
胆汁二连膏335
胆蜜眼药膏336
五胆膏336
光明眼膏336
红眼膏336
金丝膏336
七宝膏337
琼液膏337
大蒜油眼膏337
鸡蛋黄油膏338
铜绿膏338
青黛软膏338
摩顶膏338
三十六、中药新药338
复方熊胆滴眼液339
马应龙八宝眼膏339
麝珠明目滴眼液339
珍珠明目滴眼液339
四味珍层冰硼滴眼液339
障翳散339
夏天无眼药水339
熊胆眼药水339
明目蒺藜丸339
开光复明丸339
黄连羊肝丸340
熊胆丸340
明目上清片340
复方血栓通胶囊340
丹红化瘀口服液340
补益蒺藜丸340
复明片340
琥珀还睛丸340
明珠口服液341
障眼明片341
增光片341
第四章 眼科针灸疗法342
第一节 体针疗法342
一、手太阴肺经342
二、手阳明大肠经342
三、足阳明胃经344
四、足太阴脾经345
五、手少阴心经346
六、手太阳小肠经346
七、足太阳膀胱经347
八、足少阴肾经350
九、手厥阴心包经351
十、手少阳三焦经352
十一、足少阳胆经353
十二、足厥阴肝经356
十三、督脉356
十四、经外奇穴358
第二节 耳针疗法359
一、常用耳穴360
二、操作方法361
三、注意事项361
第三节 梅花针疗法362
一、眼病常刺部位362
二、针刺方法362
三、注意事项362
第四节 头皮针疗法362
一、眼病常刺区线362
二、针刺方法363
三、注意事项363
第五节 三棱针疗法363
一、眼病常刺部位363
二、操作方法363
三、注意事项363
第六节 电针疗法363
一、操作方法364
二、注意事项364
第七节 腧穴注射疗法364
一、操作方法364
二、常用穴位及药物364
三、注意事项364
第三篇 眼科病症367
第一章 眼睑病367
第一节 风赤疮痍367
第二节 眼睑疖370
第三节 眼痈371
第四节 眼丹373
第五节 眼睑带状疱疹375
第六节 针眼377
第七节 胞生痰核379
第八节 睑弦赤烂382
第九节 睥急紧小385
第十节 胞轮震跳386
第十一节 目劄387
第十二节 风牵出睑389
第十三节 沙眼391
第十四节 睑内结石395
第十五节 上胞下垂396
第十六节 胞虚如球399
第二章 两眦病402
第一节 冷泪症402
第二节 漏睛406
第三节 漏睛疮411
第四节 赤脉传睛413
第五节 胬肉攀睛416
第三章 结膜病422
第一节 暴风客热422
第二节 天行赤眼425
第三节 天行赤眼暴翳427
第四节 赤丝虬脉428
第五节 脓漏眼430
第六节 粟疮432
第七节 时复症433
第八节 金疳436
第九节 白睛溢血438
第十节 神水将枯439
第四章 巩膜病443
第一节 火疳443
附:白膜侵睛449
第二节 白睛青蓝449
第三节 偏漏451
第五章 角膜病454
第一节 白涩症455
第二节 银星独见458
第三节 聚星障460
第四节 痘疮入眼465
第五节 凝脂翳468
第六节 湿翳474
第七节 花翳白陷477
第八节 黄液上冲481
第九节 黑翳如珠485
第十节 蟹睛487
第十一节 正漏490
第十二节 混睛障492
第十三节 风轮赤豆496
第十四节 木疳498
第十五节 大泡性角膜病变499
第十六节 暴露赤眼生翳501
第十七节 赤膜下垂 血翳包睛503
第十八节 宿翳506
第十九节 旋螺尖起510
第二十节 旋螺泛起512
第二十一节 偃月侵睛513
第六章 葡萄膜病516
第一节 瞳神紧小517
第二节 瞳神干缺524
第三节 中间葡萄膜炎527
第四节 交感性眼炎531
第五节 葡萄膜大脑炎535
第六节 白塞综合征539
第七节 化脓性葡萄膜炎544
第七章 青光眼548
第一节 绿风内障549
第二节 青风内障559
第三节 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566
第四节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567
第五节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569
第六节 先天性青光眼571
第八章 晶状体病574
第一节 圆翳内障574
第二节 胎患内障581
第三节 惊振内障584
第四节 后发内障587
第九章 玻璃体病589
第一节 云雾移睛589
第二节 玻璃体脱离594
第三节 飞蚊幻视596
第十章 眼底病598
第一节 古代对眼底病的命名599
第二节 视网膜动脉阻塞600
第三节 视网膜静脉阻塞604
第四节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608
第五节 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613
第六节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615
第七节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620
第八节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炎625
第九节 老年性黄斑变性628
第十节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632
第十一节 原发性视网膜脱离636
第十二节 视神经炎640
第十三节 家族遗传性视神经病变644
第十四节 缺血性视乳头病变647
第十五节 视乳头血管炎649
第十六节 中毒性弱视651
第十七节 视乳头水肿654
第十八节 视神经萎缩657
第十一章 眼外伤665
第一节 异物入目665
第二节 撞击伤目667
第三节 真睛破损671
第四节 眼部酸碱化学伤675
附:烫伤677
第五节 电光性眼炎677
第六节 眼睑虫咬伤678
第七节 医源性眼球激光伤679
第十二章 其他眼病683
第一节 疳积上目683
第二节 突起睛高686
第三节 鹘眼凝睛688
第四节 珠突出眶689
第五节 眼眶假瘤690
第六节 双目睛通692
第七节 风牵偏视694
第八节 辘轳转关695
第九节 眉棱骨痛697
第十节 目闭不开698
第十一节 能近怯远699
第十二节 能远怯近701
第十三节 散光703
第十四节 老花704
第十五节 弱视705
第四篇 眼的解剖生理与检查第一章 眼的解剖生理709
第一节 眼球的解剖与生理709
一、眼球壁709
二、眼内腔与眼内容物719
第二节 视神经、视路及瞳孔反射721
一、视神经721
二、视路721
三、瞳孔反射724
第三节 眼附属器的解剖与生理724
一、眼睑724
二、结膜729
三、泪器730
四、眼外肌733
五、眼眶735
第四节 眼的血液循环与神经支配738
一、血液循环738
二、神经支配741
第五节 古代对眼解剖生理功能的认识744
第二章 眼的检查747
第一节 眼科常用检查法747
一、视功能检查法747
二、泪腺分泌功能检查法751
三、泪道冲洗检查法751
四、角膜检查法751
五、瞳孔反射检查法753
六、晶状体检查法754
七、眼压检查法754
附:青光眼激发试验758
八、眼球突出检查法759
九、斜视检查法760
十、伪盲检查法764
十一、检眼镜检查法765
十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法770
第二节 眼科非常用检查法774
一、前房角镜检查法774
二、前置镜、眼底接触镜、三面镜检查法778
三、视野检查法780
四、屈光检查法784
五、眼科影像学检查789
六、眼电生理检查法803
附篇 眼部肿瘤与先天异常第一章 眼部肿瘤811
第一节 眼睑肿瘤811
一、良性肿瘤811
二、恶性肿瘤814
第二节 泪腺肿瘤818
一、混合瘤818
二、圆柱瘤819
第三节 结膜肿瘤820
一、良性肿瘤820
二、恶性肿瘤821
第四节 角膜肿瘤822
一、皮样瘤822
二、原位癌822
第五节 葡萄膜肿瘤823
一、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823
二、脉络膜血管瘤826
三、脉络膜骨瘤827
第六节 视网膜肿瘤828
第七节 眼眶肿瘤830
一、眼眶血管瘤830
二、眶假瘤830
三、眶脑膜瘤831
四、眶横纹肌肉瘤832
第二章 眼部先天异常834
第一节 眼睑的先天异常834
一、隐眼畸形834
二、先天性睑裂狭小症834
三、先天性眼睑缺损834
四、内眦赘皮835
五、先天性上睑下垂835
六、颌动瞬目反射835
七、双行睫835
八、先天性眼睑内翻835
第二节 泪腺先天异常836
一、先天性无泪腺836
二、先天性无泪液836
三、先天性泪液分泌过多836
四、反常性流泪反射836
五、先天性泪腺异位836
六、先天性泪腺囊肿836
七、先天性泪腺瘘837
八、泪腺排出管异常837
第三节 泪道先天异常837
一、无泪道837
二、泪道扩张837
三、泪点和泪小管异常837
四、泪囊和鼻泪管异常838
第四节 角膜先天异常838
一、无角膜838
二、巨大角膜839
三、小角膜839
四、扁平角膜839
五、球形角膜839
六、规则性角膜散光839
七、后部型圆锥角膜840
八、先天性角膜混浊840
第五节 葡萄膜先天异常840
一、葡萄膜缺损840
二、虹膜和睫状体先天异常841
第六节 视网膜先天异常843
一、眼底血管异常843
二、视网膜色素异常845
三、视乳头先天异常845
四、眼底其他先天异常846
第七节 眼眶先天异常847
一、颅面畸形847
二、先天性小眼球合并眼眶囊肿847
三、脑膜-脑膨出848
四、神经纤维瘤病848
附1 中药笔画索引850
附2 方剂笔画索引855
热门推荐
- 3705417.html
- 3684537.html
- 2654167.html
- 2614077.html
- 3826193.html
- 1313561.html
- 3840243.html
- 1612697.html
- 108086.html
- 33010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18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437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748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159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679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378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8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226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967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15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