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会计信息失真与查证实务全书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会计信息失真与查证实务全书 上
  • 王红敏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工商出版社
  • ISBN:7800126781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640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66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会计信息失真与查证实务全书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会计信息质量与信息失真第一章 会计信息概述3

第一节 会计信息的概念3

一、信息3

二、会计信息及其特点5

三、会计信息系统8

四、会计信息的内容体系15

第二节 会计信息的作用17

一、会计信息使用者17

二、会计信息在微观经济方面的作用18

三、会计信息在宏观经济方面的作用20

第三节 会计信息质量及其特征21

一、会计信息质量22

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27

第二章 企业会计信息的生成与披露27

第一节 会计信息的披露形式及会计报表的生成过程27

一、会计报表27

二、会计报表是怎样生成的29

三、国家现行财务会计法规对企业年度会计报表的要求29

第二节 会计要素、会计恒等式在会计报表中的基础地位31

一、资产31

二、负债32

三、所有者权益32

四、收入32

五、费用33

六、利润34

七、会计恒等式34

第三节 资产负债表会计信息35

一、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基础35

二、资产类项目的意义36

三、负债类项目的意义57

四、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意义65

五、资产负债表综合会计信息68

第四节 利润表会计信息80

一、收入类项目的意义81

二、费用类项目的意义85

三、利润项目的意义93

四、利润表综合会计信息96

第五节 现金流量表会计信息103

一、现金流量表的作用104

二、现金流量表的结构105

三、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意义108

四、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的意义111

五、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的意义114

六、现金流量表中其他项目的意义117

七、现金流量表综合会计信息118

第三章 会计信息失真分析126

第一节 会计信息真实性126

一、真实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核心126

二、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基本要求127

第二节 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与表现129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129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131

三、会计信息失真表现的分类132

第三节 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分析135

一、会计信息失真一般原因分析135

二、会计信息失真深层原因分析138

第四章 会计信息失真监督140

第一节 会计监督概述140

一、会计监督的概念140

二、会计监督的现状141

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强化会计监督143

第二节 会计监督体系144

一、内部会计监督是会计监督体系的基础144

二、社会审计监督是会计监督体系的补充146

三、政府部门监督是会计监督体系的主导148

四、实施会计监督应当处理好几种关系149

第三节 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153

一、内部控制制度的含义及沿革153

二、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结构154

三、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155

四、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方式156

五、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157

六、单位相关人员在内部会计监督中的职责权限164

第四节 社会审计监督166

一、社会审计监督的产生与发展166

二、国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制度168

三、会计报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173

第五节 政府部门的会计监督177

一、政府部门会计监督的职责分工177

二、新《会计法》对政府部门执法的基本要求180

三、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主要环节181

四、财政部门如何履行会计监督职责184

第五章 会计信息质量规范188

第一节 会计规范188

一、会计规范的意义188

二、会计规范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生成过程的作用形式189

三、会计规范的主要特点191

第二节 会计规范的内容体系192

一、成熟的会计理论192

二、会计法规192

三、会法准则194

四、会计制度196

五、会计政策196

六、会计惯例198

七、会计职业道德200

第三节 会计信息失真评价203

一、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203

二、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204

三、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206

第二篇 会计信息失真与假账鉴别第一章 会计信息失真的检查鉴别方法211

第一节 会计信息失真防治211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预防措施212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措施216

第二节 会计信息失真的检查鉴别方法218

一、检查鉴别方法的历史发展218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顺序检查方法221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范围检查方法228

四、会计信息失真的实质性检查方法230

第二章 资产类账户信息失真与假账鉴别238

第一节 资产类账户会计信息及失真形式238

一、资产类账户反映的会计信息238

二、资产类账户常见会计信息失真的形式242

第二节 货币资金类账户会计信息失真的鉴别257

一、货币资金类账户会计信息失真查证的步骤258

二、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的鉴别258

三、现金信息失真261

四、现金信息失真查证指导263

五、银行存款信息失真271

六、银行存款信息失真查证指导272

七、其他货币资金信息失真281

八、其他货币信息失真查证指导283

九、货币类账户会计信息失真案例分析285

十、综合案例分析289

第三节 应收及预付款账户会计信息的鉴别298

一、应收及预付款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性的鉴别298

二、应收及预付款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的鉴别300

三、应收账款信息失真301

四、应收账款信息失真查证指导303

五、应收账款会计信息失真案例分析310

六、应收票据信息失真314

七、应收票据信息失真查证指导317

八、应收票据会计信息失真案例分析321

九、预付账款信息失真324

十、预付账款信息失真查证指导325

十一、预付款会计信息失真案例分析326

十二、其他应收账款信息失真329

十三、其他应收账款信息失真查证指导330

十四、其他应收账款会计信息失真案例分析332

十五、待摊费用信息失真形式335

十六、待摊费用信息失真查证指导336

十七、待摊费用信息失真查证案例分析337

十八、综合案例分析339

第四节 存货类账户会计信息失真的鉴别348

一、存货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性的鉴别348

二、存货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的鉴别350

三、材料采购信息失真351

四、材料采购信息失真查证指导355

五、材料采购信息失真查证案例分析356

六、原材料信息失真与查证指导357

七、原材料信息失真查证案例362

八、材料成本差异信息失真与查证指导362

九、包装物信息失真与查账指导366

十、抵值易耗品信息失真与查证指导370

十一、委托加工材料信息失真与查证指导374

十二、自制半成品信息失真与查证指导377

十三、分期收款发出商品信息失真与查账指导379

十四、库存产品信息失真与查账指导380

十五、综合案例分析385

第五节 对外投资会计信息失真的鉴别395

一、长期投资信息失真395

二、长期投资信息失真查账指导398

三、长期投资信息失真查证案例分析403

四、短期投资信息失真406

五、短期投资信息失真查账指导406

六、短期投资信息失真查证案例分析409

七、综合案例分析412

第六节 固定资产会计信息失真的鉴别422

一、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性的鉴别422

二、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的鉴别423

三、固定资产账户信息失真424

四、固定资产信息失真查账指导427

五、固定资产信息失真查证案例分析430

六、累计折旧信息失真与查账指导432

七、累计折旧信息失真查证案例分析438

八、固定资产清理信息失真与查账指导439

九、固定资产清理信息失真查证案例分析443

十、在建工程信息失真与查账指导444

十一、在建工程信息失真查证案例分析449

十二、待处理财产信息失真与查账指导450

十三、待处理财产信息失真查证案例分析453

十四、综合案例分析455

第七节 无形资产会计信息失真的鉴别469

一、无形资产信息失真与查证指导469

二、无形资产信息失真查证案例分析481

三、综合案例分析483

第三章 所有者权益信息失真与假账鉴别495

第一节 权益信息失真的内涵495

一、权益的特性495

二、权益信息失真的内涵497

第二节 权益信息失真的成因及治理策略498

一、权益信息失真的客观原因498

二、权益信息失真的主观原因499

三、权益信息失真的治理策略500

第三节 负债类信息失真与假账查证502

一、负债类账户反映的会计信息502

二、流动负债类账户常见会计信息失真的形式504

三、流动负债类账户会计信息失真的鉴别范围507

四、流动负债信息失真的查证511

五、流动负债信息失真查证案例分析546

六、长期负债类账户常见会计信息失真的形式573

七、长期负债类账户会计信息失真的鉴别范围574

八、长期负债类账户会计信息失真的鉴别575

九、长期负债信息失真的查证577

十、长期负债类账户会计信息失真查证案例分析589

第四节 实收资本账户信息失真与假账查证594

一、实收资本账户反映的会计信息594

二、实收资本账户会计信息失真的形式594

三、实收资本会计信息失真的查证范围597

四、实收资本信息失真查证法规依据598

五、实收资本信息失真查证指导600

六、实收资本信息失真查证案例分析607

第五节 资本公积信息失真与查证609

一、资本公积账户反映的会计信息609

二、资本公积账户会计信息失真的形式610

三、资本公积会计信息失真的鉴别范围611

四、资本公积信息失真查证法规依据611

五、资本公积账户信息失真查证指导613

六、资金公积会计信息失真查证案例分析615

第六节 盈余公积信息失真与查证617

一、盈余公积账户反映的会计信息617

二、盈余公积信息失真形式617

三、盈余公积会计信息失真的鉴别618

四、盈余公信息失真查证的法规依据618

五、盈余公积信息失真查证指导620

六、盈余公积信息失真查证案例分析622

第七节 利润分配信息失真查证案例分析624

一、利润分配账户反映的会计信息624

二、利润分配信息失真的形式625

三、利润分配会计信息失真的鉴别范围625

四、利润分配信息失真查证法规依据625

五、利润分配信息失真查证指导628

六、利润分配信息失真查证案例分析631

第四章 损益类账户会计信息失真与查证641

第一节 损益信息失真的内涵641

一、损益的特性641

二、损益信息失真的内涵642

第二节 损益信息失真成因644

一、损益信息失真客观原因644

二、损益信息失真主观原因646

第三节 损益信息失真治理策略647

一、完善法律、法规及制度体系,从法规制度上治理损益信息失真647

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发挥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控功能648

三、规范经理人行为,引入有效机制,提高损益信息质量648

四、建立并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充分发挥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保证功能648

五、强化外部监督,实施综合治理策略649

第四节 收入类账户信息失真与查证650

一、收入类账户指的会计信息651

二、收入类账户常见会计信息失真的形式653

三、收入类账户会计信息失真鉴别的范围655

四、收入类账户会计信息失真查证的法规依据656

五、收入类账户会计信息失真查证指导658

六、收入类账户会计信息失真查证的案例分析662

第五节 费用类账户信息失真与查证665

一、费用类账户反映的会计信息665

二、费用类账户会计信息失真的形式669

三、费用类账户会计信息失真查证的范围672

四、费用信息失真查证法规依据673

五、费用类账户会计信息失真查证676

六、费用信息失真查证案例分析711

第六节 利润类账户信息失真与查证734

一、利润类账户反映的会计信息734

二、利润类账户会计信息失真的形式739

三、利润类账户会计信息失真查证的范围742

四、利润类账户会计信息失真查证的法规依据743

五、利润类账户会计信息失真查证745

六、利润类账户信息失真查证指导745

七、利润类账户会计信息失真查证案例分析749

第五章 会计报表信息失真与查证754

第一节 会计报表反映的会计信息754

一、资产负债表反映的会计信息755

二、利润表反映的会计信息758

三、现金流量表反映的会计信息759

四、附表和附注说明反映的会计信息762

第二节 会计报表常见失真的形式763

一、会计报表不合规763

二、会计报表项目数字计算、填写不正确764

三、会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不正确764

四、会计报表项目数据来源不正确764

第三节 会计报表信息失真的查证765

一、会计报表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性和有效性的鉴别765

二、资产负债表信息失真的形式767

三、资产负债表信息失真的查证768

四、损益表信息失真的形式777

五、损益表信息失真的查证779

六、损益类信息失真查证案例分析786

七、现金流量表信息失真形式789

八、现金流量表信息失真查证791

九、合并合计报表信息失真形式802

十、合并会计报表信息失真查证803

第三篇 会计信息失真综合查账技巧与会计报表审计案例分析第一章 会计信息失真综合查账技巧817

第一节 信息的真综合查证方法概述817

一、账户分析方法817

二、逻辑推理分析方法818

三、询问技术819

四、经济活动分析823

五、非统计抽样825

六、统计抽样826

七、函证法832

八、怎样查证重记与漏记835

九、怎样查证记串账837

十、如何发现反向记账838

十一、账簿奇异分析技巧839

第二节 货币资金信息失真查证案例分析843

一、基本案情843

二、审计过程分析845

三、审计结果分析857

第三节 应收及预付款项信息失真查证案例分析866

一、基本案情866

二、审计过程分析868

三、审计结果分析892

第四节 存货信息失真查证案例分析899

一、基本案情899

二、审计过程分析900

三、审计结果分析914

第五节 投资审计信息失真查证案例分析920

一、基本案情921

二、审计过程分析922

三、审计结果分析937

第六节 固定资产信息失真查证案例分析951

一、基本案情951

二、审计过程分析953

三、审计结果分析975

第七节 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信息失真查证案例分析986

一、基本案情986

二、审计过程分析988

三、审计结果分析996

第八节 资产减值信息失真查证审计案例分析1005

一、基本案情1006

二、审计过程分析1008

三、审计结果分析1034

第九节 流动负债信息失真查证案例分析1043

一、基本案情1043

二、审计过程分析1046

三、审计结果分析1088

第十节 长期负债信息失真查证案例分析1095

一、基本案情1096

二、审计过程分析1096

三、审计结果分析1109

第十一节 所有者权益审计案例分析1123

一、基本案情1123

二、审计过程分析1124

三、审计结果分析1145

第十二节 损益信息失真查证案例分析1163

一、基本案情1163

二、审计过程分析1167

三、审计结果分析1216

第十三节 合并会计报表信息失真查证案例分析1233

一、基本案情1233

二、审计过程分析1235

三、审计结果分析1292

第四篇 计算机会计信息失真风险与防范第一章 计算机会计1295

第一节 计算机会计的产生与发展1295

一、会计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1295

二、国外计算机会计的产生与发展1296

三、我国计算机会计的道理与发展1297

第二节 计算机会计的内容1301

一、计算机会计的内容1302

二、计算机会计工作的基本内容1303

第三节 会计电算化对手工会计工作的影响1305

一、账务处理方式的改变1305

二、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的改变1306

三、账簿形式和错账更正方法的改变1306

四、会计信息存储方式的改变1307

五、会计工作组织体制的改变1307

六、会计档案保管形式的改变1307

第四节 计算机会计系统的组成1308

一、硬件1308

二、软件1310

三、人员1312

四、规程1312

第五节 计算机会计的管理1313

一、计算机会计的宏观管理1313

二、计算机会计的微观管理1317

第六节 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开发方法1323

一、系统分析1323

二、系统设计1327

三、系统实施1333

四、系统运行与维护1336

第二章 计算机会计信息失真与查证1339

第一节 计算机会计失真风险1339

一、风险1339

二、计算机会计信息失真风险1340

第二节 计算机会计信息失真形式1344

一、硬件环境1344

二、会计软件风险1345

三、会计数据的风险1346

第三节 计算机会计信息失真的防范1347

一、技术性规范1349

二、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1350

三、积极开展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审计1350

四、加强人事管理,提高有关人员素质1351

五、加强会计电算化的管理1351

六、完善有关计算机会计安全与犯罪的立法1352

第四节 计算机会计信息失真风险分析1352

一、风险分析的必要性1352

二、风险分析的步骤1353

三、使用风险分析方法应注意的问题1359

四、科学依据问题1359

第五节 计算机会计信息失真风险管理1360

一、计算机会计信息失真风险管理的必要性1360

二、计算机会计信息失真风险管理1361

第三章 计算机会计网络会计系统会计信息失真风险与防范1364

第一节 计算机网络基础1364

一、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分类及功能1364

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1367

三、网络协议1370

第二节 计算机网络会计系统的特点1371

一、会计数据的共享1371

二、会计功能的共享1372

三、会计数据的分布式输入1373

四、会计数据的全面核算1374

五、会计数据的安全性要求高1374

第三节 计算机网络会计系统会计信息失真风险与防范1375

一、物理风险1376

二、对会计信息保密性的破坏1377

三、对会计信息完整性的破坏1378

四、对系统运行的干扰1379

五、物理防范措施1379

六、网络会计信息存取安全技术1382

七、网络会计数据加密1384

八、网络端口保护1385

九、网络中的主体验证1387

十、网络中会计数据的完整性保护1388

第四节 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安全管理1389

一、广域计算机网络会计系统的安全管理1389

二、局域计算机网络会计系统的安全管理1391

第四章 计算机会计信息失真形式1393

第一节 常见的计算机会计信息失真形式1393

一、会计软件信息失真1393

二、会计数据信息失真1397

第二节 计算机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原因与条件1401

一、单位领导人对计算机的了解程度不够1401

二、数据与责任高度集中1401

三、输入的敏感性与关键性1401

四、数据的不可读性1402

五、计算机会计系统有时不能识别合理的业务1402

六、错误的重复性1402

七、错误的连续性1403

八、应用程序容易被非法调用和篡改1403

九、系统的功能与用户的需求不相适应1404

十、取证困难1404

十一、心理因素1404

十二、计算机安全技术水平落后1405

第三节 计算机会计系统数据输入、处理与输出信息失真的查证1405

一、计算机会计系统数据输入、处理与输出的风险1405

二、计算机会计系统数据输入、处理与输出的控制1408

三、操作安全控制1419

四、系统硬件故障的预防及排除1422

五、文件的备份与恢复1427

六、计算机会计信息失真的查证1429

第五篇 财务管理信息化有关法律、法规附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1435

附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1445

附录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及管理实施办法1452

附录四:企业会计制度1462

附录五:会计基础规范1464

附录六: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1521

附录七: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1728

附录八: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1737

附录九: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1745

附录十: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1750

附录十一:财政部《关于国有商品疏通企业有关财务管理若干问题的通行》(摘录)1757

附录十二:财政部关于印发《外商投资企业执行新企业财务制度的补充规定》的通知1768

附录十三: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监督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摘录)1773

附录十四:财政部关于印发《国有企业制改建有关财务问题的暂行规定》的通知1780

附录十五:财政部关于印发《国有企业公司制度改建有关财务问题的暂行规定》的通知1785

附录十六:银行结算办法(摘录)1791

附录十七:银行账户管理办法(摘录)1797

附录十八: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的通知1801

附录十九: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有关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摘录)1811

附录二十: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财产损失税前扣除问题的批复》(摘录)1814

附录二十一: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资产评估增值有关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1815

附录二十二: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股份有限公司有关会计问题解答》的通知(摘录)1816

附录二十三:关于印发《工业企业会计制度若干问题的补充规定》的通知(摘录)1819

附录二十四: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财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通知(摘录)182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