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宏观经济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宏观经济学
  • 文建东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933717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55页
  • 文件大小:81MB
  • 文件页数:375页
  • 主题词:宏观经济学-研究生-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宏观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导论1

1总体经济表现与宏观经济理论1

1.1总体经济表现的测度指标1

1.1.1总产量或GDP1

1.1.2就业水平与物价水平3

1.2宏观经济学中各种经济指标的维度5

1.2.1经济变量的实际值和名义值5

1.2.2存量与流量6

1.3总供给与总需求:左右宏观经济运行的根本力量7

1.4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思路10

1.4.1宏观经济分析中的时间纬度:短期、长期与长期趋势10

1.4.2短期总需求分析:商品市场与资产和货币市场11

1.4.3短期总需求分析:开放经济的影响12

1.4.4短期和长期的总供给分析:预期、劳动市场与就业的决定13

1.4.5作为长期趋势的经济增长14

本章小结15

本章英文词汇15

本章习题16

2宏观经济表现的测度:国民收入核算17

2.1国民收入核算的总量指标17

2.1.1国内生产总值17

2.1.2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21

2.1.3与国内生产总值相关的一些重要指标23

2.2 GDP的核算方法28

2.2.1(最终)产品法或(最终)支出法28

2.2.2收入法30

2.2.3增值法31

2.3 GDP核算的价格选择:实际GDP和名义GDP32

2.4 GDP的构成和核算恒等式33

2.4.1几个基本的恒等式33

2.4.2投资与储蓄的关系36

2.5 GDP核算:缺陷与改进39

2.5.1 GDP核算的缺陷39

2.5.2 GDP核算的改进41

本章小结42

本章英文词汇43

本章习题43

3宏观经济表现背后的力量:总供给与总需求45

3.1总需求46

3.1.1影响总需求的因素46

3.1.2总需求曲线:一般物价水平对总需求的影响47

3.1.3总需求曲线的移动:一般物价水平以外的因素对总需求的影响49

3.2总供给50

3.2.1影响总供给的因素50

3.2.2潜在总产量与长期总供给曲线51

3.2.3短期总供给曲线53

3.2.4短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56

3.2.5从短期总供给曲线到长期总供给曲线57

3.3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相互作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58

3.3.1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58

3.3.2宏观经济均衡的变动59

3.4利用总供给和总需求曲线解释现实中的宏观经济现象60

3.4.1总需求增加引起的宏观经济波动:20世纪90年代初的中国经济过热61

3.4.2总需求减少引起的宏观经济波动: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62

3.4.3总供给增加引起的宏观经济波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经济64

3.4.4总供给减少引起的宏观经济波动: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滞胀65

本章小结67

本章英文词汇67

本章习题67

第二篇 短期宏观经济表现69

4短期经济波动(一):总需求与乘数原理69

4.1 GDP决定的基本规律:从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到国民收入决定均衡公式70

4.1.1计划总支出与实现总支出70

4.1.2存货原理与均衡GDP71

4.1.3从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到国民收入决定均衡公式73

4.2只有企业和个人的两部门经济的GDP决定74

4.2.1分析两部门经济GDP决定的一种方法:Y=C+I74

4.2.2分析两部门经济GDP决定的另一种方法:I=S76

4.2.3 Y= C+ I与I=S的一致性78

4.3总产量的变化:支出变化的乘数效应79

4.3.1乘数原理:一个假设例子说明79

4.3.2乘数原理的几何解释81

4.3.3利用代数方法解释乘数原理83

4.4一个简要小结:储蓄与消费哪个更重要?85

本章小结86

本章英文词汇86

本章习题87

5短期经济波动(二):货币、利率与总需求88

5.1收入通过货币需求而影响利率:LM曲线88

5.1.1利息率决定于货币的供给与需求89

5.1.2收入变化对利率的影响与LM曲线91

5.2利率通过影响投资需求而影响收入:IS曲线92

5.3利率与收入的同时决定: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93

5.4利率、收入与总需求96

本章小结100

本章英文词汇101

本章习题101

6总需求管理与财政货币政策103

6.1为什么需要对总需求进行管理?104

6.1.1不完善的市场104

6.1.2倾斜的总供给曲线105

6.1.3总需求管理政策与宏观经济稳定106

6.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107

6.2.1财政政策107

6.2.2货币政策110

6.2.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运用113

6.3财政与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基于AS-AD模型的分析117

6.3.1政策的短期目标117

6.3.2总需求冲击与稳定性政策118

6.3.3供给冲击与稳定性政策120

6.4 IS-LM框架下的总需求管理政策121

6.4.1财政政策对IS曲线的影响122

6.4.2货币政策对LM曲线的影响122

6.4.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使用123

本章小结124

本章英文词汇125

本章习题125

第三篇 货币与金融127

7货币与银行体系127

7.1中央银行127

7.1.1中央银行的职能128

7.1.2中国人民银行简介128

7.2商业银行与货币银行体系129

7.2.1商业银行129

7.2.2非银行金融机构130

7.2.3货币银行体系131

7.3银行体系与货币创造131

7.3.1货币是什么?132

7.3.2货币是怎样供给到经济中去的?133

7.4持有货币的动机与货币需求140

7.4.1交易需求141

7.4.2投机需求142

7.4.3货币需求曲线142

7.5利率是如何决定的?145

本章小结147

本章英文词汇148

本章习题148

8金融市场151

8.1储蓄、投资和可贷资金市场151

8.1.1储蓄与投资的关系151

8.1.2可贷资金市场:储蓄转化成投资的一个理论模型153

8.2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机构156

8.2.1金融市场156

8.2.2金融中介机构158

8.3有关利率的几个概念159

8.3.1货币的时间价值与贴现159

8.3.2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161

8.3.3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162

8.4金融工具163

8.4.1各种金融资产的风险与收益164

8.4.2股票的挑选166

8.4.3股市的泡沫和崩盘168

8.5汇率与利率170

本章小结171

本章英文词汇171

本章习题172

第四篇 国际经济联系与宏观经济174

9国际经济联系与国际收支174

9.1一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174

9.1.1商品的流动:出口、进口和净出口174

9.1.2资本的流动与净资本流出175

9.1.3国际收支差额176

9.1.4净出口和净资本流出的关系178

9.1.5储蓄、投资与净出口、净资本流出的关系179

9.2汇率与汇率制度181

9.2.1名义汇率182

9.2.2实际汇率182

9.2.3汇率制度183

9.3汇率的决定184

9.3.1国际收支差额与汇率的短期决定184

9.3.2购买力平价理论与汇率的长期决定185

本章小结188

本章英文词汇188

本章习题188

10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宏观经济学190

10.1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总需求190

10.1.1影响进出口的因素190

10.1.2边际进口倾向与进出口净额191

10.1.3开放经济条件下总产量的决定192

10.1.4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自发支出乘数193

10.2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可贷资金市场和外汇交易市场194

10.2.1开放经济中可贷资金的供给和需求194

10.2.2外汇交易市场的供给和需求196

10.2.3两个市场的同时均衡197

10.2.4利用模型分析政府政策及政治事件对开放经济的影响199

10.3国际收支平衡曲线与国内外市场同时均衡205

10.3.1国际收支平衡曲线(BP曲线)206

10.3.2国内国外市场的同时均衡207

10.4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蒙代尔-弗莱明模型208

10.4.1浮动汇率制度下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208

10.4.2固定汇率制度下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210

本章小结214

本章英文词汇215

本章习题216

第五篇 宏观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217

11工资、物价对宏观经济总供给影响217

11.1价格调整对总供给曲线的影响218

11.2工资调整对总供给曲线的影响220

11.3预期对总供给曲线的影响222

11.3.1厂商的预期失误与倾斜的总供给曲线222

11.3.2工人方面预期的失误与总供给曲线的倾斜223

11.3.3为什么会出现预期失误?224

11.4是什么引起了市场的不完全性?226

11.4.1菜单成本226

11.4.2效率工资227

11.4.3协调失灵228

本章小结228

本章英文词汇229

本章习题229

12消费、投资对宏观经济总需求的影响231

12.1总需求231

12.1.1总需求或总支出的构成231

12.1.2总需求或总支出的重要性232

12.2消费与储蓄233

12.2.1影响消费或储蓄的因素234

12.2.2消费函数235

12.2.3储蓄函数237

12.2.4现代消费函数理论:前瞻的消费行为237

12.3投资239

12.3.1影响投资的种种因素239

12.3.2资本边际效率理论240

12.3.3投资决策的现值标准242

12.3.4从合意的资本存量到投资244

12.3.5加速原理245

12.3.6托宾的q比率246

12.3.7住宅投资决策248

12.3.8存货投资249

本章小结252

本章英文词汇253

本章习题253

第六篇 当代主要宏观经济主要问题255

13宏观经济政策:问题与争论255

13.1政策效应的时滞256

13.1.1内部时滞与外部时滞256

13.1.2财政政策时滞与货币政策时滞257

13.2预期与政策效果258

13.2.1公众预期影响着政策效果258

13.2.2政府需要让预期稳定以换来政策效果259

13.2.3卢卡斯批评259

13.3不确定性的影响260

13.4固定规则与相机抉择262

13.4.1货币政策规则262

13.4.2动态不一致性264

本章小结266

本章英文词汇267

本章习题267

14通货膨胀与失业:此消彼涨还是互不相关269

14.1通货膨胀及其影响269

14.1.1什么是通货膨胀?269

14.1.2通货膨胀如何衡量?270

14.1.3各国通货膨胀的历史275

14.2通货膨胀是如何产生的?278

14.2.1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278

14.2.2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279

14.2.3结构性通货膨胀281

14.2.4开放经济条件下的通货膨胀281

14.2.5惯性通货膨胀282

14.2.6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283

14.3通货膨胀对经济有什么影响?284

14.3.1通货膨胀对宏观经济的影响284

14.3.2通货膨胀对微观经济的影响285

14.4失业是一个普遍的经济现象287

14.4.1什么是失业?287

14.4.2各国失业的比较288

14.4.3失业与产出的关系——奥肯定律290

14.5为什么总会有失业?291

14.5.1自然失业率及其形成原因291

14.5.2中国失业形成的独特原因294

14.6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296

14.6.1菲利普斯曲线的由来296

14.6.2预期与菲利普斯曲线299

14.6.3动态不一致性与货币当局的通货膨胀偏向301

本章小结301

本章英文词汇302

本章习题303

15经济周期性波动理论305

15.1经济的周期性波动306

15.1.1经济周期的阶段306

15.1.2经济变量的分类:变动方向与出现时间308

15.1.3不同经济变量在经济周期性波动中的表现310

15.1.4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消失了吗?312

15.2传统经济学有关经济周期的论述314

15.2.1早期经济学者对经济周期的分类314

15.2.2传统经济学有关经济周期原因的理论315

15.3现代经济学理论对经济周期的解释316

15.3.1乘数-加速数模型316

15.3.2真实经济周期理论318

15.3.3新凯恩斯主义的观点320

本章小结323

本章英文词汇323

本章习题324

16长期经济增长325

16.1经济为什么增长326

16.1.1各国经济增长概况326

16.1.2经济增长的源泉327

16.1.3制度、文化与经济增长328

16.2经济增长的核算331

16.3新古典增长理论333

16.3.1稳态均衡333

16.3.2储蓄率上升的影响336

16.3.3人口增长率上升的影响337

16.3.4 技术变革的影响338

16.3.5资本的黄金律水平339

16.3.6各国经济会趋同吗?341

16.4内生增长理论341

16.5促进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343

16.5.1提高储蓄率343

16.5.2形成人力资本344

16.5.3鼓励技术进步345

16.6经济增长的明星与典范346

16.6.1东亚奇迹346

16.6.2金砖四国347

16.6.3中国的崛起349

本章小结352

本章英文词汇352

本章习题353

参考文献35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