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板块构造与地貌形迹-亚欧与太平洋造貌构造响应 上 劳亚区系、冈瓦纳区系、特提斯陆间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志明著 著
- 出版社: 测绘出版社
- ISBN:7503040290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94页
- 文件大小:122MB
- 文件页数:58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板块构造与地貌形迹-亚欧与太平洋造貌构造响应 上 劳亚区系、冈瓦纳区系、特提斯陆间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劳亚区系5
1.1 北欧(克拉通)中板块5
1.1.1 北欧板块形成演化5
1.1.1.1 北欧与邻区板块开合历史6
1.1.1.2 远古以来板块古纬度的运动学显示7
1.1.1.3 北欧古地磁板块运动学显示9
1.1.2 北欧板块与邻区旋转碰撞形迹15
1.1.2.1 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先右后左”旋转碰撞形迹16
1.1.2.2 古里海新元古代—显生宙形成演化响应22
1.1.2.3 晚古生代东欧对邻区右旋碰撞的板缘响应29
1.1.2.4 东欧显生宙左右旋转碰撞的板内造陆运动响应33
1.1.3 北欧板块及其板内层块分异37
1.1.3.1 北亚欧板块层块结构与现代运动特征38
1.1.3.2 北欧板块及其板内层块分异43
(A)东欧(主地台)超壳块43
(B)西北欧(地盾式)超壳块45
(C)北里海(后碰撞拗陷)板片46
(D)南乌拉尔(现代前锋)全壳板条47
1.2 巴伦支(年轻台坪)中板块49
1.2.1 巴伦支板块形成演化问题50
1.2.1.1 巴伦支构造基础及其板块形成演化问题51
1.2.1.2 巴伦支与邻区古地磁对比及其板块运动学53
1.2.1.3 巴伦支与东欧壳层分离和可能拼入北亚问题55
1.2.2 巴伦支现代断裂与亚板块分异56
1.2.2.1 巴伦支现代断裂及其动力特征56
1.2.2.2 巴伦支板内亚板块分异59
(A)巴伦支(台坪海)超壳块60
(B)东巴伦支(台坪海)全壳块61
(C)挪威海盆(年轻洋壳)板条61
(D)新地岛—下鄂毕(海陆兼备)全壳块61
(E)伯朝拉(台向斜)全壳块61
1.3 中-西欧(年轻地台)中板块63
1.3.1 中-西欧板块形成及其运动特征63
1.3.1.1 区域地质构造基础与现代亚板块形成63
1.3.1.2 从北大西洋扩张看中-西欧板块的左旋运动64
1.3.1.3 中-西亚欧板块晚白垩纪以来东移兼左旋形迹65
1.3.2 中-西欧板内亚板块及其层块结构问题73
1.3.2.1 (A)中欧(年轻地台)超壳块73
1.3.2.2 (B)英伦三岛(板内拆离)全壳块73
1.3.2.3 (C)波希米亚(微古陆)全壳块74
1.3.2.4 (D)比斯开湾(被动边缘扭裂)洋壳块74
1.3.2.5 中-西欧层块结构与现代运动小结76
1.4 北亚(古地台)主板块77
1.4.1 北亚板块演化及其古地磁信息78
1.4.1.1 北亚大陆演化的构造基础78
1.4.1.2 北亚古地磁及其板块运动学解析79
1.4.2 北亚古地磁显示的板块造貌构造形迹82
1.4.2.1 北亚早古生代右旋与邻区碰撞形迹82
1.4.2.2 北亚早奥陶-中侏罗纪左旋与邻区斜碰撞形迹87
1.4.2.3 侏罗纪后“两右两左”先后旋转碰撞形迹89
1.4.3 亚板块划分及其现代运动90
1.4.3.1 (A)西伯利亚(古老地台)主板块90
1.4.3.2 (B)泰梅尔(外来拼贴式)全板块94
1.4.3.3 (C)西西伯利亚(断陷台坪)超壳块95
1.4.3.4 (D)蒙古弧(微陆块增生)全壳块97
1.4.3.5 (E)上扬斯克(冒地斜)全壳块97
1.4.4 北亚板块现代造貌构造与运动问题98
1.4.4.1 北亚板块与亚板块层块结构问题99
1.4.4.2 北亚板块范围扩大与现代左旋判定101
1.4.4.3 关于贝加尔湖成因问题102
1.5 中亚(克拉通化)中板块104
1.5.1 大陆构造基础及其板块形成104
1.5.1.1 古陆块的大陆增生基础104
1.5.1.2 中亚、塔里木与北亚板块互相关系106
1.5.1.3 岩石圈板内亚板块形成106
1.5.2 板块形成演化及其造貌构造特征108
1.5.2.1 古地磁及其板块运动学解析108
1.5.2.2 板块某些造貌构造形迹解析110
1.5.3 中亚二级亚板块形成分异114
1.5.3.1 (A)中亚(克拉通)主板块115
1.5.3.2 (B)克孜勒一卡拉库姆超壳块118
1.5.3.3 (C)塔里木(压陷台盆)全壳块121
1.5.4 板内层块结构及其现代运动问题129
1.5.4.1 板内层块结构问题129
1.5.4.2 显示现代运动的地震特征130
第2章 冈瓦纳区系141
2.1 泛非洲(克拉通)巨板块141
2.1.1 泛非洲地质基础与近代海陆古地磁显示141
2.1.1.1 泛非洲地质基础与构造演化141
2.1.1.2 从海陆古地磁看非洲对亚欧旋转碰撞144
2.1.1.3 泛非洲对北欧旋转碰撞的板内形迹跟踪150
2.1.2 泛非洲板内陆海板块分异164
2.1.2.1 非洲陆海板块与亚板块分异165
(A)主非洲(岩石圈)大板块166
(B)东非(裂谷系)浅壳块167
(C)东南非(拆离地台)全壳块168
(D)西南印度洋(海陆)全壳块168
(E)南非(开普海盆)全壳块169
(F)西南非(陆缘海)全壳块169
(G)西北非(陆缘海)超壳块170
2.1.2.2 非洲大板块现代运动特征170
2.1.2.3 (H)阿拉伯(裂离地台)超壳块171
2.2 大印度(古地台)中板块178
2.2.1 从古地磁演绎印度对亚洲旋转碰撞179
2.2.1.1 印度洋磁年代显示的大印度板块运动179
2.2.1.2 印度西北部古地磁显示的板块旋转阶段181
2.2.1.3 海陆古地磁显示的印度板块运动阶段对比182
2.2.2 海陆古地磁显示的旋转碰撞阶段182
2.2.2.1 印度对亚洲综合旋转碰撞阶段划分183
2.2.2.2 印度板块对亚洲旋转碰撞成因解读184
2.2.3 印度对亚洲旋转碰撞板缘形迹185
2.2.3.1 印度与阿拉伯裂块边缘海底地貌响应186
2.2.3.2 印度板块西界断裂的旋转碰撞响应190
2.2.3.3 印度板块现代北移兼左旋在北缘与东缘的测地证据193
2.2.4 印度对亚洲旋转碰撞的板内变形195
2.2.4.1 印度半岛克拉通扭裂变形196
2.2.4.2 印度板块近代两次左旋前陆盆地响应201
2.2.4.3 印度与亚洲全碰撞的板内变形202
2.2.4.4 印度与亚洲后碰撞板内变形204
2.2.5 印度板内亚板块分异208
2.2.5.1 (A)印度半岛(岩石圈)主板块209
2.2.5.2 (B)孟加拉湾(陆坡海)超壳块211
2.2.5.3 (C)阿拉伯海(陆坡海)全壳块212
2.3 澳洲(克拉通增生)大板块213
2.3.1 澳洲大陆形成的构造基础213
2.3.1.1 澳洲大陆及其北部板缘与西部陆缘构造单元划分213
2.3.1.2 澳东陆移褶皱带及其大陆克拉通化217
2.3.2 澳洲板块近代形成演化219
2.3.2.1 澳大利亚何时形成独立板块219
2.3.2.2 澳洲大陆变形与边缘造貌构造演化221
2.3.2.3 澳洲大陆古地磁及其板块运动学解析228
2.3.3 澳洲板块现代运动与层块分异231
2.3.3.1 澳洲板块现代左旋板缘造貌构造证据231
2.3.3.2 现代澳洲板内亚板块分异234
(A)澳大利亚厚岩石圈主板块236
(B)澳西(被动边缘)超壳块238
(C)新几内亚(年轻造山带)超壳块239
(D)澳北所罗门(朝北俯冲)洋壳块239
(E)澳东内陆缘(前扭裂扩张)海底超壳块242
(F)澳东北外陆缘(扭裂扩张)洋壳块群243
(G)澳南东印度洋北部(新海岭)洋壳块244
2.3.4 印度—澳洲巨板块现代演化245
2.3.4.1 东北印度洋(板间过渡)亚板块形成245
2.3.4.2 印度—澳洲巨板块现代运动特征247
2.3.4.3 东北印度洋板缘地震海啸成因问题250
第3章 特提斯陆间带267
3.1 陆间西特提斯267
3.1.1 陆间西特提斯造貌构造基本特征267
3.1.1.1 三叠纪西特提斯古地理及其板块运动268
3.1.1.2 非洲对欧洲相对运动早期认识270
3.1.2 非洲与欧洲相对运动陆间带造貌构造演化271
3.1.2.1 从非洲与欧洲旋转碰撞看地中海演化271
3.1.2.2 非洲与欧洲相对运动及其造貌构造响应272
3.1.2.3 东欧对非洲相对运动及其造貌构造响应275
3.1.2.4 非洲与欧洲碰撞缝合时空变化概要285
3.1.3 西特提斯现代联合亚板块286
3.1.3.1 (A)伊比利亚(年轻地台)超壳块288
3.1.3.2 (B)西地中海陆间残海拆离联合亚板块296
3.1.3.3 (C)阿尔卑斯—亚得里亚联合亚板块300
3.1.3.4 (D)潘诺—赛西亚联合亚板块313
3.1.4 陆间西特提斯层块结构与现代运动317
3.2 陆间中特提斯318
3.2.1 中特提斯陆间带造貌构造演化318
3.2.1.1 泛非洲相对于东欧中-新生代板块运动历史318
3.2.1.2 泛非洲与东欧陆间带旋转碰撞效应320
3.2.1.3 东欧对非洲运动陆间带造貌构造形迹324
3.2.1.4 白垩纪以来泛非洲对东欧旋转碰撞形迹330
3.2.1.5 始-中新世阿拉伯对东欧旋转碰撞形迹331
3.2.1.6 中新世末——上新世初阿拉伯与东欧相对旋转造貌构造形迹333
3.2.2 中特提斯联合亚板块335
3.2.2.1 (A)黑海—土耳其联合超壳块337
3.2.2.2 (B)凡城—西北伊朗(结晶地块)联合亚板块354
3.2.2.3 (C)南里海(残留海盆旋扭)洋壳板片355
3.2.2.4 (D)东伊朗—阿富汗联合亚板块358
3.2.3 中特提斯陆间带层块结构及其现代运动364
3.2.3.1 从古地磁与山弧朝向推断陆间层块构造运动364
3.2.3.2 赛西亚—黑海与爱琴海—土耳其层块构造366
3.2.3.3 南里海与伊朗—阿富汗层块结构366
3.2.3.4 中特提斯陆间带现代亚板块运动特征367
3.3 陆间东特提斯369
3.3.1 东特提斯构造背景和青藏高原形成基础370
3.3.1.1 大青藏作为构造单元的古老台块370
3.3.1.2 大青藏古台块拼贴史的早期认识376
3.3.1.3 大青藏“非并置”碰撞及其微板块来源378
3.3.1.4 青藏高原边缘古老基底的卷入380
3.3.2 印度相对于亚洲运动及其动力来源382
3.3.2.1 从海陆古地磁演绎印度对亚洲旋转碰撞阶段382
3.3.2.2 印度对亚洲旋转碰撞的动力成因问题383
3.3.3 印度对亚洲旋转碰撞形迹跟踪386
3.3.3.1 印度对亚洲旋转碰撞的第一旋回形迹跟踪386
3.3.3.2 印度对亚洲旋转碰撞的第二旋回形迹跟踪394
3.3.3.3 印度对亚洲旋转碰撞的第三旋回形迹跟踪405
3.3.4 大青藏联合亚板块形成与分异416
3.3.4.1 (A)祁连—柴达木联合亚板块416
3.3.4.2 (B)帕米尔联合亚板块424
3.3.4.3 (C)松潘—甘孜联合亚板块435
3.3.4.4 (D)羌塘—喜马拉雅联合亚板块443
3.3.5 高原变形隆起的地球物理基础458
3.3.5.1 青藏高原壳幔低速层区域分布458
3.3.5.2 青藏地壳结构与壳幔变形基础461
3.3.6 高原碰撞与隆起模式研讨469
3.3.6.1 主动与被动碰撞及其分层性概念问题469
3.3.6.2 青藏高原隆起时空分异及其隆起模式471
3.3.6.3 青藏高原层块结构与现代运动特征478
热门推荐
- 2312016.html
- 1198763.html
- 1349549.html
- 495202.html
- 1991414.html
- 2954923.html
- 626660.html
- 3494909.html
- 981222.html
- 21128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296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743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224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999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662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764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066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68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49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39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