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装备制造业先进水平实证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绍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22556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00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217页
- 主题词:制造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装备制造业先进水平实证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1
一 选题背景1
二 研究意义2
第二节 文献综述2
一 国外装备制造业研究综述2
二 先进制造业内涵研究综述4
三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研究综述5
四 中国装备制造业国际比较研究综述8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10
一 研究框架10
二 主要内容11
三 研究方法11
第二章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基本面分析13
第一节 发展环境分析13
一 宏观经济环境分析13
二 政策环境分析14
三 技术环境分析15
第二节 产业规模与效益16
第三节 子行业发展概况17
第四节 市场竞争状况分析18
一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18
二 装备制造业市场竞争存在的问题20
第五节 装备制造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21
一 装备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21
二 装备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24
第六节 装备制造业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分析26
一 数据来源及处理26
二 平稳性检验与协整分析26
三 VAR模型估计与检验27
四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29
五 方差分解31
第七节 本章小结32
第三章 装备制造业先进水平的内涵、测评体系与影响因素34
第一节 装备制造业的内涵与分类34
一 装备制造业的内涵界定34
二 装备制造业的分类34
第二节 装备制造业先进水平的内涵解读38
一 先进装备制造业的概念38
二 先进装备制造业的特征39
第三节 装备制造业先进水平测评指标体系构建40
一 测评指标的选择40
二 测评体系的构建42
第四节 装备制造业先进水平的影响因素43
第四章 装备制造业先进水平的国际比较44
第一节 世界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44
一 美国的装备制造业44
二 日本的装备制造业45
三 德国的装备制造业45
四 中国的装备制造业45
第二节 装备制造业先进水平的评价与比较46
一 数据来源及处理46
二 技术先进性47
三 国际竞争力52
四 经济贡献与产业关联58
五 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61
六 装备制造业先进水平综合评价62
第三节 本章小结63
第五章 中国装备制造业先进水平的省际比较65
第一节 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区域分布65
一 装备制造业的规模分布65
二 装备制造业的效益分布66
三 装备制造业的出口分布67
四 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分布67
第二节 基于因子分析的先进水平评价68
一 数据来源及处理68
二 因子分析的适用性检验69
三 提取因子及因子旋转70
四 计算综合得分及排序73
第三节 先进水平聚类分析74
一 变量的选择74
二 聚类方法的选择75
三 聚类结果解释75
第四节 本章小结78
第六章 中国装备制造业先进水平影响因素的计量检验79
第一节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市场结构与绩效80
一 市场结构分析80
二 模型设定与假设87
三 变量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88
四 计量结果解读90
第二节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企业规模、产权结构与技术创新102
一 模型设定与假设102
二 变量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104
三 回归结果分析106
第三节 本章小结109
第七章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趋势预测与未来展望112
第一节 基于ARIMA模型的装备制造业发展预测112
一 ARIMA模型简介112
二 数据来源及平稳性检验113
三 模型的识别与检验114
四 模型的预测117
第二节 中国装备制造业未来展望——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视角119
一 拉动内需与国际市场复苏120
二 自主技术创新121
三 规避产业风险122
四 推动海内外兼并重组123
五 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与高端装备制造业125
第八章 结语126
第一节 主要结论126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128
附录129
参考文献186
后记199
热门推荐
- 1454181.html
- 145165.html
- 3241943.html
- 1730397.html
- 2036659.html
- 1967020.html
- 1056417.html
- 2367940.html
- 3626104.html
- 9672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054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473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357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270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130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975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896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812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62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87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