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制度学导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制度学导论
  • 唐坚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 ISBN:9787515019741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47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360页
  • 主题词:制度-理论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制度学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制度学概述1

第一节 制度的基本概念及特征分析1

一、制度的基本概念1

二、制度的七大特征1

第二节 制度的相关要素2

一、制度与行为模式2

二、制度与人7

三、制度与规则8

四、制度与思想习惯10

五、制度与组织10

六、制度与博弈系统11

七、制度与风俗习惯11

八、制度与道德14

九、制度与法律16

十、制度与冲突和合作18

第三节 制度的构成与作用19

一、制度的构成19

二、制度的作用20

第四节 制度的类型35

一、福利分配与竞争制度35

二、行为管理制度35

三、任务分担制度36

四、回报共享制度36

五、成本公摊制度36

第二章 制度的起源与发展37

第一节 生产关系的概念及主要内容37

一、生产关系概述37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38

三、阶级关系与生产关系44

四、分配关系与生产关系51

五、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62

第二节 社会群体的概念及主要内容65

一、社会群体的概念65

二、社会群体的类型65

三、社会群体的特征67

四、社会群体的功能68

第三节 家庭的起源和演化69

一、家庭出现以前的人类两性关系状态69

二、家庭的产生和发展70

三、家庭制度的起源和发展74

第四节 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历程76

一、人类社会的起源、结构与发展76

二、私有制的起源和发展82

第五节 制度起源与发展的特点86

一、制度形成的原因86

二、影响制度选择的因素88

三、制度的变迁89

四、认识制度的局限性95

第三章 制度与个人、组织和社会97

第一节 制度与个人97

一、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97

二、人的本质103

三、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103

四、制度与个人的行为准则104

五、正确认识人与制度的关系106

六、制度与个人能力110

七、制度与人们的思想和行为111

八、制度与人情112

第二节 制度与组织116

一、组织的内涵116

二、组织的性质117

三、组织的构成要素117

四、组织的类型118

五、组织关系119

六、组织制度发展119

七、组织制度发展的层次121

八、组织的职权划分121

九、制度与组织领导124

第三节 制度与社会125

一、社会的含义125

二、社会的历史起源125

三、社会的特征125

四、人类社会与人群的区别126

五、社会的功能126

六、社会制度127

第四章 制度观的形成和发展136

第一节 制度观的形成136

一、制度基础观136

二、制度观的主要内容138

三、如何树立正确的制度观150

第二节 影响制度观发展的五种因素153

一、影响制度观的因素之一——文化153

二、影响制度观的因素之二——文明159

三、影响制度观的因素之三——制度竞争161

四、影响制度观的因素之四——制度环境162

五、影响制度观的因素之五——制度认同163

第五章 制度的内在关系及作用力177

第一节 制度的内在关系177

一、管理关系177

二、领导关系178

三、监督关系181

第二节 制度的内在作用力196

一、制度的最高表现形式——管理的标准化196

二、制度与其内在吸引力198

三、制度的内在权力198

四、群体凝聚力的作用及主要影响因素200

五、组织整合力的动因及衡量204

第六章 制度的效力与选择207

第一节 制度的效力207

一、制度效力的内容207

二、制度效力问题分析227

第二节 制度的选择230

一、制度选择面临的问题230

二、如何解决好制度模式选择问题232

第七章 制度的规定与执行234

第一节 制度的规定234

一、制度制定的原则234

二、制度规定的程序235

三、制度的领导决策机构236

四、制度落实不到位的原因237

五、良好的制度规定是如何形成的240

第二节 制度的执行241

一、制度的执行力241

二、制度执行力不强的具体表现243

三、加强制度执行力的措施245

四、文化的影响力249

五、如何设置管用可行的制度251

六、具有执行力的制度应讲程序253

第八章 制度的建设与管理255

第一节 制度的建设255

一、认识制度建设的含义、步骤及方法255

二、加强制度建设的重要性258

三、制度建设和落实中存在的问题260

四、如何加强制度建设263

五、如何做好制度建设的系统化与有机整合267

第二节 制度的管理269

一、管理的含义、方法和过程269

二、管理的基本作用269

三、管理的任务与意义270

四、管理的方法271

五、什么是制度化管理272

六、制度化管理的方法、目标和对象273

七、制度化管理的作用273

八、制度化管理存在的问题276

九、制度化管理的消极影响278

十、如何增强制度化管理279

十一、制度化管理与文化建设关联280

十二、提升制度执行力的应对措施282

十三、处理好制度化管理的三方面关系285

十四、制度、管理与领导的关系286

第三节 人性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288

一、人性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含义上的区别288

二、制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的联系与区别288

三、制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的优劣292

四、两种管理手段在组织运行中的作用295

五、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融合手段297

第九章 制度的设计、控制与创新299

第一节 制度的设计299

一、制度设计299

二、制度设计的原则300

三、制度设计的特点302

四、制度设计的整体规划303

五、做好配套制度设计304

六、制度的分层管理305

七、制度设计的注意事项306

第二节 制度的控制308

一、制度控制的含义308

二、内部控制制度的分类和目标308

三、内部控制制度的构成309

四、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实施环节310

第三节 制度的创新317

一、创新的含义317

二、创新的关键要素317

三、创新的意义318

四、创新涵盖的领域319

五、创新的方法319

六、创新的重要因素——人才320

七、如何开展开拓创新321

八、影响创新能力的因素321

九、如何培养创新能力323

十、提升创新能力的对策325

十一、制度创新326

十二、制度创新的必要性326

十三、制度创新的意义327

十四、制度创新的动力与成本328

十五、制度创新的内容329

十六、如何进行制度创新329

十七、如何营造良好的制度创新环境331

十八、制度创新是发展的动力333

附录 中西方制度之比较336

参考文献34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