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变迁中的婚居模式 基于鲁西北一个村落的实地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社会变迁中的婚居模式 基于鲁西北一个村落的实地研究
  • 于光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20305983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46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260页
  • 主题词:婚姻问题-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社会变迁中的婚居模式 基于鲁西北一个村落的实地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1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5

一 研究目的5

二 研究意义6

第三节 研究现状述评9

第四节 研究方法11

一 个案研究与社区研究11

二 质的研究13

三 资料收集方法13

四 资料分析16

五 分析框架16

六 研究方法的局限17

七 研究伦理问题17

第五节 研究个案的基本情况17

一 于庄的概况17

二 于庄的节日风俗和文化18

三 辈分与称呼26

第二章 改革开放前于庄的婚居模式29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于庄的社会状况和一般社员的家庭生活状况29

一 改革开放前于庄的基本社会状况29

二 普通社员的家庭生活47

三 人口结构与人口流动54

四 子女性别结构与家庭行动策略57

五 性行为的失范及其社会后果69

第二节 从夫居79

一 婚姻观和择偶标准80

二 找对象82

三 相亲86

四 打听87

五 订婚89

六 “认家”93

七 登记94

八 定日子95

九 会亲家95

十 结婚96

十一 婚后生活100

十二 家庭关系104

十三 离婚与再婚122

十四 赡养老人126

十五 最后的分家129

第三节 从妻居130

一 招赘婚130

二 地头趴139

第四节 其他类型的婚居模式145

一 独居145

二 离婚不离家的婚居模式151

三 转亲和换亲153

四 其他类型155

第三章 社会变革与新户型从妻居的产生157

第一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于庄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157

一 社会结构的变化158

二 社会变革中生育性别偏好的显现164

第二节 于庄的城镇化168

一 政府的推动和乡镇企业村办企业的发展形成于庄城镇化的合力168

二 城镇化与房屋租赁市场的形成170

三 城镇化对村民生产和生活的影响171

四 城镇化与于庄人口结构和人口流动的变化174

五 城镇化背景下传统婚居模式的变化176

第三节 城镇化与新户型从妻居187

一 新户型从妻居产生的条件187

二 新户型从妻居的几个案例191

三 新户型从妻居家庭关系分析198

四 新户型从妻居当事人的困惑201

第四节 养老观念与生育观念的变化203

一 养老观念与养老模式的变化203

二 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的变化207

第五节 “自己人”和“外人”界限的变化209

第四章 新世纪以来于庄的变化212

第一节 新世纪以来于庄的社会与经济212

一 不再批准新的宅基地212

二 村办企业的衰落213

三 第三产业勃兴214

四 人口结构的变化214

五 于庄人生活方式的变化215

六 教育资源流失215

第二节 年轻一代的婚姻观与择偶标准216

第三节 于庄年轻一代父母的养老观念217

一 女儿和儿子一样都能养老218

二 只要有钱就能自己靠自己养老218

第四节 传统婚居模式的变化218

一 从夫居的变化218

二 从妻居的变化219

三 新户型从妻居的变化220

第五章 新户居221

第一节 新户居形成的条件221

一 城乡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为新户居的形成提供了现实条件222

二 村民职业和收入的多元化具备了购买商品房的经济实力225

三 教育资源向城镇的集中是新户居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226

第二节 新户居的类型226

一 丈夫原生家庭购买商品房作为婚房227

二 妻子原生家庭购买商品房作为婚房229

三 双方家庭共同出资购买商品房作为婚房231

第三节 新户居的家庭关系233

第六章 研究结论234

一 婚居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234

二 农村社会的性别关系随婚居模式的变化而变化236

三 农村的“根”文化逐渐被消解238

四 农村差序格局的非性别化242

参考文献244

热门推荐