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西部大开发前沿研究报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赵曦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387056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00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418页
- 主题词:西部大开发(中国)-研究报告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西部大开发前沿研究报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中国西部功能定位与西部发展战略调整研究1
1.1 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10年总体评估1
1.1.1 生态建设与环境治理2
1.1.2 基础设施与重点工程3
1.1.3 经济发展与结构调整3
1.1.4 综合竞争力得到提高4
1.1.5 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6
1.2 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发展问题剖析7
1.2.1 制度建设落后7
1.2.2 市场机制冲突8
1.2.3 工业化速率慢9
1.2.4 城市化水平低9
1.2.5 发展极未形成10
1.2.6 政府竞争力弱11
1.2.7 创新能力较低12
1.2.8 开放程度不高13
1.3 西部功能定位与西部大开发战略转型14
1.3.1 西部发展的区域特征14
1.3.2 西部发展的功能定位14
1.3.3 西部大开发战略转型22
1.4 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框架与实施重点25
1.4.1 推进制度与社会文化建设26
1.4.2 明确西部大开发重点区域26
1.4.3 确立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27
1.4.4 构建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28
1.4.5 加快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发展29
1.4.6 完善西部发展的市场环境30
1.4.7 扩大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31
1.4.8 推进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32
2.西部基础设施建设成效与战略政策框架35
2.1 基础设施建设状况与初步成效35
2.1.1 基础设施投资完成情况35
2.1.2 基础设施建设布局情况37
2.1.3 基础设施资金来源情况41
2.1.4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判断43
2.3 基础设施建设的社会经济效应45
2.3.1 支撑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45
2.3.2 促进西部地区产业布局优化45
2.3.3 利用资源优势实现共同发展46
2.3.4 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性手段46
2.3.5 维护了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47
2.4 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47
2.4.1 交通基础设施总供给不足47
2.4.2 交通设施区域布局不平衡47
2.4.3 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脱节48
2.4.4 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僵化48
2.5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框架48
2.5.1 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48
2.5.2 形成投资主体的多元化49
2.5.3 创新多形式投融资模式50
2.5.4 培育市场化的投资环境50
2.5.5 积极调整建设投资结构51
2.5.6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51
2.5.7 坚持因地制宜建设方针52
3.西部传统农业改造与现代农业发展模式54
3.1 传统农业改造理论前沿及农业发展模式54
3.1.1 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论55
3.1.2 梅勒:资源互补论55
3.1.3 速—拉模型:诱导型创新与资源替代论56
3.1.4 亚尔·蒙德拉克:农业与经济增长理论56
3.1.5 国外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践模式57
3.2 西部农业发展基本状况与主要制约58
3.2.1 西部农业基础资源58
3.2.2 西部农业生产条件58
3.2.3 西部农业经济概况59
3.2.4 西部农业发展特点61
3.2.5 西部大开发与西部农业发展65
3.2.6 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制约67
3.3 现代农业发展战略思路与战略框架79
3.3.1 总体思路79
3.3.2 战略原则81
3.3.3 阶段目标82
3.3.4 重点区域83
3.3.5 重点产业87
3.3.6 主要模式88
3.4 西部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94
3.4.1 创新制度安排94
3.4.2 全面反哺农业96
3.4.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100
3.4.4 推进农业产业化101
3.4.5 加快小城镇建设104
4.西部工业发展问题与新型工业化战略思路107
4.1 西部工业化发展的现状、特点与问题107
4.1.1 工业化发展现状107
4.1.2 工业化发展特点108
4.1.3 工业化发展问题111
4.2 产业集群建设与西部新型工业化道路115
4.2.1 产业集群理论115
4.2.2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116
4.2.3 新型工业化道路内涵118
4.3 西部地区重点产业集群建设120
4.3.1 装备制造产业集群120
4.3.2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124
4.3.3 化工产业集群128
4.3.4 钢铁产业集群131
4.3.5 航空航天产业集群134
4.4 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战略措施138
4.4.1 提高行政管理能力138
4.4.2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139
4.4.3 高度重视自主创新141
4.4.4 鼓励发展民营经济142
4.4.5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143
4.4.6 力争实现持续发展145
5.西部产业结构的演进态势与升级优化策略147
5.1 西部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47
5.1.1 产值构成不够协调147
5.1.2 农业人口比重偏高149
5.1.3 二元结构相当明显150
5.1.4 产业结构层次较低150
5.1.5 区域发展差异明显151
5.2 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151
5.2.1 基本原理152
5.2.2 分析模型152
5.3 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154
5.3.1 整体判断156
5.3.2 中观层面157
5.3.3 微观层面157
5.3.4 实证结论158
5.4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对策159
5.4.1 基本思路159
5.4.2 总体方向160
5.4.3 重点区域162
6.西部城市化发展与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建设165
6.1 城市化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严峻问题165
6.1.1 城市化发展现状165
6.1.2 发展面临的问题166
6.1.3 城市化发展困境168
6.2 城市发展的战略构想178
6.2.1 城市化发展的基本构想178
6.2.2 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179
6.3 多中心—外围城市群落发展的重点区域181
6.3.1 重点区域选择的依据181
6.3.2 城市群落发展的重点区域191
6.3.3 多中心—外围城市群196
6.4 城市群落发展的成长机制与支持系统197
6.4.1 城市群落的成长机制197
6.4.2 城市群落的核心支撑202
6.4.3 城市群落的支持系统204
7.西部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和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206
7.1 区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分析206
7.1.1 科技财力投入206
7.1.2 科技人力投入211
7.1.3 科技创新活动216
7.1.4 科技进步水平223
7.2 区域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225
7.2.1 科技资源配置机制欠佳225
7.2.2 金融支持体制不够完善225
7.2.3 合作创新能力严重不足226
7.2.4 原始创新能力相当羸弱228
7.2.5 重引进轻吸收现象突出229
7.3 西部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229
7.3.1 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229
7.3.2 区域创新主体的培育230
7.3.3 区域创新环境的营造238
7.4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战略对策243
7.4.1 大力加强政府主导243
7.4.2 大幅增加科技投入244
7.4.3 培养科技创新人才245
7.4.4 构建科技创新平台245
7.4.5 重点开发高新技术246
8.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248
8.1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稳定状况分析248
8.1.1 经济发展状况分析248
8.1.2 社会稳定状况分析249
8.1.3 生存发展状况分析251
8.1.4 发展基础障碍分析253
8.2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254
8.2.1 自然环境条件恶劣254
8.2.2 生产生活方式落后255
8.2.3 社会发展极为封闭256
8.2.4 教育水平发展低下256
8.2.5 宗教文化影响深远257
8.2.6 政权建设普遍不力257
8.3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战略意义258
8.3.1 维护国家安全258
8.3.2 促进社会稳定259
8.3.3 倡导社会公正260
8.3.4 实现可持续发展260
8.4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战略取向261
8.4.1 明确区域功能定位261
8.4.2 调整资源开发体制262
8.4.3 高度重视教育发展262
8.4.4 改善医疗服务体系263
8.4.5 确立新型扶贫政策264
8.4.6 提升区域发展能力264
8.4.7 强化基层政权建设264
8.4.8 推进文化交流整合265
8.4.9 改善社会发展环境265
9.推进西部农村反贫困治理的战略框架与制度机制设计267
9.1 农村反贫困的严峻态势与制度缺陷267
9.1.1 贫困状况的基本形势267
9.1.2 贫困状况的现实危机268
9.1.3 农村反贫困严峻态势270
9.1.4 贫困地区的分布特点276
9.1.5 农村反贫困制度缺陷281
9.2 农村反贫困治理的制度创新286
9.2.1 制定法律制度287
9.2.2 完善政策体系288
9.2.3 实施反贫困计划289
9.2.4 建立参与机制290
9.3 农村反贫困治理的机制设计291
9.3.1 规范扶贫管理机制292
9.3.2 建设横向传递机制292
9.3.3 创新资源整合机制293
9.3.4 加强监督评估机制294
9.4 西部农村反贫困战略转型与战略重点295
9.4.1 农村反贫困战略转型295
9.4.2 农村反贫困战略重点301
10.西部人口发展态势与人口发展政策调整306
10.1 西部人口发展的基本特征306
10.1.1 人口数量状况306
10.1.2 人口转变状况307
10.1.3 人口素质状况308
10.1.4 人口结构状况311
10.1.5 人口分布状况314
10.1.6 人口老龄化状况314
10.1.7 人口城市化状况316
10.1.8 贫困人口状况317
10.1.9 少数民族人口状况318
10.2 西部大开发中的人口发展问题320
10.2.1 人口数量与计划生育问题320
10.2.2 人口质量与人力资源开发问题321
10.2.3 人口结构与劳动力供给问题322
10.2.4 人口城市化与人口流动问题327
10.2.5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障问题330
10.3 西部人口发展的思路与政策调整332
10.3.1 控制人口数量,调整生育政策332
10.3.2 实施优先投资于人的发展战略332
10.3.3 促进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334
10.3.4 创造收获人口红利的有利条件335
10.3.5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336
10.3.6 推进人口城市化又好又快发展338
10.3.7 引导人口有序迁移与合理分布339
11.西部生态环境状况与生态保护机制建设340
11.1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状况评价340
11.1.1 西部地区生态系统空间分布340
11.1.2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分析351
11.1.3 西部地区生态系统总体评价354
11.2 西部地区经济与生态均衡发展分析359
11.2.1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重建359
11.2.2 传统工业文明的反思与转变361
11.2.3 经济与环境协调的发展思路363
11.3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与机制建设366
11.3.1 西部生态环境修复重建的科学评估366
11.3.2 西部生态系统修复重建的战略思路374
11.3.3 西部城乡发展与生态环境影响分析380
11.3.4 西部城乡生态环境的治理重建机制391
参考文献396
热门推荐
- 1707270.html
- 2662205.html
- 2140124.html
- 1057219.html
- 3780778.html
- 1835820.html
- 3794833.html
- 917361.html
- 582898.html
- 8099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084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103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925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252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068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620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619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013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642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68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