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清代国家机关考略【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清代国家机关考略
  • 张德泽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11011·96
  • 出版时间:1981
  • 标注页数:312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2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清代国家机关考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中央机关1

第一章 中枢机关——内阁、军机处及有关机关1

第一节 内阁1

一、清初之议政王大臣1

二、文馆与内三院2

三、内三院改为内阁与内阁官制4

四、内阁的职掌与各房的分工6

五、内阁兼管的修书各馆11

六、内阁权势之演变12

第二节 军机处16

一、军机处之初设及其沿革16

二、军机处的机密性质18

三、军机处之执掌军国大计19

四、军机处的职官22

五、军机处的具体职掌25

六、军机处兼管的方略馆与内翻书房28

第三节 与内阁,军机处有关的机关32

一、通政使司33

二、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34

三、中书科34

四、奏事处35

第二章 分掌国政的各部院衙门38

第一节 掌全国文职官任免的吏部38

一、户部42

第二节 掌户籍与财政、经济的户部及有关机关42

二、户部钱法堂及宝泉局49

三、户部三库50

四、户部仓场衙门51

五、户部所属的税关52

六、盛京户部53

第三节 掌典礼与学校科举的礼部及有关机关56

一、礼部56

二、陵寝礼部衙门64

三、盛京礼部65

四、乐部66

五、太常寺67

六、光禄寺69

七、鸿胪寺70

八、国子监71

九、钦天监75

第四节 掌全国军事与任免武职官的兵部及有关机关78

一、兵部78

二、盛京兵部84

三、太仆寺84

四、侍卫处86

五、八旗与骁骑营87

六、前锋营93

七、护军营94

八、圆明园护军营95

九、步军营(步军统领衙门)96

十、火器营98

十一、健锐营99

十二、神机营100

十三、向导处102

十四、行营103

第五节 掌司法、监察的刑部、都察院及有关机关107

一、刑部107

二、盛京刑部113

三、都察院114

(一)六科116

(二)十五道117

(三)五城察院及兵马司120

(五)稽察内务府御史处122

(四)宗室御史处122

四、大理寺124

第六节 掌工程事务的工部及有关机关128

一、工部128

二、工部钱法堂及宝源局138

三、管理火药局140

四、值年河道沟渠处140

五、督理街道衙门141

六、陵寝工部衙门141

七、盛京工部142

第七节 掌蒙、回、藏事务的理藩院145

一、翰林院156

第八节 掌论撰文史的翰林院及有关机关156

(一)庶常馆161

(二)起居注馆161

(三)国史馆163

二、詹事府164

第九节 管理医药卫生的太医院166

第三章 管理皇族事务、宫庭事务的宗人府、内务府等机关169

第一节 管理皇族事务的宗人府169

第二节 管理宫庭事务的内务府172

一、内务府沿革职掌172

二、总管内务府事务的内务府堂174

(一)广储司(附有关之三织造处、织染局及绮华馆)175

三、内务府直属的七司与有关机构175

(二)都虞司(附有关之三旗包衣三营及养鹰鹞处)177

(三)掌仪司(附有关之御茶膳房、中正殿、雍和宫、升平署及各处陵园)179

(四)会计司(附有关之三旗庄头处及掌关防处)181

(五)营造司(附有关之官房租库及总理工程处)182

(六)庆丰司(附有关之牺牲所)183

(七)慎刑司(附有关之管辖番役处)184

四、内务府管辖的三院与有关机构185

(一)上驷院185

(二)武备院(附有关之御鸟枪处及内火药库)186

(三)奉宸苑(附有关之圆明园、畅春园、三山、御船处及各处行宫)187

(三)管理慈宁宫、寿康宫处190

(二)宁寿宫190

(四)御药房与寿药房190

(一)三大殿190

五、内务府所属其他各处190

(五)文渊阁191

(六)武英殿修书处191

(七)御书处191

(八)养心殿造办处192

(九)咸安宫官学192

(十)景山宫学193

(十一)长房官学193

(十二)敬事房193

六、盛京内务府194

七、内务府实际活动范围194

第三节 管理帝后仪仗的銮仪卫198

第四节 承应皇帝渔猎与演艺的尚虞各用处、虎枪营及善扑营200

一、尚虞备用处200

二、虎枪营202

三、善扑营203

第二编 地方机关205

第四章 一般地方文武官衙门205

第一节 顺天府与奉天府205

一、顺天府205

二、奉天府208

第二节 各省督、抚、司、道衙门209

一、各省总督衙门210

二、各省巡抚衙门213

三、各省布政使司216

四、各省按察使司217

五、各省道员衙门218

第三节 各省府、厅、州、县衙门221

一、知府衙门221

二、直隶厅与一般散厅222

三、直隶州与一般散州223

四、知县衙门225

第四节 各省学政、漕运、盐务、河道、税关等衙门227

一、学政衙门227

二、漕运总督及督粮道衙门228

三、盐务衙门230

(一)盐政230

(三)盐务公司231

(二)督转盐运使司及盐法道231

(四)盐课司、批验所及巡检司232

四、河道及海防、江防等衙门232

(一)河道总督衙门233

(二)管河道衙门233

(三)管河厅、汛234

(四)海防厅及江防厅235

五、税关235

第五节 八旗驻防衙门236

一、将军衙门237

二、都统、副都统衙门238

三、城守尉、防守尉等衙门240

一、提督衙门243

第六节 各省绿营衙门243

二、总兵衙门244

三、副将衙门246

四、参将、游击、都司、守备等衙门247

第五章 管理民族事务的地方官员衙门249

第一节 内、外蒙古及青海地区的将军、都统、副都统、大臣及盟长、札萨克等官249

一、内蒙古地区249

二、外蒙古地区251

三、青海地区253

第二节 新疆地区的将军、都统、副都统、大臣及盟长、札萨克等官254

一、将军、都统、副都统、大臣等官254

二、额鲁特蒙古的盟长与札萨克等官256

三、回部的札萨克与伯克等宫257

一、西藏办事大臣258

第三节 西藏地区的办事大臣、唐古特官及达赖、班禅等258

二、唐古特官260

三、达赖、班禅等喇嘛261

第四节 各地区土官262

第三编 清季国家机关之改革266

第六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与南、北洋通商大臣266

第一节 总理衙门之设立及其性质266

第二节 总理衙门的职官和职掌268

第三节 总理衙门内部机构之分工270

第四节 总理衙门有关机构272

一、同文馆272

二、总税务司273

第五节 南、北洋通商大臣之设置275

第六节 其他机关职掌之变化278

第七章 光绪庚子后改革官制281

第一节 设置督办政务处282

第二节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282

第三节 裁撤詹事府、通政使司等衙门284

第四节 设考察政治馆及改宪政编查馆285

第五节 增设商部、巡警部、学部及财政、练兵、税务三处287

第六节 统一厘定官制,改组部、院各衙门289

一、民政部291

二、度支部292

三、陆军部(附海军处、军谘处)292

六、邮传部294

五、农工商部294

四、法部294

七、理藩部与大理院295

第七节 设立资政院及各省谘议局295

一、资政际295

二、各省谘议局296

第八节 地方官制之改革298

第八章 宣统三年成立责任内阁及增设改设各衙门304

第一节 成立责任内阁(附法制院)304

第二节 设弼德院306

第三节 改礼部为典礼院307

第四节 改盐政处为盐政院308

第五节 改军谘处为军谘府30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