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张彭春论教育与戏剧艺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张彭春论教育与戏剧艺术
  • 张彭春著;崔国良,崔红编;董秀桦英文编译 著
  • 出版社: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 ISBN:7310020324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712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735页
  • 主题词:教育-文集;戏剧-艺术-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张彭春论教育与戏剧艺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 陈省身1

编者的话3

一、论教育3

1916年3

提议将南开学校专门部改设大学的三次讲演3

(一)提议改设大学3

(二)大学之设为刻不容缓之图3

(三)南开大学生之低标的应与欧美并驾齐驱4

在欢迎新同学会场演词5

国家兴亡之权胥恃乎青年6

在南开学校修身班上的演说7

当今学术竞争之世界端在注意学识9

1917年11

挽张诗岑联11

在修身班上南游演说12

学生要得求学之法14

体育非少数人之事业16

报纸者亦教育之一种17

乐群乃教育之要者18

学校教育之一责在练习组织之能力20

南开学校被水淹时的两次演说22

一、遇事以镇定为第一义22

二、学生之生存在精神不在庐舍23

对新青年应进行精神教育24

造成思想之要素:好奇心·静·无我心26

《新国家与新社会》前词28

关于青年的浮嚣问题29

对于毕业生之赠言32

1918年33

学生对于校报之责任33

在南开学校学生课外组织联合会上的演说词34

南开同志三信条35

每读来函 情意殷殷——致留日同学诸君38

别道德之旧新39

南开学校修身班实一特别制度42

学生应注意时事44

教育的社会目的47

给北京南开同学会赠言49

道德与教育之关系51

体育运动在教育上的价植55

欲强国必先有普及之教育56

学生之气质58

愿诸君多注意于操行60

我等为军队62

坚结团体 不怕艰难65

责任心68

军国民制度之来源及其精神70

择业72

全能要略74

1919年76

学生应练习作事之能力76

1922年77

论中国教育之现代化——鉴于国民生活的转变对课程结构标准的研究,特别涉及中等教育77

序 张彭春78

第一章 绪论78

第二章 公立中学课程及其改革尝试80

第三章 转变的意义和教育的目的90

第四章 现代进程的主要制约因素93

第五章 现代化教育方法的先见经验101

第六章 现代化教育中课程结构之建议标准106

第七章 课程结构规划的初步考虑126

第八章 以实验为基础的领导才能教育早期阶段的建议要旨137

附一 举例说明衡量该计划中几个方面的一些尝试147

附二 有关现代化发展主要训练课程精选书目152

《沧浪诗话》译后记159

1923年161

学校生活的性质与学校集会的关系161

此次征求关于学校集会建议的报告及感想164

体验的求学法168

择业问题171

在紊乱的社会中我们对于物质的态度174

中学课程研究的手续176

中等学校训育之具体主张180

广义的留学预备的商榷182

组织教员分组分班定期会议186

宜加强对学生实地指导188

在南开学校十九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演说189

应注意中等与高等教育特别之点190

学校集会与学生生活191

中学训育问题193

大一学生留学前课程不足的补救办法200

清华学校课程委员会报告——(一)总纲202

清华学校新课程的编制204

清华学校课程委员会第二次报告——(二)在校学生之过渡课程207

清华学校课程委员会第二次报告之解释208

改组董事会与教育方针210

1924年210

对请求增加高二级钟点课程的答复212

思考与实行的训练213

清华学校学生缺课新章草案215

校风的养成——在清华全校大会的讲演217

关于办大学研究院的意见220

应重视国文教学及其革新221

1925年223

出国留学请多注意比较观察223

清华大学以预备在中国应用之人才为标准224

与新生谈话纪要225

修学目的及方法227

在第二次新生谈话会的谈话228

学生择业应以国家社会需要为标准229

1926年230

致曹校长书230

致清华学校董事会书232

1927年233

社会视察之方法233

“开辟的经验”的教育234

“教”“学”间的空气与“教”“学”的组织242

如何可以使学校工作得较高的效率246

先生究竟要教什么呢?249

南开教育的一个新方向252

效率的习惯255

创新的知识与普遍的知识257

南开中学初二、三年级及高级两次集会上的演讲要点261

1929年261

在欢送凌济东、张仲述出国盛宴上的演说262

在南开校友总会欢送盛宴上的演说262

在南开大学欢送张凌大会上的讲演(摘录)263

1930年264

此次来美捐募之手续与计划264

1932年265

在苏俄所看见听得跟想到的265

教育工作的一个新方向276

1933年276

在南开学校三部联合运动会上的讲词282

致梁思成283

1935年284

略谈近代学术之背景与方向284

造国新趋势的描写文倡议288

1936年290

新教育应注意经济情形290

孔子的教育观和政治观291

中国教育体制的转变294

广播在教育上的应用299

1937年302

在南开三七募款庆成会的讲演302

1942年303

中华文化的演进303

对巴格达大学学生的演讲310

1945年320

在国父诞辰纪念仪式上的讲话320

1946年322

什么是现代化(摘录)322

1947年323

致罗伯特·斯普儒323

1956年324

南开是怎样创建的324

致柳无忌329

二、剧本著译333

1915年333

闯入者(一译《外侮》、《入侵者》,三幕剧)333

入侵者(一译《闯入者》,三幕剧)347

灰衣人(独幕寓意剧)372

醒(独幕剧)377

1918年395

新村正(五幕剧)395

1921年443

木兰(11段,戏单)443

1929年446

争强(三幕改译剧,一译《斗争》,与万家宝合译)446

新村正(改编本,与万家宝共同改编,四幕剧,存目)500

1934年500

1935年514

谁先发的信(独幕改译剧,一译《艺术家》)514

财狂(三幕改译剧,存目)527

三、论戏剧艺术539

1916年539

办刊物可以培养对语言表达的兴趣——致《南开季刊》(英文)主编刘琪539

随笔:莎氏比亚及其他541

本学期所要提倡的三种生活——在南开学校高级初三学生集会上的演讲549

1928年549

本学期所要提倡的三种生活(见“三、论戏剧艺术”部分)549

1928年549

《刚愎的医生》开演前登台演词(摘录)553

1929年554

《争强》开幕前致词(摘录)554

1933年555

中国的新剧和旧戏555

1934年559

致梅兰芳电两件559

怎样看电影——社会教育常识讲话561

1935年569

《梅兰芳先生在美国:评论与回顾》前言569

中国舞台艺术纵横谈572

在莫斯科梅兰芳艺术讨论会上的发言578

苏俄戏剧的趋势581

关于演剧应注意的几点——原则和精神588

改编《财狂》时的文化观590

1946年591

话剧的将来591

四、附录597

一个新世界 一种新态度597

在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的三次发言599

一、新的忠诚599

二、向细菌宣战(关于召开国际卫生大会的议案)600

三、经济“低压”地区的世界意义601

怀念我亲爱的父亲 张远峰606

张彭春年谱 崔国良61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