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安县土地志【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文安县土地志
  • 刘瑞明主编;文安县土地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
  • ISBN:7800974111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02页
  • 文件大小:4MB
  • 文件页数:21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文安县土地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大事记5

第一章 土地自然条件19

第一节 土质 矿藏19

一 地质19

二 矿藏21

第二节 地形 地貌21

一 地形21

二 地貌22

第三节 河流22

二 赵王新河23

一 大清河23

三 赵王新渠24

四 赵王河24

第四节 土壤25

一 土地种类、面积25

二 土地种类、面积25

三 土壤养分26

第五节 气候28

一 四季特征28

二 日照29

三 气温29

四 地温29

六 风30

五 降水30

第六节 植被31

一 北部沿河地区31

二 西部高上地区31

三 东部大洼地区31

第二章 土地资源33

第一节 建置沿革和地域变迁33

一 建制沿革33

二 行政区划和地域变迁34

三 人口和土地35

第二节 土地资源特点36

一 洼淀遍布36

三 不同地区人均土地相差悬殊38

二 河渠纵横38

四 居民点多建在沿河靠堤和垄岗地带39

五 古代建筑和古遗址多存在于高上和边沿地区40

六 土地开发利用后备资源潜力较大40

第三节 土地利用现状41

一 农用地41

二 建设用地41

三 水域占地41

四 未利用土地41

第三章 土地所有制43

第一节 奴隶社会时期43

第二节 封建社会时期43

一 反奸除霸、清算复仇中的反黑地斗争46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46

二 在中共中央“五四指示”指导下的土地改革47

三 土改复查47

四 土地平分47

第四节 社会主义时期48

一 集体土地所有制48

二 国家土地所有制51

第四章 土地使用制53

第一节 国有土地53

第二节 私有土地56

一 集体农用地57

第三节 集体土地57

二 社员自留地60

三 农村宅基地61

第五章 地价、地税与收费63

第一节 土地所有权价格63

一 土地买卖价格63

二 土地征用价格64

第二节 土地使用权价格66

一 清代时期66

二 中华民国时期67

三 抗日战争时期67

四 解放初期土地使用权价格67

第三节 土地税收68

一 田赋68

五 土地联产承包制68

二 耕地占用税71

三 契税71

第四节 土地收费73

一 土地使用金73

二 南水北调工程费73

三 土地登记费74

第六章 地籍管理75

第一节 土地详查75

一 外业调查75

二 内业资料汇总75

四 土地详查结果76

三 验收鉴定76

第二节 城镇地籍调查78

一 调查概况78

二 试点情况78

三 县城地籍调查79

第三节 土地登记82

一 建局前的土地登记82

二 初始登记83

三 变更登记83

第四节 土地统计83

一 统计发展83

二 统计内容84

三 统计制度84

一 定级估价的方法过程85

二 定级估价的结果及验收85

第五节 土地定级估价85

第七章 建设用地管理89

第一节 历史沿革89

第二节 国家建设用地管理90

一 征地审批权限的管理规定90

二 征地补偿和安置91

三 征地报批程序、内容、审查92

四 征用土地前后的管理与使用监督94

第三节 乡镇企业建设用地管理94

一 乡镇企业发展中的占问题94

二 乡镇建设用地管理的方法与规定95

一 农民宅基地权属政策96

三 乡镇建设用地的几种形式96

第四节 宅基地用地管理96

二 农村建房用地标准97

三 农民建房用地的申请报批制度98

四 新划宅基地交纳占地费99

五 农村违法建房情况99

第五节 建设用地的定额管理和计划管理100

一 定额管理100

二 计划管理100

第八章 土地规划103

第一节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103

一 互助合作时期土地利用规划103

二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土地利用规划104

三 人民公社的土地利用规划105

第二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06

一 编制规划的基本步骤107

二 完成的主要成果108

三 文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108

四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109

五 土地利用分区109

六 实施规划应采取的主要措施111

第三节 城镇建设用地规划112

一 县城用地规划112

二 建制乡镇用地规划114

三 农村居民点用地规划116

第一节 建国前的土地开发119

第九章 土地开发与复垦119

第二节 建国后的土地开发121

一 低洼易涝地改造121

二 盐碱地改造126

三 荒废土地开发127

第三节 土地复垦128

第十章 土地保护131

第一节 基本农田保护131

一 保护区范围131

二 保护标准133

三 划定方法134

四 保护措施及结果134

一 灾害发生情况139

第二节 洪涝灾害防治139

二 防灾措施及效果140

第三节 文物风景用地保护141

一 文物占地141

二 用地性质及保护141

第十一章 土地监察143

第一节 土地信访144

第二节 “三无乡镇”的创建146

一 三无乡镇的标准146

二 三无乡镇的验收方法146

三 创建措施与结果146

二 抓信访,做好政治思想工作,扩大案源147

一 抓队伍建设,提高思想认识,扩大工作势力147

第三节 制度建设147

三 抓制度建设,落实十一条措施148

第四节 土地案件及纠纷150

第十二章 科技与宣传教育155

第一节 土地科技155

一 土地详查155

二 土地规划155

三 地籍调查155

第二节 土地宣传156

一 土地改革时期156

二 合作化时期156

三 土地联户承包宣传156

五 土地管理法规宣传157

四 首次宅基地发证宣传157

六 土地日宣传158

第三节 土地教育159

一 解放前的土地教育159

二 建国后的培训教育160

三 业务技术培训教育160

四 上岗培训教育160

五 电视培训教育161

第四节 土地学会161

一 组建情况161

二 学会章程162

三 活动情况163

一 档案沿革164

第五节 土地档案164

二 档案发展165

三 档案升级166

第十三章 土地管理机构169

第一节 历史沿革169

第二节 土地管理局170

第三节 土地管理所172

一 人员及职责172

二 村级组织173

附录175

荣誉录175

土地管理文件选编178

编后记2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