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工程地质与地基基础【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工程地质与地基基础”教材选编小组选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 ISBN:15165·730
- 出版时间:1961
- 标注页数:476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47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工程地质与地基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8
绪论…8
(一)本课程的任务8
(二)地基和基础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9
(三)地基基础的发展简史及我国在这方面的成就9
(四)本课程特点及学习要求14
第一章 岩石及地质作用的基本知识15
§1-1 地球的构造及地史概念15
(一)地球的构造15
(二)地球历史概述16
(二)造岩矿物的物理性质20
(一)造岩矿物的定义20
§1-2 岩石的组成物质——造岩矿物20
(三)造岩矿物的分类22
(四)造岩矿物的特征及鉴定法24
§1-3 岩石的类型及其特征24
(一)岩石的定义24
(二)岩石的分类及其特征24
(三)岩石的工程地质研究39
§1-4 地质构造及与工程的关系40
(一)褶皱及与工程的关系41
(二)节理及裂隙的工程地质评价44
(三)断层及其不良地质条件47
(一)岩石风化作用的类型49
(四)整合及不整合49
§1-5 岩石的风化作用及残积层49
(二)岩石的风化分带和防止风化的措施51
(三)岩石风化的产物——残积层53
§1-6 地表流水的地质作用及坡积层、洪积层、冲积层54
(一)地表暂时流水的地质作用及坡积层、洪积层54
(二)河流的地质作用及冲积层56
§1-7 湖泊的地质作用及湖沼沉积层61
(一)湖泊的地质作用及湖相沉积层61
(二)沼泽及沼泽沉积层62
(二)海洋的地质作用及海相沉积层64
(一)海洋区域的划分64
§1-8 海洋的地质作用及海相沉积层64
(三)海岸稳定性的评价66
§1-9 冰川的地质作用及冰碛层67
(一)冰川的地质作用67
(二)冰碛层的特征68
(三)冰碛层的工程地质评价68
§1-10 风的地质作用及风积层69
(一)风的地质作用及风积层69
(二)风砂对工程建筑、国民经济的影响及其危害的防止70
§1-11 我国第四纪沉积层的分区70
(一)成土过程72
第二章 土的类型及其特征72
§2-1 土的成因72
(二)土的结构和构造74
§2-2 土的组成76
(一)土的固体颗粒76
(二)土中的水77
(三)土中的气体79
§2-3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79
(一)土的容重、比重、含水量80
(二)土的孔隙率、孔隙比、饱和度81
(三)土的物理性质指标间的关系81
(一)砂类土的密实度82
§2-4 砂类土的特征82
(二)砂类土的粒径级配83
(三)土的毛细作用84
§2-5 粘性土的特征85
(一)胶体对土的性质的影响85
(二)土的粘性87
(三)表示粘性土特征的指标88
(四)粘性土的活动性指数90
§2-6 水对土性的影响91
(一)膨胀、收缩和崩解91
(二)土的压实和最优含水量92
(四)土的冻胀93
(三)粘性土的触变现象93
§2-7 岩石和土的工程分类95
第三章 地下水97
§3-1 地下水的形成97
(一)渗透作用97
(二)凝结作用97
§3-2 地下水的分类98
(一)土壤水98
(二)潜水98
(三)层间水102
§3-3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103
(二)地下水的化学成分104
(一)地下水的物理性质104
§3-4 地下水侵蚀性的评价106
(一)碳酸侵蚀106
(二)硫酸侵蚀107
(三)镁的侵蚀108
§3-5 地下水的动态109
(一)地下水动态的概念109
(二)地下水动态因素对水位变化的影响109
§3-6 地下水的运动规律111
§3-7 地下水的涌水量计算115
(一)坑井的涌水量115
(二)排水渠的涌水量118
(三)基坑的涌水量120
§3-8 动水力和流砂现象120
第四章 土中应力122
§4-1 概说122
§4-2 土中的自重应力与附加应力122
§4-3 基础底面承压力分布123
(一)基础底面承压力分布的规律123
(二)基础底面承压力的计算图形124
§4-4 土中应力分布的平面问题125
(一)平面问题的弗拉曼解125
(三)均布条形荷载127
(三)三角形分布的条形荷载131
(四)梯形分布的条形荷载131
(五)抛物线形分布的条形荷载132
(六)作用于地基表面上的水平线荷载133
(七)作用于地基表面上的均布水平荷载133
§4-5 土中应力分布的空间问题134
(一)集中荷载的布西奈斯克解134
(二)矩形均布荷载135
(三)矩形基础下按三角形分布的荷载139
(四)圆形均布荷载140
(五)环形均布荷载141
§4-6 土中应力的实验资料142
§4-7 非均质地基中的应力分布144
(一)刚性岩层的影响144
(二)双层地基146
第五章 建筑物基础沉降的计算147
§5-1 概说147
§5-2 外荷作用下地基变形的三阶段147
§5-3 土的压缩性149
(一)压缩曲线149
(二)饱和土的渗透固结作用——压力作用下饱和土的骨架和孔隙水的分担作用151
(三)土的弹性变形和残留变形152
(四)荷载试验153
(五)土的侧压力系数和泊松比154
(六)土的变形模量155
§5-4 计算基础沉降的分层总和法156
(一)无侧向膨胀条件下计算土层压缩量的公式156
(二)按分层总和法计算基础的沉降量158
(三)受压层的概念159
(四)邻近荷载对基础沉降的影响161
(五)简单讨论161
(六)基础沉降量的简化计算法161
§5-5 计算基础沉降的弹性理论公式163
(一)地基表面沉降公式163
(二)地基表面沉降公式推导的概念164
(三)简单讨论167
§5-6 计算基础沉降的叶果罗夫方法168
(一)计算方法168
(二)公式推导的概念170
(三)简单讨论172
§5-7 基础沉降随时间变化的计算(固结理论)173
(一)单向固结的渗压微分方程及其解答173
(二)固结度176
(三)成层地基上建筑物沉降与时间的关系180
§5-8 地基变形计算中存在的问题181
(一)应力和变形间的关系181
(二)地基变形计算的精确度问题182
(三)关于单向固结理论的问题183
第六章 土体的极限平衡185
§6-1 土的抗剪强度及极限平衡条件185
(一)土的抗剪强度185
(二)土的强度理论——极限平衡概念187
(三)土的抗剪强度的测定方法191
§6-2 地基的临塑荷载及极限荷载193
(一)临塑荷载的求解及塑性变形区范围的确定193
(二)极限荷载198
(一)崩塌203
(二)塌方203
§7-1 边坡的运动及防治203
第七章 边坡稳定及土压力203
(三)滑坡204
(四)滑动力的计算208
(五)流石流泥209
§7-2 均匀土边坡稳定的实用计算法209
(一)条分法209
(二)洛巴索夫图解法211
§7-3 土压力211
(一)概说211
(二)库伦土压力理论213
(三)库尔曼图解法216
(四)朗金土压力理论218
(五)关于土压力问题的简单讨论220
§7-4 板桩所受土压力的计算220
§7-5 支撑所受土压力的计算222
(一)横板的计算222
(二)竖梁的计算222
(三)横撑柱的计算223
第八章 工程地质勘查224
§8-1 工程地质勘查的目的和任务224
§8-2 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场地的工程地质勘查224
(一)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初步设计阶段的工程地质勘查224
(二)工业与民用建筑物技术设计阶段的工程地质勘查225
§8-3 工程地质勘查中的地质测绘227
(三)工业与民用建筑物施工图编制阶段的工程地质勘查227
(四)不分设计阶段的一次工程地质勘查227
§8-4 工程地质勘查中的勘探和试验工作228
(一)掘探228
(二)钻探228
(三)地球物理勘探230
(四)触探233
(五)其他简易钻探方法234
(六)取样235
(七)手摇钻钻进工作举例236
(八)试验工作237
(一)工程地质图238
§8-5 工程地质勘查资料的整理238
(二)工程地质图的绘制241
(三)工程地质勘查报告书244
§8-6 勘查资料的分析249
(一)地质图的阅读249
(二)勘查资料的分析251
第九章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的设计与计算255
§9-1 概说255
§9-2 地基按极限状态设计的原则256
(一)地基设计的极限状态256
(二)地基变形的极限值258
(一)基础材料261
(三)为满足极限状态条件应采取的措施261
§9-3 基础的材料和构造类型261
(二)基础的构造类型262
(三)基础依照材料的受力情况及计算方法的分类267
§9-4 基础埋置深度的选择267
(一)场地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268
(二)作用在基础上荷载的性质和大小268
(三)房屋和结构物的构造类型及用途268
(四)地基土冻胀的可能性268
§9-5 地基许可承载力的确定270
(一)一般的方法270
(二)应用苏联天然地基设计规范(НиТУ127-55)规定的计算强度271
(三)关于应用规范的补充274
§9-6 浅基础的计算275
(一)作用在基础上的荷载275
(二)中心荷载作用下的基础计算276
(三)偏心荷载作用下的基础计算278
(四)下卧层的补充校核279
(五)地基的变形校核279
(六)基础的构造细节280
(七)对于滑动和倾复稳定性的校核281
§9-7 特种结构物基础的设计283
(一)输电塔架基础283
(二)烟囱及水塔基础284
§9-8 弹性地基286
(一)概说286
(二)初始参数法288
(三)初始参数法的例题293
(四)热摩奇金法298
(五)热摩奇金法的例题305
(六)刚性基础底面承压力(接触应力)的计算310
§9-9 箱形基础的设计312
(一)概说312
(二)箱形基础的简化计算313
(一)概说315
§9-10 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共同工作问题315
(二)墙的极限变形和地基平均沉降极限值316
(三)上部结构刚度及其与地基的共同工作318
(四)上部结构(构架式)与地基的共同工作问题319
(五)提高建筑物刚度对不均匀沉降调整所起的作用319
第十章 天然地基及浅基础的施工322
§10-1 地下水位以上天然地基的修筑322
(一)基础定位322
(二)基坑(基槽)的开挖323
(三)边坡的支撑323
(四)基底土的处理325
(二)板桩围护326
(一)敞坑排水326
(五)基础的砌筑及回填326
§10-2 地下水位以下天然地基的修筑326
§10-3 饱和土中的特殊施工方法328
(一)人工降低地下水位329
(二)饱和土的人工冻结331
(三)沥青灌注法333
第十一章 人工地基334
§11-1 概说334
§11-2 换土法(垫层法)334
§11-3 机械压实法336
(二)深层压实法337
(一)表面压实法337
§11-4 水泥灌浆法340
§11-5 硅化加固法341
§11-6 电动化学加固法344
(一)电动硅化法345
(二)电动铝化法346
§11-7 各种地基加固方法的比较346
第十二章 桩基348
§12-1 概说348
§12-2 桩的类型349
(一)预制桩350
(二)就地灌注桩352
(一)单桩工作原理354
§12-3 单桩工作原理及单桩承载力的确定354
(二)单桩承载力的确定355
(三)打桩过程中的一些现象363
§12-4 群桩工作原理及群桩承载力的确定364
(一)群桩工作原理364
(二)群桩的计算方法366
(三)桩基内每根桩所受作用力的决定367
(一)桩基设计的步骤369
(二)桩基的设计及计算369
§12-5 桩基的设计及计算369
第十三章 深基础373
§13-1 沉井373
(一)沉井的概念和适用条件373
(二)沉井的类型374
(三)沉井的构造375
(四)沉井的施工377
(五)沉井的设计379
§13-2 沉箱387
(一)沉箱的概念387
(二)沉箱的构造388
§13-3 管柱390
(一)管柱基础的概念390
(三)关于沉箱保安规则的知识390
(二)管柱基础的构造391
(三)管柱基础的施工步骤391
(四)管柱施工的特点392
第十四章 动力机械基础394
§14-1 概说394
§14-2 振动对地基的影响及土的弹性系数395
(一)振动对土的内摩擦系数的影响395
(二)土的振动压密396
(三)振动作用下地基的承载力397
(四)土的弹性系数的确定399
(一)基本假设401
§14-3 实体式机械基础的振动原理401
(二)基础的垂直振动402
(三)基础的水平振动和转振动403
§14-4 曲柄连杆机械基础的设计和振动计算407
(一)基础的设计和构造原则407
(二)曲柄连杆机械基础的振动计算408
§14-5 锤基础的设计和计算409
(一)锤基础的设计和构造409
(二)锤基础的计算410
§14-6 防止机械基础振动影响的减振措施414
(一)振波在土中的传播414
(四)锤基础振动对建筑物的影响415
(二)机械基础振动对建筑物的影响415
(三)曲柄连杆机械基础振动对建筑物的影响415
§14-7 构架式机械基础的构造和振动计算417
(一)构架式机械基础的一般构造417
(二)构架式基础的计算418
第十五章 地震、喀斯特及区域性地基421
§15-1 地震421
(一)地震的概念421
(二)地震波及其对建筑物的影响423
(三)地震烈度425
(四)小区域地震烈度的确定428
(五)地震与工程建筑物的关系431
§15-2 喀斯特432
(一)喀斯特及其形成条件432
(二)中国喀斯特地区433
(三)喀斯特地基的评价及处理措施433
§15-3 黄土地基434
(一)黄土的成因及其特性434
(二)黄土的湿陷性及工程分级435
(三)黄土地基及基础的设计436
(四)黄土地基的工程措施及人工处理441
(一)概说443
(二)淤泥的特性443
§15-4 淤泥地基443
(三)淤泥地基计算444
(四)在淤泥地基上修建建筑物的方法445
§15-5 冻土地基446
(一)概说446
(二)冻土及融化中的土的物理性质448
(三)冻土及融化中的土的强度及变形性质450
(四)多年冻土上修建基础的方法452
(五)防止基础隆起的措施455
(六)季节冻土区的地基基础问题457
§15-6 填土地基458
(二)人工填土459
(一)杂填土地基459
第十六章 有关地基基础方案的几个问题460
§16-1 工程地质条件在建筑场地选择中的意义460
§16-2 建筑物地基基础方案选择中的几个问题461
(一)一般原则461
(二)成层地基的考虑463
(三)不均匀沉降的考虑465
(四)施工条件的考虑469
§16-3 实例——苏联列宁格勒斯大林大街的一座公共建筑物470
结束语473
参考书目476
热门推荐
- 3776473.html
- 2335113.html
- 2808116.html
- 675210.html
- 3675948.html
- 869359.html
- 2745018.html
- 608180.html
- 2061349.html
- 10729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632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699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077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814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186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810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953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007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700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50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