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性的实证【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性的实证
  • 王新平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978780247844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08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24页
  • 主题词:企业管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性的实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质量管理的由来及发展1

一、质量管理的起源及发展1

(一)传统质量管理阶段2

(二)检验质量管理阶段2

(三)统计质量管理阶段4

(四)全面质量管理阶段6

(五)质量管理发展阶段小结9

二、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系列标准10

(一)质量管理体系系列标准概述10

(二)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产生和发展11

(三)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系列标准的意义16

(四)ISO 9000系列标准在中国17

(五)ISO 9000系列标准的构成和特点19

(六)ISO 9001与其他管理体系标准的比较23

(七)ISO 9000系列标准发展趋势27

三、现代质量管理发展趋势展望27

(一)需求多样化使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成为主流28

(二)通过完善产品设计加强产品质量管理29

(三)生产型标准让位于贸易型标准30

(四)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日益深化30

(五)生产第一线工人参与质量控制31

(六)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成为质量管理的关键32

(七)质量成本成为影响质量管理水平的关键33

第二章 中国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5

一、中国的质量管理35

(一)中国古代的质量管理35

(二)中国现代的质量管理38

二、中国质量管理学科地位问题44

(一)几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44

(二)质量管理学的学科定位48

(三)质量管理学的学术地位51

(四)结论和建议54

三、中国的产品质量55

(一)工业品的质量56

(二)食品的质量57

(三)药品的质量60

(四)建筑行业的质量66

(五)医疗服务的质量69

(六)中国的产品质量小结73

四、中国企业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75

(一)存在问题75

(二)原因分析79

(三)对策建议83

第三章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性问题的研究背景89

一、实践背景91

(一)ISO 9000热潮91

(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有效性问题已成为关注热点93

(三)中国质量认证市场的无序竞争导致质量认证行业声誉下降98

(四)中国企业面临新的非关税贸易壁垒99

二、理论背景101

(一)质量认证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争议较大101

(二)现有文献关于质量认证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存在较大争议103

(三)现有文献对质量认证有效性机制研究较为欠缺103

(四)现有文献关于高层思想观念和国家监管等因素对于质量认证有效性的影响路径研究不够105

三、研究目标106

四、主要研究内容与本书的结构框架106

(一)主要研究内容106

(二)本研究的结构框架108

第四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11

一、质量管理体系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关系111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111

(二)研究述评115

二、思想观念与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和企业绩效的关系116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116

(二)研究述评118

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性与企业绩效的关系119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119

(二)研究述评124

四、认证审核人员在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中的作用128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128

(二)研究述评130

五、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性机制研究130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130

(二)研究述评132

六、本章小结133

第五章 中国企业质量认证有效性的博弈机制分析135

一、模型理论基础综述135

(一)博弈论及其发展历程135

(二)委托-代理关系的基本类型与结构136

(三)机制与机制设计理论研究138

(四)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分类及其发展历程139

(五)质量认证市场共谋问题的类型142

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性的界定及内涵144

(一)对“有效性”的几种定义145

(二)国内外学者对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认证“有效性”的研究146

(三)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认证的“有效性”的界定151

三、双价二手车交易模型:促进市场完全成功154

(一)模型假设及其博弈结构155

(二)模型的均衡分析156

(三)市场完全成功的措施建议159

四、防共谋均衡:打破认证市场共谋160

(一)认证市场共谋行为的表现及其危害性分析162

(二)质量认证市场共谋的打破与防共谋均衡的形成164

五、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性机制设计168

(一)第一方审核博弈关系分析168

(二)第二方评定博弈关系分析170

(三)第三方认证博弈关系分析172

(四)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性机制设计构想177

六、本章小结177

第六章 理论模型与假设181

一、理论模型构成要素概念界定181

(一)认证环境因素181

(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性183

(三)企业绩效184

二、理论模型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185

(一)认证环境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性、企业绩效的关系185

(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性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188

(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性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191

三、理论模型及假设的提出193

(一)认证环境因素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性的差异性影响193

(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性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200

(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202

四、模型要素的变量测量与问卷设计205

(一)认证环境因素的测量205

(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性的测量208

(三)企业绩效的测量210

五、本章小结213

第七章 质量认证有效性的实证研究215

一、样本调查的基本情况215

(一)调研对象的选择215

(二)数据调查215

二、样本检验218

三、数据特征的描述225

(一)测量题项的描述性统计225

(二)调查企业行业、性质、规模变量特征分布229

四、数据可靠性和载荷检验231

五、统计方法的选择235

六、模型验证236

(一)模型验证的基本方程236

(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性与认证环境因素之关系分析237

(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性与企业绩效关系分析241

七、路径分析结果243

八、本章小结250

第八章 实证结果讨论253

一、认证环境因素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性的影响253

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性各要素的相互影响258

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260

四、研究结果的实践意义262

五、本章小结266

第九章 结论及展望269

一、研究结论和创新点269

二、研究的局限性272

三、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273

参考文献275

附录293

附录A 调查问卷样卷293

附录B 问卷题项变量符号对照表298

附录C 参与调研企业名录300

后记3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