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廉政工程:制度、政策与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廉政工程:制度、政策与技术
  • 李成言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107528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66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484页
  • 主题词:廉政建设-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廉政工程:制度、政策与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廉政系统工程制度分析2

第一章 制度层面的民主监督2

第一节 腐败的诸因素分析2

一、腐败的内涵分析2

二、腐败的作用和功能分析7

三、腐败与反腐败的经济学分析12

第二节 转型时期的腐败问题18

一、“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及其政治后果18

二、经济转型与腐败问题22

三、腐败问题的动向与发展28

第三节 廉政系统工程的三道防线33

一、廉政可行性评估机制35

二、民主监督制约机制37

三、腐败行为的揭露惩处机制38

第二章 政治民主监督44

第一节 党内民主监督44

一、党内民主诸因素分析44

二、党内民主与党内监督53

三、党内民主监督与廉政建设59

第二节 人大监督65

一、人大监督的思想渊源65

二、我国人大监督的理论总结70

三、我国人大监督的实践探索80

第三节 民主党派监督88

一、我国民主党派监督的历史与现状88

二、我国民主党派监督的理论总结94

第三章 社会民主监督103

第一节 民主监督的本质是公民的政治参与103

第二节 影响社会民主监督的相关因素106

一、影响政治参与的宏观因素:政治文化和制度环境106

二、影响政治参与的微观因素:网络时代的成本—收益分析114

第三节 社会民主监督实践(Ⅰ):基层民主自治119

一、农村村民自治120

二、城市社区自治123

第四节 社会民主监督实践(Ⅱ):公民利益表达128

一、信访制度129

二、行政诉讼135

三、价格听证139

第四章 舆论监督144

第一节 舆论监督的理性分析145

一、舆论监督的来源分析145

二、舆论监督相关概念解析148

三、舆论监督与廉政建设152

四、建国以来舆论监督的发展历程154

第二节 舆论在政治领域的监督职能157

一、舆论监督的互动性架构在政治领域的应用157

二、舆论监督在政治领域的职能体现165

第三节 对舆论监督现状及前景的探讨171

一、中国舆论监督现状171

二、舆论监督的发展前景173

第二编 廉政系统工程政策分析181

第五章 民主监督机制引入的必要性分析181

第一节 廉政政策与民主监督机制——价值层面分析183

一、廉政系统工程与民主监督机制183

二、廉政与廉政建设184

三、廉政政策187

四、廉政政策与民主监督机制189

第二节 廉政政策规范性与民主监督机制——技术层面分析201

一、廉政政策主体的规范性205

二、廉政政策执行过程的规范性206

第六章 廉政决策结构与民主监督效力218

第一节 廉政决策结构与廉政决策过程分析219

一、廉政决策结构与廉政决策过程219

二、廉政决策主体221

三、廉政决策权力与权力归属224

四、廉政决策环境227

第二节 廉政政策议程开启中的民主监督机制229

一、发现廉政问题开启政策议程229

二、廉政政策备选方案的制定232

三、廉政决策主体的决策参与限度234

四、当代中国廉政决策的困境235

第三节 廉政政策产出中的民主监督机制236

一、廉政决策的互动过程237

二、廉政政策方案规划反馈的闭合回路240

三、廉政决策的过程或产品241

四、廉政政策出台中的民主监督机制244

第七章 廉政政策执行监督248

第一节 政策执行中的监督问题248

一、政策执行:执行行动的动态演化248

二、互动与监督251

三、执行异化与政策失真253

第二节 我国廉政政策的执行监督257

一、以党委为核心的多元机构互动257

二、廉政政策的执行特性260

三、我国廉政政策的执行监督框架263

第三节 北京市东城区廉政政策执行监督的个案研究267

一、廉政责任的设立268

二、廉政(责任)监督机制的构建269

三、廉政监督机制的实现方式270

第四节 执行监督,“路”在何方275

第八章 廉政政策失败与廉政政策终止277

第一节 概念界定277

一、廉政政策失败277

二、廉政政策终止279

第二节 廉政政策失败与廉政政策终止的关系283

一、中国背景下的影响因素283

二、不同政策路径的影响因素287

三、引入民主监督机制的廉政政策路径295

第三编 廉政系统工程技术分析303

第九章 社会廉政系统工程303

第一节 民主监督、公共政策和廉政建设304

一、我国当前的廉政建设状况304

二、民主监督与廉政建设305

第二节 廉政政策问题307

一、廉政政策问题的涵义307

二、廉政政策问题的确认原则及过程311

三、廉政政策问题的基本特征及影响认定的因素314

第三节 廉政系统工程316

一、社会工程思维与方法316

二、廉政建设工程化的必要性317

三、廉政系统工程学321

第十章 廉政预警基本理论325

第一节 基本概念范畴325

一、预警325

二、社会预警329

三、廉政预警332

第二节 廉政预警基本理路与研究方法334

一、廉政预警的基本研究方法334

第三节 廉政预警基本实现途径337

一、廉政预警指标法338

二、既有廉政预警研究339

三、既有廉政预警模式341

四、廉政预警与廉政谈话342

五、廉政巡视制度345

第四节 廉政谈话制度346

一、廉政谈话制度的实施346

二、廉政谈话与制度养廉348

三、从根本性制度建设看廉政谈话349

第十一章 廉政预警系统工程化设计353

第一节 廉政预警的逻辑结构353

一、明确警义354

二、寻找警源354

三、分析警兆354

四、预报警度355

第二节 廉政预警的概念体系与功能模块356

一、廉政预警的主体357

二、廉政预警的客体358

三、廉政预警主客体关系说明360

四、廉政预警资源361

五、廉政预警信息支持系统363

六、廉政预警工具364

七、廉政预警环境364

第三节 廉政预警的作用机理368

一、利益分配与再分配的动态性369

二、角色群的分化、互动与异变370

三、成本核算与效益评估371

四、资源共享与“死锁”避免372

五、信息支持系统的优化373

六、实体意义与程序性保障374

七、环境相对性与反馈的闭合回路375

第十二章 廉政预警指标体系的建构377

第一节 廉政预警指标体系构建377

一、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377

二、预警指标性质类型划分378

三、预警指标的层次逻辑设计379

四、预警指标权重划分386

第二节 社会民众政府廉政状况感知测评指标体系388

一、维度一:政务公开度389

二、维度二:政府公共服务意识与办事效能390

三、维度三:政府行政执法的规范程度391

四、维度四:社会公众对公职系统的投诉与举报392

五、维度五:公职系统行业风气廉洁度393

第三节 企事业单位政府廉政状况感知测评指标体系394

一、维度一:政府公共资源提供能力395

二、维度二:政府寻租行为发生率(经济腐败发生率)396

三、维度三:政府宏观经济协调能力397

四、维度四:政府社会保障统筹能力397

五、维度五:政府涉外经济协调能力398

第四节 政府职能部门廉政状况自我认定指标体系398

一、维度一: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与接受监督状况399

二、维度二: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质量400

三、维度三:领导班子对本单位的自我认定400

四、维度四:单位作风的自我评价400

五、维度五:重大决策的民主化程度401

第五节 廉政主管部门廉政状况认定指标体系401

一、维度一:中央(上级)政令落实情况402

二、维度二:领导班子素质与班子建设情况402

三、维度三:工作绩效及创新情况403

第六节 监督部门考核、评价廉政状况指标体系404

一、维度一:党风廉政责任制建立健全情况404

二、维度二:案件查办情况404

三、维度三:其他监督部门的考核状况405

第十三章 廉政预警指标体系实施406

第一节 廉政预警指标体系与纪检工作实践406

一、全面反映三项工作格局406

二、遵循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409

三、深入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411

第二节 廉政预警指标使用与采集规范413

一、指标索引413

二、指标说明416

第三节 廉政预警评估与警情判断416

一、撰写廉政预警初步评估报告418

二、撰写廉政预警总报告419

第四节 廉政预警系统维护与安全保密425

一、廉政预警系统的维护425

二、廉政预警系统的安全保密427

第五节 廉政预警系统的发展——主体与地域二维廉政预警分析430

一、二维廉政预警分析的涵义与分类431

二、二维廉政预警分析的重要性与切入点432

三、二维廉政预警分析的运用433

四、二维廉政预警分析的发展(多维廉政预警分析)434

第六节 科学预警与破除“预警神话”435

附录一:廉政预警指标体系指标说明438

附录二:廉政预警指标法问卷448

参考文献459

后记466

图1-1 腐败类型与社会公认规范的关系示意图5

图1-2 最适腐败量示意图15

图1-3 改进后的最适腐败量示意图16

图1-4 中国传统赶超型战略的经济发展逻辑19

图1-5 改革开放以来查处经济罪案数据走势图24

图1-6 历年司法检察机关处理的县处级以上干部数据走势图29

图1-7 历年处理大案要案的绝对数量趋势图29

图1-8 历年处理大案要案的相对比重趋势图30

图1-9 经“腐败黑数”调整后的腐败经济损失图31

图1-10 公共政策廉政可行性评估机制的操作流程图37

图2-1 党内民主结构要素关系图46

图2-2 党内政治生活关系流程图47

图2-3 帕雷托效应最佳决策图51

图2-4 1982年至1996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处分干部数目柱形图61

图2-5 人大的监督形式划分图77

图2-6 权力监督体系示意图92

图3-1 政治参与的类型框图113

图4-1 舆论监督三方关系图159

图5-1 政策的三种流程211

图6-1 地方廉政决策过程示意图238

图6-2 廉政政策方案规划反馈的闭合回路241

图6-3 廉政政策综合测评体系243

图7-1 公共政策执行的流程框架图250

图7-2 政策执行监督的逻辑框架图252

图7-3 不同政治和行政体制下监督形式的强度差异图253

图7-4 我国当今政策执行的“机构互动”示意图259

图7-5 东城区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制约机制示意图270

图8-1 主导价值取向未变的廉政政策失败-终止过程示意图294

图9-1 中国反腐败战略图305

图9-2 廉政系统工程学基本框架322

图10-1 中国预警体系金字塔327

图10-2 模拟社会运行趋向331

图10-3 廉政预警范畴332

图11-1 廉政预警主客体关系图360

图11-2 廉政预警实施过程图369

图11-3 政策资源共享中的“死锁”373

图12-1 指标类型权重分配382

图12-2 功能性指标分布387

图12-3 结构性指标分布387

图12-4 关联性指标分布387

图13-1 廉政预警指标体系实施流程图417

图13-2 廉政预警评估的两类策略420

图13-3 廉政预警判断流程明细图422

图13-4 廉政预警系统维护工作分布425

图13-5 廉政预警系统可维护性工作的层次图426

图13-6 廉政预警保密失效补救闭环流程图430

图13-7 三维廉政预警分析模拟图434

表1-1 腐败类型与社会公认规范的关系5

表1-2 对我国腐败造成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10

表1-3 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检察机关查处经济犯罪案件一览表23

表1-4 经“腐败黑数”调整后的腐败经济损失数30

表1-5 中国在历年CPI排行榜上的绝对名次33

表1-6 部分腐败案件查处时滞表41

表1-7 县、厅、省级干部的查处比率表43

表2-1 新时期党内民主建设和发展的努力方向48

表2-2 关于党内民主具体操作方案的三种思路48

表2-3 权力制约的三种类型57

表2-4 1982年至1996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处分干部统计表(部分)61

表2-5 法律监督与工作监督内容比较表75

表2-6 质询案与询问的十项区别79

表2-7 人大审查批准计划和预算报告中的四大难题84

表2-8 改进人大审查计划及预算案的质量解决方案85

表3-1 中国公民的政治责任感110

表3-2 中国公民的政治信任程度110

表3-3 中国公民对选举制度的了解程度111

表3-4 信访内容和信访投向“横向对口”表131

表7-1 东城区1—4届特邀监察员、党风廉政监督人员分类情况表273

表9-1 廉政维度与区分308

表10-1 黄书田廉政指标体系340

表10-2 宋林飞社会风险预警指标政治领域分类341

表12-1 指标细化一览表379

表12-2 指标类型一览表383

表12-3 指标类型权重分配386

表12-4 子系统指标类型分配386

表12-5 指标维度权重分配388

表13-1 廉洁自律指标设置407

表13-2 查办大要案指标设置408

表13-3 纠风指标设置409

表13-4 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指标设置410

表13-5 体现生产力的指标设置412

表13-6 体现先进文化的指标设置412

表13-7 廉政预警初步评估报告419

表13-8 警度警限绝对法判断423

表13-9 廉政预警分析二维表举例4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