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元朝文书档案工作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子丹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46897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08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321页
- 主题词:文书档案-档案工作-研究-中国-元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元朝文书档案工作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元朝文书档案12
第一节 元朝公务文书12
一 “大札撒”和清册12
二 皇命文书13
三 臣僚上书17
四 官府间行移文书17
五 户籍、田产文书19
六 元朝公务文书的特点19
第二节 元朝法律、社会契约文书21
一 法律文书21
二 社会契约文书23
第三节 元朝汉文石刻、谱牒档案、画像26
一 元代白话碑26
二 墓碑、宗教石刻、人物碑30
三 宣光碑刻32
四 少数民族汉文石刻33
五 谱牒档案35
六 画像36
第四节 元朝科技、教育档案37
一 天文、占卜档案37
二 地理档案39
三 农业档案41
四 《庙学典礼》43
五 《元统元年进士录》44
第五节 元朝文书档案的重大发现44
一 黑水城出土元代文书44
二 大理五华楼遗址出土元碑52
第六节 现存元朝历史档案的特点56
一 现存元代碑刻档案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56
二 黑水城出土元代文书内容丰富、涉及面广57
三 元朝历史档案迄今在欧亚地区仍有遗存57
第二章 元朝少数民族文字档案59
第一节 蒙古文档案59
一 回鹘式蒙古文档案59
二 八思巴字档案65
第二节 回鹘文档案86
一 碑铭87
二 社会经济文书89
第三节 藏文档案92
一 元代法旨92
二 元代铁券文书93
三 元代西藏官方档案93
第四节 元朝少数民族文字档案的特点94
一 八思巴字纸质档案存世稀少,极为罕见94
二 八思巴字档案保持了史实记录的原始性94
三 元代少数民族文字碑刻、印章文种多样,价值珍贵95
四 多种民族文字、多种类型的文书档案在古代绝无仅有96
第三章 元朝文书档案机构和官吏98
第一节 元朝文书档案工作机构98
一 元朝中央和地方机构98
二 元朝文书机构及其职责99
三 元朝的架阁库106
第二节 元朝文书档案管理人员108
一 主管官员(首领官)108
二 具体负责官员(管勾)110
三 吏职人员111
第三节 元朝吏员出职和选用制度116
一 吏员出职制度117
二 吏员选用制度122
三 元朝吏制的弊端129
第四章 元朝文书档案管理制度133
第一节 元朝文书管理制度133
一 文书避讳制度133
二 文书缮写制度134
三 文卷登记和勾销制度135
四 行移公事程限和催办制度135
五 圆佥文书制度136
六 文书押署制度137
七 印章的制作、保管与使用制度137
八 照刷磨勘文卷制度138
九 文书立卷制度141
十 文书保密制度141
第二节 元朝公文邮驿制度142
一 公文邮驿管理机构和官员143
二 驿站与急递铺143
三 公文入递、封发与走递150
四 元代公文邮驿律154
第三节 元朝档案管理制度156
一 架阁管理制度156
二 区别文字分别架阁制度158
三 当面交卷制度158
四 周年交案制度159
五 不得私藏官府文卷制度160
六 档案曝晒制度160
七 档案利用制度161
第四节 元朝文书档案工作的特点162
一 档案工作的游牧特征明显162
二 全国文书的总汇机关只设中书一省163
三 宰相仅是皇帝的秘书163
四 吏员出职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档案史上绝无仅有164
五 公文驿传制度在规模、数量和管理水平上都超过前代164
六 文书立卷方法上有所创新165
七 文书档案机构不健全166
八 文书工作与档案工作混合166
九 文档管理权限下移166
十 文档管理制度不完善166
十一 重视档案的收集和安全保护167
十二 重视档案的检索和开发利用171
第五章 元朝档案文献编纂173
第一节 档案文献编纂机构和人员173
一 翰林兼国史院173
二 翰林兼国史院编纂人员179
第二节 起居注、时政记、日历的编纂183
一 起居注的编纂183
二 时政记的编纂186
三 日历的编纂187
第三节 实录的编纂188
一 历朝实录纂修概况188
二 《元十三朝实录》192
三 后妃、功臣列传的编纂200
第四节 政书(典章格例)的编纂201
一 元朝法律文书的汇编201
二 以档案材料为主的典章制度史211
三 其他官修政书220
第六章 元朝档案的利用222
第一节 编修国史222
一 《元朝秘史》的成书经过223
二 《元朝秘史》的内容和写作手法225
三 《元朝秘史》的价值和局限性227
第二节 编修辽、金、宋三史229
一 辽、金、宋三史的编修经过229
二 辽、金、宋三史的比较234
三 西夏专史编修的缺失239
第三节 编修地方志248
一 《大元大一统志》的编修248
二 其他地方志的编修249
三 现存元代地方志250
第七章 元朝档案文献编纂家及其贡献254
第一节 马端临与《文献通考》254
一 《文献通考》的编纂很有新意255
二 《文献通考》的内容丰富可靠257
三 《文献通考》发展了“会通”思想261
第二节 虞集与《经世大典》263
一 虞集生平及著述263
二 虞集与《经世大典》的编纂264
三 虞集的历史借鉴与文献征实思想265
第三节 欧阳玄与辽、金、宋三史270
一 欧阳玄生平及著述270
二 欧阳玄对辽、金、宋三史编修的贡献272
第四节 苏天爵与档案文献编纂274
一 苏天爵生平及著述274
二 苏天爵的档案文献编纂实践276
三 苏天爵的档案文献编纂思想280
第八章 元代档案文献编纂利用的成就与特征286
第一节 元代档案文献编纂利用的突出成就286
一 首次用非汉文纂修中国史书286
二 开创了宗教型民族档案文献的编纂方法287
三 最早取“文献”二字为书名,从理论上对文献作了界定287
四 创造文、献、注三合一的编纂方法,开历史考证学之先河288
五 形成网罗文献、编纂史料以资借鉴的学风,丰富了档案编纂思想288
六 依累朝实录而修三史289
第二节 元代档案文献编纂利用的显著特征290
一 用蒙、汉两种文字编纂的做法独一无二290
二 历朝实录纂修不绝,但史稿都已亡佚291
三 国史院人才济济,地位重要293
四 重视政书的编纂,种类和数量较多294
五 始终没有编出一部通用的、全面性的法典295
六 对汉人利用档案严加防范,限制了私人修史的发展296
主要参考文献298
后记306
热门推荐
- 2983532.html
- 2858661.html
- 2171939.html
- 83433.html
- 1952.html
- 3056717.html
- 2914924.html
- 2016187.html
- 3859019.html
- 11956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078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849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19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629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125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649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259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812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892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59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