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近代外交史要义【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近代外交史要义
  • 蔡育岱编著 著
  • 出版社: 晶华文化事业出版社
  • ISBN:9789868263024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33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25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近代外交史要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基本认知篇4

第一篇 近代西洋外交史7

第一章 近代国际体系的演进9

第一节 欧洲中古世纪概况(the Dark Age)9

一、政治上9

二、宗教上9

三、文化、社会上10

第二节 十六~十八世纪的国际环境10

第三节 新行为体的诞生(主权国家)10

一、西伐利亚条约(Treaty of Westphalia)10

二、西伐利亚条约的内容与影响11

第二章 维也纳会议(Congress of Vienna)13

第一节 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13

一、拿破仑战争与反法同盟14

二、拿破仑带来的影响15

第二节 维也纳会议16

一、各国主要态度16

二、维也纳会议的发展与结果17

三、维也纳会议的检讨19

第三章 欧洲协商制度与门罗主义21

第一节 欧洲协商体系内涵21

一、欧洲协商体系的背景22

二、欧洲协商内的四次会议22

第二节 欧洲协商机制的检讨24

一、欧洲协商机制失败的原因24

二、欧洲协商机制的贡献25

三、欧洲协商制度的缺点25

第三节 门罗主义(The Monroe Doctrine)26

一、门罗主义的背景26

二、门罗主义的内容27

第四章 欧洲革命骚动29

第一节 革命爆发的背景29

一、自由主义与保守势力的对抗29

二、民族主义的上扬29

三、经济危机30

四、查理十世下的法国30

第二节 1830年代的革命风潮30

一、法国的「七月革命」30

二、比利时革命:建立中立地位31

三、波兰、义大利、德意志的流产革命32

四、1830年革命的总体结论33

第三节 1848年代的革命浪潮33

一、法国的「二月革命」33

二、义大利革命34

三、德意志革命35

四、1848年革命的总体结论35

第五章 列强关系变化37

第一节 英国的崛起37

一、英国称霸历史背景37

二、工业革命37

三、传统外交政策38

第二节 埃及问题(英俄对抗)39

一、俄国的扩张39

二、土埃冲突:英俄对抗源起40

第三节 克里米亚战争(1854~1856)41

一、战争原因与经过41

二、巴黎条约的内容41

三、对国际政治外交方面的重要影响42

第六章 民族主义浪潮45

第一节 义大利的统一45

一、义大利统一前的背景45

二、迈向统一之路(1848~1870)46

三、最后的统一48

第二节 日耳曼之统一49

一、日耳曼统一前的背景49

二、迈向统一之路(1848~1870)49

三、最后的统一52

四、1870年普法战争的后续影响54

第七章 欧洲体系的改变59

第一节 近东问题(巴尔幹半岛)59

一、三皇同盟(1873)59

二、近东问题的背景59

三、俄土战争(1877~1878)60

四、柏林会议(德国地位上升)61

第二节 俾斯麦体系之建构62

一、俾斯麦同盟体系的诞生62

二、俾斯麦之同盟体系63

第三节 俾斯麦同盟体系的调整64

一、保加利亚事件(俄奥疏离)64

二、1887年之欧洲大事65

第八章 新帝国主义与反同盟出现67

第一节 新帝国主义瓜分运动67

一、新帝国主义(New Imperialism)的特质67

二、列强的非洲瓜分68

第二节 反俾斯麦同盟体系的建构70

一、法俄同盟(1894)71

二、英法协商(1904)72

三、英俄协商(1907)73

第九章 体系瓦解与战争冲突77

第一节 大战前的危机与冲突77

一、第一次摩洛哥危机(1905)77

二、波斯尼亚危机(1908)77

三、第二次摩洛哥危机(1911)78

四、两次巴尔幹战争(1912-1913)78

第二节 大战的过程及其结果79

一、导火线~萨城事件79

二、各国态度与目的79

三、大战的过程80

第三节 战后权力调整与安排82

一、战后和会与新秩序82

二、华盛顿会议(解决东亚问题)83

三、凡尔赛与华盛顿体系之影响85

第四节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85

一、战后的危机85

二、罗加诺体系(Locarno System, 1925)86

第十章 理想的挫败、二次大战89

第一节 30年代世界格局89

一、冲突开始89

二、德奥合并和慕尼黑会议(Munich Conference)90

三、美国的孤立主义91

第二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91

一、战争的开始与各国的反应91

二、战争第一阶段91

三、战争的第二阶段92

四、战争的第三阶段93

第十一章 战后至今的国际局势97

第一节 战后初期全球形势97

一、冷战的形成97

二、冷战的特色98

三、冷战的发展划分98

第二节 冷战期间重大事件概况101

一、1940年代世界政局发展101

二、1950年代世界政局发展102

三、1960年代世界政局发展104

四、1970年代世界政局发展107

五、1980年代世界政局发展109

第三节 后冷战期间重大事件概况110

一、1990年代世界政局发展110

二、2000年代世界政局发展111

第二篇 近代中国外交史115

第一章 早期的涉外关系117

第一节 耶稣会与中国117

一、传教活动开始117

二、西方科技的引进117

三、禁教问题118

第二节 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接触119

一、中国与俄罗斯关系119

二、中国与英国接触120

第三节 中国与周边地区关系121

一、中国与蒙古的关系122

二、中国与新疆的关系122

三、中国与西藏的关系122

四、中国与朝鲜的关系123

五、中国与安南的关系123

六、中国与琉球的关系123

第二章 中西体系的接触与冲突125

第一节 贸易问题125

一、中英贸易问题125

二、中英关系之转变127

三、鸦片问题128

第二节 鸦片战争129

一、战争前背景与冲突129

二、战争三阶段129

第三节 条约体系的开始131

一、不平等之开端131

二、广州入城问题133

三、条约体系时期大事(1842-1856)134

第四节 英法联军(第二次鸦片战争)135

一、中英法冲突起因135

二、战争的爆发与后续影响135

三、条约体系带来影响137

第三章 旧体系的危机与转机139

第一节 涉外机构的变化139

一、清代处理涉外关系的机构139

二、外交事务重心的转移140

三、总理衙门的设立141

第二节 光绪年问的中外冲突143

一、国防辩论~海防、塞防之争143

二、中英滇案与缅甸交涉144

三、中俄伊犁交涉145

四、中法越南问题145

五、中日关系(琉球问题)146

第四章 帝国主义扩张与中国危机149

第一节 中日朝鲜交涉与甲午战争149

一、初期中日韩关系149

二、战争肇始150

三、满清失败的原因151

四、甲午战争后的影响151

第二节 瓜分危机与门户开放152

一、三国干涉还辽152

二、中俄密约153

三、各国之势力范围154

四、美国门户开放政策156

五、门户开放的后续发展157

第三节 八国联军与辛丑和约159

一、八国联军与东南自保159

二、辛丑和约161

第四节 俄国的侵占与日俄战争162

一、俄国侵占东北问题162

二、日俄战争164

三、日俄密约165

第五章 辛亥革命与民国成立167

第一节 民初外交167

一、中俄外蒙交涉167

二、中英西藏交涉168

第二节 欧战爆发与中日二十一条交涉169

一、中日二十一条交涉169

二、中国参战问题171

三、西原借款与山东换文172

第六章 民族主义兴起与革命外交175

第一节 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175

一、巴黎和会175

二、华盛顿会议(解决东亚问题)176

第二节 苏联弹性外交与孙文的联俄容共177

一、苏联的弹性外交177

二、孙文的联俄容共178

第三节 北伐期间的中外关系179

一、两大惨案事件179

二、反教事件与收回教育权(1924-1927)180

三、国民政府的革命外交181

第七章 中日战争与废除不平等条约183

第一节 二战前的中外关系183

一、九一八事变183

二、一二八事变183

三、满州国成立与国联调查团183

第二节 二战前的国共关系184

一、察哈尔抗日同盟军184

二、闽变185

三、西安事变185

四、新四军事件(对日战争期间)186

第三节 二战时期的外交关系186

一、国际联盟186

二、德国方面186

三、法国方面187

四、英国方面187

五、美国方面187

六、苏联方面187

第四节 废除不平等条约与雅尔达密约188

一、废除不平等条约188

二、雅尔达密约188

三、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中国解决应对之道)188

第八章 1945以后重大外交关系191

第一节 「中」美关系之演变191

一、「中」美三大公报191

二、台湾关系法192

第二节 台湾地位问题193

一、台湾未定论起源193

二、开罗宣言与旧金山对日和约193

第三节 两岸国共冲突194

一、古宁头之役194

二、八二三炮战194

三、90年代台海危机195

第四节 1945以后重大外交关系195

一、韩战爆发与国民党转机195

二、反苏修195

三、保钓运动196

四、天安门事件196

补充篇199

台湾涉外关系199

一、阿恩号(Ann)事件(1842)199

二、台湾之交易(1854)199

三、罗美号(The Rover)事件(1867)199

四、樟脑战争(1868)200

五、牡丹社事件(1874)200

六、中法战争中的台湾(1884)201

人物志202

考情回顾206

一、题型分析206

Q→A(简易型)206

A→Q(动脑型)206

双Q+双A(天马行空型)207

二、破题三大秘诀(解题技巧)208

范例一209

范例二210

范例三211

范例四213

范例五215

范例六215

三、历届外交史相关考古题217

书目2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